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0 06:08:48

浅谈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探究,充分发挥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探究;活用;勤用;慎用;禁用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动手、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灵活运用探究:

一、于教学的细节处活用探究

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成功。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细节,于细节处活用探究,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水平。

案例: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1: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

我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学生2:都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接着,我让学生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将《认识钟表》这一课的细节充分放大,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于新旧知识关联较大处勤用探究

很多新知识是由旧知识的深化和转化而来的,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上,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收到的效果会非常好,因为学生有旧知识作为探究的基石,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将学生的潜力更多地释放出来。

案例: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接着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学生探究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并提示学生能否找出一种最简单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讨论中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1:长+宽+长+宽。

学生2:长×2+宽×2。

学生3:(长+宽)×2。

有了这三种方法,可以在不断比较和练习中不约而同地选择“(长+宽)×2”。

探究在这些新旧知识关联较大处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记忆,这样得到的知识学生很难忘记,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效果都能得到保证。

三、于知识的生硬处慎用探究

何为知识的生硬处?我认为是一些知识点的起始处,包括一些独立章节的独立点等等。在这些方面,探究的作用就显得勉强、显得生硬和苍白无力。刚开始尝试探究学习的方式时,我就遇到此类情况。

案例: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认识负数》时,课堂刚开始没多久,经过一番介绍,原以为学生会对负数有了认识,接着就对学生信心百倍,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可学生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但诸如此类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前后不搭界,应该慎用探究,这样的探究只能是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失去方向,失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四、于知识的模棱两可处禁用探究

教材中有一些让学生不能迅速理解的内容和题目,这样的知识点不可以进行探究。

案例: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11页数一数、算一算时,先来数一数有多少个格子,再算出池塘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虽然题目的要求已说出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特别是书上的图形和教学挂图上的图形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最后连教师自己也很难向学生说出准确的答案,好在题目要求的是大约多少平方米。

这样的题目和内容,如果还让学生合作和探究,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善始始终,又要注意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在其中应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制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但也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和创造。

上一篇:探究新课标下高考的评价功能 下一篇:重视读写结合教学 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