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提升探究

时间:2022-10-20 11:32:58

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提升探究

摘 要: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如何从传统职能转变到高层次的服务职能,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的提升是关键。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民办高校图书馆员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大数据;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养

1 大数据的内涵

经历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的时代。2011年5月,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Institute,简称“MGI”)发表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与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向世界介绍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并有效使用大数据。[1]2012年2月11日,《纽约时报》技术记者斯蒂夫・洛尔(Steve Lohr)在该杂志发表《大数据时代》一文,宣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2]

从直观上来看,大数据就是指非常多的数据(BIG DATA)。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数据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综合多方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的概念更多指一种信息资产。不是关于如何定义,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3]“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3]

2 数据素养的内涵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被海量数据所包围。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记录于网络购物平台的消费记录,产生于聊天软件的信息行为等数据;另一方面,我们也享受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如通过分析网络购物平台个人消费记录,系统自动列出符合个人消费喜好和习惯的物品列表,省去大量的网上浏览和搜索时间。并且数据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变化自动更新。由此,社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数据类型丰富、来源多样、数量巨大,价值巨大的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如何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环境和信息工具有了很大的变化,简单的信息获取和检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具有能对所获得信息、数据管理和辨别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数据素养的概念被提出。

数据素养与大数据环境密不可分,数据素养体现了人们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数据的感知和理解,其内容包含5个维度: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4]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数据素养是一个具有承继性的概念,它是基于量化素养、统计素养、数字素养所发展起来的类似于信息素养的用于描述人们大数据环境适应能力的概念,[5]但又在统计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高校图书馆员担负着数据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安全保管,同时也担负着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其自身的数据素养对服务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对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及相关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提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数据意识的提升

数据意识是指人作为数据的主体对于数据客体的自觉心理反应,是数据素养的先决条件。[6]

(1)在海量数据资源面前,高校图书馆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主动甄别并获取用户需要的数据,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2)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的核心价值是满足用户的科研数据续期,图书馆员不仅要能准确把握用户的直接需求,也要能深刻理解用户的间接需求,并通过各种方式将间接需求直观表达出来。

(3)高校图书馆员要有向广大用户推广数据管理的有关知识,推荐及提供与用户科研相关的数据信息,帮助普及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综合以上几点,用户的科研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高校图书馆拥有不断增长的庞大数据量,图书馆员在面对海量数据时,要有辨别一些“可能有重大价值的数据”的能力,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将数据转换成科学知识的思想意识;要有准确理解、深刻发掘用户需求的能力。

随着移动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大量公开的、免费的网上数据资源给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压力,用户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如用户借阅记录,读者咨询记录等进行分析,帮助了解用户阅读需求、科研需求以及用户的知识层次,深度挖掘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吸引读者。延伸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开展各种创新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用大数据具有现实可行性。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会留下使用痕迹、用户行为日志等,这就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其次,高校作为科研中的重要基地,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敏感性很强,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并不是什么难题。此外,大数据技术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而是数据采集、数据存取、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整合,这些技术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高校图书馆面对新技术、新思维的冲击,要抓住发展契机,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数据知识能力的提升

数据知识指一切与数据和数据管理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构成了数据素养的理论基础,为有效开展科研数据服务提供知识储备。[7]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多媒体知识等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力,还要掌握数据管理基础知识。能够加工、整理既有数据并分析提炼转化为用户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2.3 数据技术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仅指数据大,核心内容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更多深入的、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有基本的文献资源,光盘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也有用户信息和服务信息,还有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每天不断大量增长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格式上并不能达成统一,这就形成了大量异构数据。同时,图书馆一些新型服务方式和其他网络服务增加了用户的数据信息。图书馆数据库的记载和统计水平较以前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转化成能被用户直观接受的方式。这一能力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科研数据服务质量。

上一篇:浅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海报中的应用 下一篇:“一带一路”下消费观念转变对陶瓷文创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