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摩擦力做功及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

时间:2022-10-20 08:05:56

摩擦力做功及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有的学生认为摩擦力总是做负功,作用力、反作用力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做负功,总功一定为零。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纠正学生中错误观点,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 摩擦力做功

1.1 静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例 手握一物体匀速向上、匀速向下及水平匀速运动时,静摩擦力分别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为零。可以分别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理解:(1)做功角度:因为这对静摩擦力的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一个静摩擦力做正功,另一个静摩擦力做负功,总功为零。(2)能量转化角度: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只是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

1.2 滑动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如图1,滑动摩擦力f对A不做功,对B做负功

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总功总是为负。因为这对滑动摩擦力的位移大小不相等,滑动摩擦力做功要生热,有机械能的减小,产生的热量为:ΔE=Q=f滑×S相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木块A以水平初

速度v0滑上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长木板B的左端,最后A、B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试分析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做功情况及相应的能量变化。

对A物体f做负功:WA=-fSA=12mv2-12mv20

对B物体f做正功:WB=fSB=12Mv2

对A、B物体系:mv0=(M+m)v

滑动摩擦力f对A、B系统做的总功:W=WA+WB=-f(SA-SB)=-fS相=12(M+m)v2-12mv20

即:|W|=fS相=Q=ΔE=12mv20-12(M+m)v2

典型问题:子弹射击木块问题中摩擦力做功与相应的能量变化。

例题 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若子弹进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S1,与此同时木块沿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为S2,设子弹在木块 中受的摩擦阻力大小不变,则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 )

A.子弹损失的动能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比为(S1+S2):S2

B.子弹损失的动能与系统转化为内能的动能之比为(S1+S2):S1

C.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转化为内能的动能之比为S2:S1

D.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转化为内能的动能之比为S1:S2

解 由动能定理得,子弹损失的动能ΔEk1=f・(S1+S2),木块增加的动能ΔEk2=f・S2,系统转化为内能的动能部分ΔEk=Q=f・S1。故答案为(ABC)。

2 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作用力做负功,反作用力可以做负功、做正功和不做功。

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做正功和做负功。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的总功:可以为正、可以为负,也可以为零。

用下面的图例可以说明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各种情况。

图中各种情况带电小球A、B都置于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A、B之间排斥力的做功情况一目了然。

例1 如图5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在小球下摆过程中,绳的拉力( )

A.对小球不做功。

B.对小球做正功。

C.对小球做负功。

D.对小车做正功。

解 小球下摆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和小车动能的增加,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小车机械能增加了,说明绳的拉力对小车做正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了,说明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故答案为(CD)。

例2 如图,重球m用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拴住后悬于O点,重球置于一个斜面不光滑的斜劈M上,用水平力F向左推动斜劈M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由位置甲匀 速向左移动到位置乙,在此过程中,正确说法是(AD)

A.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正功。

B.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负功。

C.M与m之间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与m对M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的绝对值不相等。

D.F对M所做的功与m对M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

解 由题目情景知,在推动斜劈过程中与小球接触的斜面倾角小于绳的倾角,小球的瞬时速度垂直绳斜向上,而小球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如图7所示,f与v之间夹锐角,故知摩擦力对小球做正功。故B错A对。

而M与m之间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的作用点虽然在不同物体上,但从空间角度方面知,这两作用点始终是空间的同一位置,因此,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弹力作用点的位移相同,M对m的弹力做多少正功,则m对M的弹力就做多少负功,又对匀速运动的甲做功只有力F和乙物体。故C错D对所以本题答案为(AD)

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不管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而一对静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零,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负;也不管是作用力还是反作用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并且它们可以同时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理解了它们做功的这些特点对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动力学三大基本观点的综合应用 下一篇:突破“卫星转轨”问题的四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