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论话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时间:2022-10-20 07:30:15

从《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论话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摘 要: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四个概念,本文就《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章节,浅述这四个准则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四准则;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87-01

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合作原则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而且是各原则的基础和前提。格赖斯认为,所有交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都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都要遵守交谈目的或交谈方向,否则,语言交际就会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甚至遭到失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分为四个准则,它们是: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以下仅以《红楼梦》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篇章段落分别加以分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其内容主要集中于《红楼梦》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回,因涉及的人物较多,情节错落,对话成为推动小说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分析书中的对话。

(一)量的准则

量的准则包括两方面内容:要使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要使所说出的话比交际所要求的更加详细。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宴席中王熙凤喂刘姥姥吃了道菜肴茄鲞,原文如下: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象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载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在这段对话中,茄鲞的制作可以说是十分复杂,王熙凤却把整个过程都详尽地告诉了刘姥姥,不多也不少,正好合适,凤姐与刘姥姥的对话正体现出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原则。

(二)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不要说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刘姥姥在跟贾母等众人闲话时,说到一些农村中庄稼人的见闻,这些故事大都荒诞离奇,其中有个关于女孩成精的故事,贾宝玉信以为真:背地里宝玉真的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时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若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若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若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宝玉又问他地名村庄,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姥姥便顺口胡诌了出来。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在此,刘姥姥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但是刘姥姥此番言语也是出于好心,绝无欺骗他人的恶意。作为一个村野人,她自知生活经历和大观园中各位既富且贵的的老老少少天壤之别,与众人分享一些瞎编乱造的轶闻,不妨当做闲资看待,话语本身虽违背了质的准则,却起到了活跃现场气氛,增进交谈者双方的感情的作用,应当说效果还是积极的,达到了交际目的。

贾母倚柱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因问他:“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红楼梦・第四十回》

很显然,刘姥姥极力恭维大观园建制景色的美丽宜人,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虽然如此,却很符合她农村老妇土里土气的身份。

(三)关联准则

即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联。语言交际总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有一定的中心或目的,说话者一般都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在共同认知的信息的基础上,以共同的背景知识为根据进行语言交际。

第四十回中,众人在酒席上玩的行令就是话语关联原则的体现。如: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令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的罚一杯。”众人笑道:“这个令好,就说出来。”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贾母饮了一杯。

《红楼梦・第四十回》

书中除了描写贾母的行令情景,还分别着重描写了薛姨妈、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刘姥姥等人的行令状况,众人只有都共同遵循了关联原则,才能使游戏顺利展开。

(四)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避免赘述而要简洁;说话要有条理。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凤姐儿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凤姐的女儿出身娇贵,却时常多病。凤姐在同刘姥姥说起这事时,从刘姥姥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她的回答十分诚心中肯,举了两点:一是富贵娇嫩,二告诫凤姐少疼爱她一些。接着凤姐要刘姥姥给她取个名字,刘姥姥在提议名作“巧哥”后,分析了几个原因,一来映照了七月七乞巧节的生日,二来可以起到以毒攻毒压制之效,三来日后成家立业有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能。可以说,在凤姐与刘姥姥的这段对话中,刘姥姥的讲话都是比较得体且具有分寸的。首先用语就很简明,不繁赘、不罗嗦,所说的内容都切中问题的关键。再次,她思路流畅,条理明晰,给人以诚恳亲切的感觉,又有说服力。可以说,刘姥姥的谈话体现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

上一篇: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装饰性语言 下一篇:对展示设计中的空间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