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结尾形式初探

时间:2022-10-20 09:55:36

语文课堂结尾形式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语文课堂结尾形式,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课有尽而趣无穷”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常用的课堂结尾形式。

一、归纳总结式

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尾形式之一。课尾时,教师将当堂所讲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中的重难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绪,还可以促进记忆,做到当堂讲授当堂吸收,有利于课后温故而知新。如在讲授《故乡的榕树》时,我这样进行总结:“眼中的榕树――故乡的榕树――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眼前,浓郁的思乡情贯穿于联想中,情真景美意幽。”简短的几句话,学生纷乱的思绪得以理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得以加深。

二、新旧联系式

对于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我多采用这种结尾形式,即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纳入同一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能使学生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至于混淆。如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时,我让学生比较此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的异同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学生既明了了二者的共同点,也明确了二者的区别,在对比中觅得了新知、加深了理解。

三、自我反思式

此种课堂结尾形式是在讲授完新知识和完成课堂练习之后,不直接进行小结,而是出示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本节课共学了哪些知识?哪些问题你还没有掌握?采用自我反思式,既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也促使学生在反思中自我加压、寻找不足,便于当堂或课后及时弥补。

四、内外延伸式

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将这有限的时间扩展到课外,或把课堂总结作为与下节课联系的纽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妨采用这种内外延伸式作为课堂的结尾形式。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好的课外读物或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如在进行曹文轩《孤独之旅》的课尾小结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及他的系列美文,如《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等,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语言的特点,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积淀。

五、学生小结式

如果授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掌握时,我多采用这种课堂结尾形式。即将教师结语变为学生自己总结的开放形式。学生通过一节课学习后其思维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均处于最佳状态,这时我就及时抓住学生求知欲正浓的有利契机,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讲的教学内容,找出重难点。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赞扬、鼓励学生总结过程中的优点、及时纠正其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明辨对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种课堂结尾形式,可谓是一举多得。

六、纠错评议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必然会运用启发、提问、练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完成练习时,如出现了问题,我一般采用此形式作为本节课的结尾形式。即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评议,及时加以纠正,让学生做到课内有错,课内纠正;当堂巩固,当堂提高。当然,采用纠错评议式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七、空白开放式

我们临淄一中是生本实验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活泼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所以,一个具有空白效应的、开放的课堂结尾,给了学生更多探索和创造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几种课堂结尾形式,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交叉使用。好的课堂结尾形式,一定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美丽多姿、别有洞天。

上一篇:宾语前置与成语 下一篇:让诗意评价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