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时间:2022-10-20 05:48:33

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摘要:语文学科不仅具有人文性,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素质,具有一定的德育效果。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必然的趋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语文教育的平台进行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互结合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 思想政治 教育

引言

语文学科是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学科,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一些语文教学内容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学生懂得很多人生道理。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其相互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语文教育未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

语文课程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和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但由于受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基础性地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而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地升华,也没有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就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意义都十分重大。它能够让学生形成和保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其认识和分辨事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但传统的思政教育都是通过相应的思政课进行的,这种单调僵化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吸收,往往达不到相应的理想效果。

(三)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有效融合

首先,很多教师忽略了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衔接和互融,导致一些思政教育内容被刻板地加入到语文教育中,教育效果也不明显。其次,语文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注重思政教育的情况。这不仅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和人文性教育,还导致语文教育过程因过多的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没有充足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语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相应教师通过语文学科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如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与此同时,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技能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使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地提高和发展,从而使其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地形成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还为其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领悟和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

(二)语文教育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往往涵盖了各个时代丰富的知识信息。这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这样充满人文氛围的语文教育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这些学习内容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的思想意识及道德观念,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说,语文教育的人文色彩使思政教育充满吸引力,也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语文教育有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语文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其通过相应的文字描述感受到或想象出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或世界。这与语文教学内容所展现出的形象性和画面感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其主动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感悟,为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辅助。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往往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讲解和传达,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也能够使师生共同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当中。多样的语文教学形式在提高学生参与性和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和积极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帮助。

三、如何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一)对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

首先,相关教师应转变相应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它还能够完善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次,语文教育还要融合思政教育。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应承担起相应的德育和思政教育的责任。此外,思政教育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形式和平台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政理念,以提高其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同时,思政教育的内容除了相应的科学理论以外,还应增添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使学生能够从日常行为中不断完善自我。

(二)将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首先,为了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语文教育的相关内容要进行合理地挑选和设定。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明确的思想性的作品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名言警句或者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素材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应的辅助,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感悟。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语文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协调和搭配。教师既可以针对相应的语文教育内容运用讨论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作品中的深刻意义和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专题性教学的方式,将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融合,还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共同探索相关学习内容的背景和思想内涵。这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还能够使其从中获得思考和启发,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中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自我完善。首先,语文教师应掌握充足且与时俱进的思政理论。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其必须要对思政理论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地了解和相应地掌握,这样才能够使其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合相应的思政内容。其次,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这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及时地掌握,还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自我完善。这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师知识面的拓展,也有利于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对思政教育的进行提供相应的基础和保障。

(四)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人身心发展状况都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在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时,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这既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够使思政教育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五)充分开展合理的实践活动

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地巩固和自我认同。首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如举办以“爱心”为主题的校园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我爱社区”的实践作文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其次,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活动,将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如,举办“爱国主义”学习周,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到相应的爱国故事,进而受到一定爱国教育。

结语

语文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获得相应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通过语文教育平台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

参考文献

[1]张军,荣国.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交融[J].语文建设,2013(9):10-11.

[2]李琴.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2-94.

[3]孙普阳.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研究[J].语文建设,2013(8):77-79.

[4]张艳芳.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河南教育,2013(7):60-62.

[5]张华.德化:语文教育的突破与超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4):84-86.

上一篇:美术欣赏引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下一篇:文学视角下对《孟子》中儒家思想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