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中华千年精辟 为学生明天奠基

时间:2022-10-20 08:40:45

开中华千年精辟 为学生明天奠基

监利县荒湖小学创办于1957年,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50余名教师。学校有800平米的多功能餐厅,能容纳400多人的学生公寓,能容纳400多人上体育课的凉棚,新修的综合楼集办公、实验、会议、阅览于一体,全校现有教室均实现互联网、广播、有线网“班班通”。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省绿色学校”、“市示范学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区文明学校”。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监利县教育局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方面工作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经典诵读活动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将这一活动列入学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中。现就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情况汇报如下: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资源。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奠定优雅人格,创建人本文化范围,为学生的明天奠基。

一、春风又绿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走进荒湖小学的大门,漫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中华经典,一行行名言;在每个教室内外墙壁、走廊里都建立了图文并茂的经典长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随处可读;“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警句遍布各个楼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古诗文悬挂餐厅壁凉棚柱。各班墙报也都开辟了相关专栏,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走在哪里都有经可读,有诗可诵”。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学生树立的是信念,陶冶的是情操,铸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升华的是心灵。

二、千树万树诗花开――开展系列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让经典诵读活动深入人心,确有实效。学校把它和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

1.开展“七个一”主题活动

(1)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开辟“经典一刻钟”,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共同研读国学教材,形成集体备课资料。

(2)在升旗仪式上开辟“经典诵读之窗”,由辅导员老师带领全校师生进行集体诵读。

(3)在早读课上开辟“经典10分钟”专栏,每天早晨到校后,在10分钟的读经诵诗时间里,师生或高声朗诵,或低声吟读,千古美文不绝于耳,形成了班班闻书声,声声沐书香的氛围。师生们在尽情诵读或入情倾听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温润与壮美。

(4)在每节课前进行“一分钟”诵读活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经典。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5)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在形成集体备课资料的基础上,各班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教案。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月度“诵读之星”。

(7)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汇报展演。

2.构建五个学习网络

(1)营造浓厚国学诵读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们除了校园内,教室内外墙壁、走廊、餐厅建立图文并茂的经典长廊,还创编了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调皮筋等游戏将国学经典融进去,不拘一格、别开生面的诵读方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课间的校园古韵缭绕,书声琅琅,令人怡然。老师们还利用品德、语文、社会与生活等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思品课中的经典故事、语文教材的名篇佳作、生活中的“孝与感恩”等,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巧做引导,对学生产生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2)校园网设置“国学经典诵读”网页,我们把评选的阅读诵读之星,学校开展的国学情况都在校园网里公布出来,并将经典易记的篇目在校园以字幕显示。

(3)读书室设立国学藏书角,各班专门设置了国学经典藏书角,提高学生阅读国学的量。

(4)建立“经典诵读之家”,引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5)注重师资培训和专家引领,为了提高师生诵读经典的效果,我们先后选送多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培训,2011年派董本高老师赴恩施参加省组织的经典诵读研讨会,2012年初我们邀请省级重点课题“经典诵读的实施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张顶彦老师来校讲解中华文化经典篇目的选定。

3.积极组织比赛,以赛促学

(1)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通过诵国学、唱国学、演国学并结合舞蹈、音乐、美术等形式分别对《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进行了激烈的比赛。

(2)我与经典同行手抄报比赛,为更好地展示各班前期的经典诵读成果,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我校举行了我与经典同行手抄报评比活动,同学们展示的作品形状、大小不一,图案各异,立意新颖,这些作品除了制作成各种图形外,孩子们还写上经典的名句,汇上与名句相配合的精美图画。

三、红花绿叶相得益――与生同读,一起成长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教师,有了广博的文化,才能有深厚的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教学中才能有名气。为此,我校也大力提倡全体教师读国学经典。

四、笑听幼竹拔节声――经典诵读成绩斐然

2011年11月14日上午,由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在新沟小学浓重举行,荒湖小学黄晶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昂扬自信的风范诵读了经典名篇岳飞的《满江红》,获得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为我校赢得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课题组授予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称号,并将全县经典诵读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在精辟华章的熏陶下,学生的语言水平、记忆能力得到了提高,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得到了养成,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如今校园秩序井然,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孩子们变得有礼貌,有规矩,团结友爱,文明向上。

五、百尺竿头需进步――活动的深化与延续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校风的改进,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当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无声的滋润与熏陶中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那延绵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在孩子们心中铭刻至深,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将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

(1)进一步加强国学经典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使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

(3)进一步拓展、演示经典国学教育,让学生从“走进古诗文”继而“走进经典文化”。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诵读中华经典之路上我校师生必将朝着更远的目标行进,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学校进一步开创中华千年精辟,为学生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基!

上一篇:有效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下一篇:刍议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