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严重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20 08:28:45

肺部严重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肺部严重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肺部严重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30例,对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27例患者低钠血症于1周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低钠低氯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也于低钠血症纠正的同时逐渐好转。2例死于呼衰,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低钠血症做到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肺部严重损伤 低钠血症 治疗体会

肺部严重感染或外伤导致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损伤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见[1]。临床上常因酸碱失衡或不当的治疗手段等因素导致低氯、低钠血症,与呼吸衰竭病情相混杂,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将近年来治疗肺损伤不同程度低氯低钠血症患者30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11年3月收治肺部感染性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30例,男18例(60%),女12例(40%),年龄47~78岁,平均62岁。经诊断均为肺内严重感染性损伤,在治疗中均并发低氯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48例患者均伴有咳嗽、气喘、水肿、心电图改变等心肺功能不全表现,全身无力(10例)、神经、精神症状以表情淡漠、反应迟钝(7例)、嗜睡(7例),其次为定向力障碍(6例),经利尿、扩血管、强心、低流量吸氧、抗炎、祛痰等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不能缓解,并且已经排除脑血管意外病变造成神经系统症状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电解质检查发现:30例患者均有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其中轻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30~134mmol/L)12例,中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129mmol/L)9例,重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9例。血清氯均<98mmol/L,其中90~98mmol/L 17例,80~89mmol/L 10例,70~79mmol/L 3例。

治疗方法: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注意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由于肺源性心脏病易引起心力衰竭,水的摄入量应控制

结 果

3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26例患者低钠血症于1周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低钠低氯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也于低钠血症纠正的同时逐渐好转。2例死于呼衰,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讨 论

肺部损伤性疾病,基础病种越多,预后越差。低氯低钠是常见的继发改变,细胞外液低渗状态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状态的征候群。常以中枢神经抑制状态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肌无力及感觉缺失、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嗜睡、反应迟钝及精神异常。严重甚至出现昏迷、惊厥、抽搐、肌张力增高等现象。这些症状与肺性脑病极为相似,在治疗过程在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除临床症状外,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查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肺部损伤性疾病合并低氯低钠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肺部病变因支气管、肺感染致气道不畅、通气不良造成机体缺氧,缺氧情况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细胞外H+和Na+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外低钠;②高碳酸血症、重度肺部感染时,可发生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征,使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吸收水分增多,导致水钠潴留;③发生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促使ADH增多,导致水钠潴留;④饮食量少或限盐造成钠的供应不足,呕吐、腹泻及长期和(或)大量使用利尿剂和激素导致钠丢失过多。⑤慢性呼吸衰竭因CO2潴留,肾减少HCO3-排出。因血中主要阴离子HCO3-和Cl-相对恒定,当HCO3-增加,则Cl-相应降低,产生低氯血症[4]。⑥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心房的扩张,导致产生心房利钠肽增多,出现利钠、利尿,抑制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导致钠排出增多,造成血钠浓度降低[5]。低钠血症可能造成顽固性心力衰竭,低氯血症又可促使代谢性碱中毒发生使O2的解离障碍,造成机体组织代谢缺氧,如此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缺氧、CO2潴留、细菌毒素等可增加血管通透性,降低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导致Na+不能向细胞外主动转运,造成脑细胞内水钠潴留,引起细胞性脑水肿。此外,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可引起脑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故脑水肿是形成低氯低钠性脑病的主要机制[6]。考虑到低钠血症的发生与机体缺氧、饮食习惯和其他各种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原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体会到:对于长期进食甚少的肺损伤患者,不必严格限盐,应给予正常的含盐饮食,以防止钠的供应不足。肺损伤患者在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时应及时补钠,防止因体液流失造成电解质紊乱。重症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感染已控制,缺氧症状有所缓解,但心力衰竭难以纠正且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要考虑到低钠低氯性脑病存在之可能,及时检测血电解质及血浆渗透压。常规输液治疗中应注意补充一定量的电解质。

注意控制利尿剂的使用量,一般连续使用3天以上,尿量明显增多者应注意监测血电解质并适当补充。CO2潴留、心力衰竭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加上在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利尿剂和激素的应用,使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尤为明显,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并发低氯低钠性脑病,严重影响肺源性心脏病预后,如不能及时监测血电解质,宜间断使用利尿剂。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由于缺氧。所以,在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低氯低钠往往因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常被严重的原发病情所掩盖(如将低钠低氯性脑病误诊为重度CO2潴留或肺性脑病)而误导治疗。因此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对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极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承书.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73例临床分析.临床内科杂志,1991,8(4):27-28.

2 张罗献.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回顾性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20):47.

3 张崇龙,杨根珠,吕爱女.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渗性脑病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507.

4 武一群,何英杰.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电解质紊乱62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9):816.

5 温加登,史密斯,贝内特・邵循道,译.西氏内科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1995:934.

6 林金石.48例重症肺心病低钠血症的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8,10(6):480-481.

上一篇:哈勃钉治疗移位肩峰骨折10例 下一篇: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