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诚仁和他的声乐作品《洞庭鱼米乡》

时间:2022-10-21 04:13:49

浅谈白诚仁和他的声乐作品《洞庭鱼米乡》

摘要:白诚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以湖南民间音乐为基础,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广,从事音乐工作四十多年来,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声乐作品。《洞庭鱼米乡》就是作曲家早期的声乐作品,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来湖南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由男高音歌唱家何继光演唱后很快在全国流传,至今任然有很多歌唱家还在不断翻唱这首歌曲。

关键词:白诚仁 声乐作品 《洞庭鱼米乡》

一、作曲家白诚仁简介

白诚仁(1932——),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曾任湖南省歌舞团职业作曲家、团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其代表作有《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苗岭的早晨》、《小背篓》、《三湘四季》、舞剧《红缨》(主创)等。另外,白诚仁在收集、整理湖南民间音乐、尤其是湖南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苗族、侗族、彝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民歌传承至今。

二、歌曲《洞庭鱼米乡》的创作

1959年,27岁的白诚仁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毕业之后分配到湖南长沙工作,第一次路过岳阳洞庭湖,辽阔、碧绿的湖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萌生了一个愿望,要为洞庭湖写一首歌曲。

为了完成这撞心愿,1957年,白诚仁专门到洞庭湖边去体验生活,秋季的洞庭湖拥有一年中最美的景观荷花盛开,,稻米飘香,湖上到处白帆点点,看到这样的美景,白诚仁顿生创作欲望。“湖光熟,天下足”的民谣也情不自禁地在他心中回荡。回到长沙不久,他收到了作家叶蔚林创作的《洞庭鱼米乡的》的歌词,看到歌词之后,几年来在湖南各地收集到民歌的那些粗狂或是细腻的旋律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1959年在长沙街头遇见的一群从宁乡来的还愿的人们所唱的《拜香歌》,引起了他的格外注意。由此,作曲家使用《拜香歌》高低音分明、富有湖南风味的主题旋律,再用其他作曲技法法进行润色,花了一个通宵便完成了这首高亢嘹亮,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曲调。第二天,他把这首歌曲试唱给团里的朋友,众人连声喝彩。

这首作品的题材选择和音调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作品是以歌唱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和稻花香鱼满仓的丰收景象和丰收谷米运全国的豪慢的心情为切入口的,主题思想是在反映湖南省解放10周年之后城市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三、简析《洞庭鱼米乡》

这首作品采用三段歌谣曲式写成。节拍是缓慢抒情的4\4拍、快速紧凑的2\4拍。其中,4\4拍用以表达洞庭湖上碧波荡漾,风帆片片的美好景象以及洞庭儿女对于新生活豪漫的情怀。2\4拍处在作品的中间部分,用以表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表达了洞庭儿女对志愿祖国建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曲式结构可概括为:

引子——[慢板——快板(有反复)——慢板(再现)]

开始部分是四小节悠长而缓慢的旋律,这段旋律,作者把密集的时值组合方式和舒展的时值组合方式并置组合起来,时而低沉悠闲,时而高亢嘹亮,这样的旋律处理是对洞庭上辽阔景像的大体刻画。

洞 庭呀 湖 上 吆 好风 吆 光哎。

引子之后,作曲家引用了近似于散板的4\4拍,长度为8小结,外加重复的部分来刻画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歌词中唱到:“洞庭湖上好风光,东风也送稻花香,千张白白矾盖湖面,金丝鲤鱼装满仓。”作曲家在谱面上写了对演唱者的表情要求:自由、辽阔地。同样自由辽阔的富有湖南高腔风格的旋律,在舒展和紧缩互相交替的时值组合中,不同侧面的配合了歌词所表达的美丽景色。

这段慢板段落所表达的是洞庭湖的静景和远景,接下来的快板部分表达的就是洞庭湖畔,三湘儿女动景和近景——他们积极的生活的劳动状态。

这是一段具有转折性质的间奏:对接下来的快板部分得以过度和提示。1

快板部分是长度为8小节的乐段,旋律规整,速度欢快,营造了热烈的劳动场面。歌词中唱到:支援国家,两船结对下长江,万里洞庭,人人笑脸迎朝阳2。这段音乐的支柱音是“sol” 、“re”两个音,8小节的旋律交替在这“sol” 、“re”两个音上,使用了双重并行的句法结构,材料精简洗练,形象地描绘了洞庭儿女的劳动场面和对祖国建设地热情参与。从功能上来讲,这个乐段与前后两段在色彩、速度和风格上都形成对比。

支援 呀 国家吆, 吆吆 也, 吆火 也, 粮呀船呀 结对 呀 下 呀 长 江

取材于快板段落的两个半小节的简短间奏之后,音乐又进入了慢板乐段,这一段与开始的慢板乐段遥相呼应。最初的歌词唱到“洞庭湖上好风光,千里湖区换新装。”3长度任然是8小节,在旋律上稍稍有所变动,这个部分是承示部分旋律的动力再现。缓慢的旋律进而描绘了洞庭的优美景色,同时也透露着洞庭儿女在新生活中的喜悦心情。

洞 庭呀 湖 上 吆 好风 吆 光哎

这首作品的创作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衬词,这些衬词都是湖南方言里常常使用到的词汇,如哇”“嘞”等语气词,这些语气词的加入,体现出了朴实的湖南民族以及语言的基本特点。同时,作曲家把湖南高腔的唱法也成功地应用到这首歌曲里面,这样的做法使歌曲具有更加鲜明的地方风格,恰当地表现美丽富饶的洞庭风光,也恰当地表现解放十年之后人们获得了幸福生活后的激越心情。

《洞庭鱼米乡》是白诚仁的创作走向成功的处女作,这首作品最初由总政治部文工团的歌唱演员方应瑄演唱并录音,1963年,由著名的湖南省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在当时我国影响最大的音乐盛会——第四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中演唱了这首歌,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而,何纪光、白诚仁以及《洞庭鱼米乡》就成了湖南音乐的名片。

注释:

[1]这个间奏,作曲家曾改动过,后来做伴奏时候,又有人改动过多次。因此音频上由很多版本。

[2]这段唱词也曾经改过多次。2007年6月24日晚上7:30分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湘魂——白诚仁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中的唱词是“洞庭湖上好风光,东风也送稻花香,千张白白矾盖湖面,金丝鲤鱼装满仓。”也就是说与慢板部分的歌词是一致的。

[3]后来改为“丰收谷米运全国,轮船结队下长江丰收谷米运全国,轮船结队下长江”

上一篇:从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引发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下一篇:传统思维与《论语》的话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