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时间:2022-10-20 10:31:57

现代农业,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2007年4月11日至16日,由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蓬溪县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团,赴山东济南、潍坊、烟台、青岛,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

齐鲁之行,大家有观念的碰撞,有自我的剖析,有经验的总结,有思想的升华。在大开眼界、倍受鼓舞之余,我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次考察的点点滴滴。

4月12日

星期四

雨过天晴

向高村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北部,2006年被农业部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这里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文化生活高雅。走进向高村,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村民的钱从哪里来?”考察团成员向村干部提出了这个问题。

“村内拥有铜铝铸造厂、油泵厂、消防器材厂、面粉厂等5家企业,全村80%的劳动力在厂里上班,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职工都参加了养老保险。”

“村民平时打不打麻将?有没有搞的?”

“村民从来不打麻将,也不参与任何活动。”主人的回答着实让大家有点吃惊。一名考察团成员马上追问道:“既然不打麻将,那么村民工作之余做些什么呢?”

“村里建有电子书屋,为群众学习文化、提高素质提供了方便;建有占地20余亩的村级公园,栽种了各种花卉供农民观赏,还有游泳池、旱冰场、篮球场等娱乐健身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一番大实话解开了大伙的疑问,换来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4月13日

星期五

天气晴朗

今天参观昌乐县大棚果树研究所、长江以北最大的黄楼花卉基地和数十万亩大棚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大家边看边思考:“为什么山东的农业发展得如此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此成功,他们那里种地的究竟是哪些人?”

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土地,去仔细观察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考察团成员认真了解后找到了“答案”:在当地种地的人,几乎全是有专业技术、有市场意识、有经营头脑的现代农民。而我们那里40岁以下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主要是妇女和老人,这支“三八九九(妇女老人)部队”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4月15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寿光市的三元朱村是山东省大棚蔬菜的发源地。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初,农民群众反映如何? ”存三元朱村,我们向接待人员提出了一个让他们始料未及的问题。

主人告诉我们,当年村民同样存在瞻前顾后的思想,关键是有以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代表的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敢为人先并收到了明显成效,才打开了局面,使群众踊跃参与大棚蔬菜种植。

考察团成员认为,要大力推广本县红江镇红江村党支部探索出的“党员群众互助合作”的新模式,让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几名考察团成员大胆建议:希望蓬溪县与三元朱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让三元朱村的蔬菜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早日进入蓬溪。

4月16日

星期一

天气晴朗

参观青岛啤酒公司,召开农业产业化考察座谈会。

龙头企业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如何发挥作用,成为当天讨论的热门话题。

几天考察下来,大家对龙头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认识: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居于主导地位,没有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此,大家统一了认识:蓬溪必须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否则农业产业化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开出了“良方”:一是要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资者来县内建产业基地、办龙头企业;三是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发展农业产业经营的人才队伍;四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实现政府的服务与农民的需求无缝对接。

上一篇:新起点新跨越 下一篇:力推三条新举措科学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