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的方法

时间:2022-10-21 03:16:06

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的方法

【摘要】:软基地质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遇的路基处理方式,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点,结合不同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软基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关键,堆载预压法是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详细介绍了真空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关键词】:软基地质 处理方式堆载预压法 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是整个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施工单位必须对软基处理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案,制定周密的施工措施,精选技术管理和施工人员,确保投用的设备材料合格和高效,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为整个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工程实际,详细介绍软基处理的方法,其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堆载预压法的施工步骤

2、具体实施步骤:

2.1场地平整,按照施工图设计范围将防碍施工的杂物、坑穴等清理整平,并保证施工现场能满足后续工作的各项要求。

没有水坑、水塘的部位,直接铲除表面杂草和垃圾,平整场地到设计工作面标高。若地面高于(交工面+预留沉降-1.5 米),应降低场地标高,然后铺粗砂垫层;对于路宽范围内的水坑或水塘,直接抽排水、回填砂至设计标高;路堤边缘处水塘,须先填筑临时围堰,抽排积水,再清淤。

2.2场地排水沟和排水砂垫层施工

(1)在铺设排水砂垫层之前,在场地四周挖宽40×40cm 的排水沟,场地内设宽30×30cm 的盲沟。盲沟与垫层相接,并确保系统的排水设施完善。

(2)砂垫层采用含泥量不超过5%的洁净中粗砂或粒径不超过10cm 的碎石。材料在进场铺设前必须经过筛洗处理,不得夹杂其它腐殖杂质,铺设厚度控制合理。

(3)砂垫层表面要求平整。回填不小于0.5 米厚的砂垫层。该垫层采用吹砂的方法进行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检平,压路机碾压至施工标准控制范围。

2.3、塑料排水板施工

2.3.1材料

塑料排水板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标准《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的检验要求,在现场随机抽样检验,内容包括:外包装状况、排水板断面与长度、排水板和滤膜的接头情况、滤膜的完好情况,缝线和胶粘的情况等外观情况;排水板复合体和滤膜的强度、延伸率、滤膜的渗透系数和排水板的纵向通水量,滤膜的等效孔径等性能指标。

排水板进场后注意保管,防止日晒雨淋,避免在搬运时损伤滤膜。有破损变质的塑料排水板不得使用。

2.3.2排水板插设施工

1、在插板施工前,根据测量放线,确定插板平面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插板位置摆好插板机,利用测量仪器,调整插板套管的垂直度,使插板底脚刚好对准放线的平面位置。

2、在插板机上安装排水板打设自动检测记录仪,以便记录准确的施工过程。插板时,塑料排水板采用专用插板机静压插设,采用菱形套管套住插板,套管的断面必须接近排水板的尺寸、断面周长较小、入土阻力小、对土扰动小,而又保证打设时套管有足够的刚度。

3、在铺设完的砂垫层上,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打设塑料排水板,插板间距1.0 米左右(具体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具体调整),插板穿透所要处理的软土层并进入砂层至少50cm,上端高出排水砂垫层20cm,必须控制塑料排水板不能穿透淤泥、淤泥质粘土层,切不能进入砂层。在插板过程中,不断观察插板的插入深度,保证排水板的插设深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控制排水板的回带量小于《塑料排水板施工规范》(JTJ/T256-96)的规定。

2.4、加载

2.4.1荷载要求按设计要求分级施加,每级荷载量要与地基强度相对应;加固区的分区:为获得较好的气密性、高的真空度,单块加固面积应可能大。

各分区应尽量同时进行抽气,以得到比较好的结果。真空管路由φ90PVC 主管和φ60PVC 支滤管组成。真空管路的各个连接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密封,同时在真空管路中设置止回阀和闸阀,避免膜下的真空度在停泵后降低过块。滤管间距600cm,埋设在排水砂垫层中,其上砂覆盖层厚不得小于20cm。滤管外包一层薄无纺土工布,起过滤作用。滤水管布置成一个回路网。

密封薄膜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强的不透气材料,薄膜厚度为0.14~0.18mm 聚氯乙烯膜,双层布置;密封薄膜热合粘结缝平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5mm。密封薄膜的周边埋入密封沟内。密封沟布置在加固区的四周,宽度为80cm,深度为200 cm。

密封膜铺设前,先清理平整砂垫层,检除贝壳及带尖角的石子,填平打设塑料排水板时留下的孔洞,然后按区域先后顺序分层铺设与搭接。每层膜铺设完成后派专人检查膜时候完好,发现有破裂处,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尔后再用胶水贴补,完成后进行下道铺设膜工作。平搭膜部位用同样的方法粘贴。

铺膜过程中应随铺随用砂袋进行压膜,防止起风将膜卷走和撕裂。在铺膜完成的同时安装少量射流真空泵进行运转,以便将膜吸住。

密封膜铺设完成后,派专人检查膜是否完好,发现有破裂处,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用胶水贴补,完成后进行下道铺设膜工作。

2.4.2真空度的控制和质量检验

在预压过程中,不断地观测加载时地表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地基失稳。严格控制荷载的加载速度,当发现地基有超过加载控制标准的异常表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暂停加载或卸载,待正常后再恢复加载等。

在预压区膜下埋设4~8 块真空表以了解膜下真空度的分布情况。在垂直排水通道和地基土中埋设一定数量的真空表,以便了解真空度的传递过程和地基中的情况。

抽真空开始,当真空度达到85kPa 以上并且能够维持稳定即可认为密封系统工程正常,否则必须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及时补漏。真空预压时,每2 小时检查和记录真空度一次,并逐日汇总上报。

采用在预压区的面层安放沉降盘来检验施工质量和地基加固效果。抽真空前期每2天测量一次沉降,后期每5 天测量一次,直至预压结束。卸载后继续观测沉降直至沉降稳定,以便了解卸载后土体的回弹情况。

在真空度维持在85%以上并正常抽真空预压15 天以上,同时沉降速率趋于稳定并且逐步开始下降时,即可在膜上铺一层无纺土工布。铺布前应对真空膜进行全面检修,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用手提式缝纫机缝牢,进入密封沟长度不小于50cm,然后开始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土时,第一层填砂,厚度不小于50cm,上部机械行走尽量保持直进直退,严禁做大角度拐弯,以防戳破真空膜。

地基加载控制标准如下表所示:

2.5、卸载

2.5.1当地基每天沉降量小于0.2~0.5mm/月时即可卸载停止预压,可以开始挖除超载土方,预压期不小于3 个月。进行路面结构各层施工过程中,垫层(基层)施工后沉降<3mm/月,方能开始下一层(基层、面层)的铺筑。

2.5.2卸载标准

(1)、连续五天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或等于2mm/d 时;

(2)、满足工程对沉降承载力、有效压力强度的要求时:

(3)、路基工后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3m;

(4)、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真空预压期间的增量之和不小于要求承载力;

(5)、卸载时达到的固结度与卸载时达到的稳定强度的乘积不小于要求的有效压力强度。

3、结语

采用真空堆载预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依据不同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制定经济可行的操作方法,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就可以有效解决软基对道路工程等施工质量的影响。

上一篇:公路石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浅谈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