浅谈如何做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

时间:2022-10-21 09:43:54

浅谈如何做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那如何做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呢?

首先,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自己就必须先喜欢,只有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才能有足够的热情,才能让学生被我们的热情所感染进而对历史产生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主动探索,当我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历史时,上课将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种享受,我们会和学生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回顾那些金戈铁马,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会爱上历史课,进而喜欢那个带他们遨游于历史中的老师了。

其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应该有足够的历史专业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又该拿什么吸引学生,让他们敬你爱你呢?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综合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此情况下除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纯历史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前沿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历史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比如,在讲述初中历史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远不及语文课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如果在预习语文书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再如,对于高中必修三“灿烂辉煌的文学”的讲解,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一节45分钟的内容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授课者有不浅的古诗词基础,对屈原、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及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等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举一反三地信手拈来。也要求对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词、曲大家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于中国四大名著内容能知之一二。这样的一堂课既能使学生获得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又增长了许多古汉语知识,由此可见历史与语文的联系之密切了。

而政治与历史间的联系则更进一步,历史课上所传授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即是政治课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史部分,由于紧扣时代脉博,如果历史教师对政治学一知半解或有反向的理解,则会给历史教学的客观性产生导向上的副作用。

除此教师还应具备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必须具备有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等技巧,同时还必须具备有板书、板绘和使用电化教具的技能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最大限度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下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并加以成功地吸收。相反,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听懂自己所教的内容。

有些历史教师的历史课陈年累月的三步走“原因―经过―影响”,也不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年龄层次,这样往往给学生一印象“历史课就是讲事情原因、经过、影响,我不听下课看看也不成问题”,结果学生对历史课就失去了兴趣,老师也就没劲教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老师上历史课有成就感呢?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不能太死板。比如我讲“秦末农民战争”这课时我没按常规的三步走,而是用成语“指鹿为马―揭竿而起―斩木为兵―楚汉之争”等故事把一节课串起,爱听故事的初一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再加上我有力的动作,我时而重拳擂桌,时而振臂高呼,学生的情绪被我牢牢牵引着,不由自主的获取着知识。学生正是在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使自己获取知识的老师产生信任和崇敬。教师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

因此,作为教师是否具备这一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学生的信任,在每堂课之前能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期待.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效果,这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再此教师还应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到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而在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获得这些课余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和报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获取的。虽然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中可能没有这些内容,但历史课的包容性极强,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知识,而应是老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最后,你要爱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他们才反过来会喜欢你,热爱你。记得有个学生每次上课都不带笔记本,课后我亲切地问他为什么不带,后来得知这个学生家庭很困难,于是我就送给他一个笔记本,这个学生非常感动,以后每上历史课时,他都边听课,边认真做笔记,很喜欢上历史课,而且还经常和我说说心里话,很信任我。

一个教师一旦通过以上的努力具备了上述几项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人,而教师的威信也是在教学的成功中不断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下一轮的教学,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与学之间最直接的发展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于学习、乐于教学的良性教学环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个幽默的,知识渊博的老师更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难道这样的老师,学生不喜欢吗?

总之,当老师不易,当能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更不易,我要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

作者简介

曹娜(1980-),女,大学本科,现任职于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四中学。

上一篇:高校理工科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下一篇:图书馆在高校学术生态系统构建中的影响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