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04:40:40

浅谈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员工培训对企业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的员工培训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良性发展。本文强调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当前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并提供了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员工培训对于石油企业的重要性

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增进其绩效,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系统化的过程。狭义的培训就是指员工培训, 它强调针对性, 讲求实效, 学以致用; 广义的培训包括西方国家常用的“训练”和“开发”两个方面, 开发是较高层面上的培训。训练的目的是“知其行”, 而开发的目的是“知其然”。培训的目的, 从根本上来说是满足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需求, 从职位要求来说是改进现有职位的业绩, 从员工角度是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从管理变革来说是改变员工对工作与组织态度的重要方式, 从适应环境来说有利于员工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员工培训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完全市场化的到来和深入,石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更加严峻,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持续高效培训和实践锻炼,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国际化经营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技能操作队伍,是石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尽快实现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石油企业新形势下提升国际竞争力、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 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员工培训、重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 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二、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员工培训工作已受到石油企业的普遍重视, 但大部分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培训效果往往不佳。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不重视,对员工培训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员工培训的认识不足表现在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两方面。首先,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员工培训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对企业发展帮助不大,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物力不合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员工培训后有人才流失的风险,通过培训员工素质和技能得到了提高,跳槽的风险也就越大。其次,员工认为培训学不到东西,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没有帮助,只是搞形式主义,因此,对企业开展的培训漠不关心,培训过程中消极应付,敷衍了事。

2、培训缺乏规范,培训内容、方法、手段滞后,施教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据了解,目前石油石化各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管理粗放,没有实施规范的精细化管理。各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缺乏培训的系统管理,在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少,办班求数量、学用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3、培训机构水平不一。员工培训的任务一般是由取得相应培训资质 ( 即各集团公司认可) 的培训中心来承担。培训中心的培训师一般是有关专家、技校或职校的教师。但是, 因为授课教师来自不同培训机构, 或者是同一培训机构的不同培训师, 上下课程很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 因为教师的专业、经历、经验、授课方式、方法、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也造成培训师水平参差不齐, 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4、培训产品研发不足。在培训产品的研发上,由于思想不够解放,理念不够开阔,把培训的产品仅仅定位在技能培训上,没有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和社会环境变化研发出员工道德培训、责任培训、忠诚培训和跨专业培训等新型产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因素对员工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如在人才流动方面,普遍存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现象。一些员工公然道出谁出的钱高就跳槽,一年中有的能连续三级跳,无视企业的精心栽培和帮助,更没有服务和忠诚企业的思想理念和境界。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需要员工对企业的职责、经营、文化、营销和社会责任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是培训出了一流的员工专业技能而没有培训出对企业具有高度忠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员工,不能不说是当前企业培训工作的一大缺失,也是当前培训产品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求的重要表现。

三、提高员工培训效率的对策

1、转变培训观念,重视员工培训

主要是:(1)领导者要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必需的成本。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对人的投资与在招聘、选拔、录用和培训人才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构成了人力资源成本。这些投资会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形成提高生产能力意义上的“人力资本”。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培训上投资。(2)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培训外,还要充分重视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因此高层管理者更需要接受培训,以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国外许多企业规定,越是高层管理者参加的培训也越多,有的甚至把培训作为一种福利按职级进行分配。(3)增强企业各部门对培训的认识,明确培训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义务。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各部门之间才不会相互推诿,不会单纯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问题。

2、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培训是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 石油企业要把培训工作置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制定员工培训战略纲要,把培训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氛围。同时改进员工培训方式,把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规划相结合,为企业培训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不仅要有充足的资金、人力保障,更要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3、开发新型培训产品

石油企业在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这块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开展新型的培训产品研发。一是针对当前社会风气对员工影响力加大的现实情况,培训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安全意识等,开发出职业道德培训、思想品德培训、忠诚企业培训、和谐管理培训等产品,既要围绕专业技能培训主线,同时又不拘于专业技能方面,这样既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提升了员工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综合能力素质。二是研发横向培训产品。目前的培训产品主要是纵向式的。对于行政部门,由办公机构组织制订该系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交培训机构实施;对于财务部门,由财务机构组织制订培训纲要,交培训部门实施;对于生产部门,由生产管理系统组织培训规划,交培训部门实施。这些都是纵向式的培训产品。也就是说,这种培训的效果只是单纯地强调了专业系列,忽视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效应。4、实施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工程

石油企业一线操作岗位人员是油井等各种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生产效率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石油企业内部建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可以很方便地开展从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岗位培训、技术创新等活动,强化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加大危险点源识别、HSE知识、应急处理等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以安全生产要求为核心,对列入强制性取证范畴的岗位人员,坚持先培训、再取证、后上岗,推进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同时,针对班组长开展提高培训,从而推动技能操作队伍培训向纵深发展。

5、强化员工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培训的目的在于使用。无的放矢的无效培训是一种浪费,培训后不能很好地加以使用同样是一种浪费,而且会挫伤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逐步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培训激励机制。要不断改进干部培训选派方式,把企业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实行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公开选拔相结合,坚持优秀人员优先培养、骨干人员重点培养、紧缺人员抓紧培养的原则,把综合素质高、有培养潜力的骨干员工选进行培训。推行经营管理人才岗位培训制度,实行“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学科等级证书制度、干部教育培训证书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培训与考核、使用与待遇相对接,充分调动被培训者进修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员工培训是石油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完善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能保障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石油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中虽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武寒松.我国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机制探析[J].管理观察,2010,1,144-145.

[2]白刃.石油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工会论坛,2009,1,15(1)80-81.

[3]周玉玲.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0,4,22-23.

[4]涂百川.提升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6(12):178-179 .

上一篇: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的方法 下一篇:墙柱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