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调成“震动模式”?

时间:2022-10-21 05:05:18

地球调成“震动模式”?

“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

充满想像力的古希腊人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做出如此解释。但今年,神象和乌龟看上去太累了,眨了好几次眼睛。

海地、智利、土耳其、日本、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青海玉树地震,是来得又快又猛,人们可能会纳闷:今年的地震为何如此频繁?全球地震活动出现异常了吗?地球近期是否已经调成“震动模式”?还有2012大灾难传说,仅仅是传说吗?

地震一直很频繁

放眼望去,从年初到现在地震频发。1月3日,所罗门群岛发生7.1级地震;1月12日,海地7.0级地震;2月26日,琉球群岛7.0级地震;10个小时后,智利8.8级强震;3月4日,台湾地区6.7级地震;3月6日,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7.1级地震;3月8日,土耳其6.0级地震;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一直在被世界各地的人追问“地震到底有没有变多”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事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地球已经存在40亿年了,我们目前经历的是一种正常水平的地质活动,地震其实一直都在发生,并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地震变多了。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中心每年定位2万多次地震,大约每天50多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1次里氏8级以上地震,约17次7~7.9级地震,约132次6~6.9级地震,18起里氏7级及7级以上地震。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有关专家指出,2010年以来的地震数量并未显示出数量上有异常,全球地震震级和频率等仍属正常范畴,即使数目上有小差异,也不过是地震的随机性所致,地震活动异常是一种错觉。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华裔地震专家高尚行表示:“即使过去十几年全球地震活动性呈现相对增强趋势,人们也丝毫不必为此大惊小怪,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比方说,这就如同某一段时间的雨水偏多一样,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是均一的,如果都一样反倒成了件怪事。”

一些专家认为:地震变频繁了,其实地震还是那些地震,只不过因为近年来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大地震让人们对地震比以前更关注了。加上现在媒体越来越发达,信息传播得很快,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兴趣增加,所以地震引起更大的关注。

板块运动导致地震“集群效应”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通常存在“集群效应”,也就是说,地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密集地出现在某一特定区域。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最不老实,全世界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今年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这个沿着太平洋分布的狭长地震带就像爆豆子一样,一直没有消停过,常常在不经意间就把建立在上面的国家摇得七荤八素。

太平洋板块相邻的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它向东西两侧的扩张活动非常强烈,当与西侧亚欧板块相碰撞或与东侧美洲板块相碰撞,就会产生强烈地震。

夏威夷大学地震专家本杰明・布鲁克斯表示,今年发生的地震都发生于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是地壳正常运动的结果。

智利大地震的发生并非世界大灾难的征兆,这个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强度一向较大,20世纪以来多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1960年该国海域就发生过9.5级大地震,此次8.8级地震不算“冷门”,更不是什么凶兆。“2012世界末日”之类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

地震本质上不可预测

1996年11月,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多数甚至所有的“地震前兆”可能都是由于误释,令人怀疑“地震前兆”是否真的存在。

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

尽管国际上多数科学家悲观地认为“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他们还是竭力去认识地震的科学成因,并尽力去做出预测。

上一篇:1日游\3日游\7日游方案选择攻略 下一篇:日本抗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