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时间:2022-10-20 05:07:24

浅谈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跨越千山万水,不是等待一个过程,而是共赴一次盛会――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

“碧波池,春意寒,渔舟缥缈烟雾间。杨柳岸,绿色连,双燕飞织空中线。”

诗人笔下的人间天堂――杭州,让人无限的向往、遐想。但此次杭州之行最吸引我们的不是那如诗如画的景色,而是“千课万人”的学习活动现场。

课堂上,大师们幽默风趣、智慧灵动、朴实无华、诗意洒脱、行云流水的风范让人赏心悦目;大师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储备,对教材深度地挖掘,对课堂独到的把握和娴熟的驾驭让人震撼;专家们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让人耳目一新。

在我眼里,每一堂课都很精彩,都具特色,但我最最欣赏的是戴建荣老师的《赏鹅》和于永正老师的《一株紫丁香》。

一、“浪漫”的《赏鹅》

在小学语文界的天空,戴建荣几近是一横空出世的鸿鹄。

戴老师的古诗课如此与众不同,却又广受欢迎,他的课有情趣,他把课教“活”了……

戴老师的课堂里,老师和学生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连听课的人都忍俊不禁。语文课一贯笑声稀缺,古诗教学尤甚,戴老师有何神奇?

别无其他,只因他的课堂还了“浪漫”给学生。

1.戴老师的古诗课堂颇多“玩”的味道

戴老师懂得孩子喜欢玩,是需要被激活的生命,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种。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体态”。《赏鹅》整堂课,戴老师就像个大演员,带着一群小演员,一次又一次地吟唱着古诗。孩子眼里,这几乎就是朗读的“游戏”。

我注意到,孩子一开始读,总是有点扭捏,难免显得拘束,但是慢慢地,慢慢地,他们开始放松,开始响亮,开始大方;特别是一起吟唱时,一些孩子不但大幅度地“浮”出“绿水”,而且跑动着“拨清波”了。学生天性焕发,课堂生动,“玩”的魅力无穷。较之那些一本正经读古诗,只求能背会默的课堂,这样的古诗课是多么“浪漫”地呵护了学生稚嫩而美好的兴趣啊!

陈琴老师说:“透过戴老师的课堂,你会发现,音乐感、幽默感、文学修养、百科常识甚至肢体动作都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这样的素养越高,教师带给学生的乐趣就会越多。”

2.戴老师的古诗课堂洋溢着“情趣”的味道

情趣似乎就是“浪漫”的代名词。戴老师在讲述“曲项”一词时,先让学生读对,再读懂。怎么读懂呢?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教学:

戴老师:“曲项”应该怎么做呢?(师示范做“曲项”,生望着笑并模仿)咱们的脖子没有鹅的脖子长(生笑),所以,“曲项”做不出来,怎么办?那咱们就用手和胳膊来做。(动作演示)曲项――向天――歌――同学们,咱们中国有一位大文学家、大画家,他的名字叫丰子恺,他也描写过鹅的这一个动作,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白鹅》节选)

当然,情趣在教学中,古今人物王羲之、骆宾王和丰子恺在戴老师的课堂相遇;情趣还在戴老师的教学语言里,如面对学生答错时的那个类似唐老鸭式的“啊欧”……这些都足以让学生感到快乐,值得铭记。

戴老师的课堂,基于《鹅》又超越了《鹅》,基于骆宾王又超越了骆宾王。这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骆宾王眼里“可爱”“漂亮”的鹅,了解了丰子恺心中“高傲”的“白鹅”,还从王羲之的故事与书法名作中,体会到人与动物深厚的感情……这些都经由戴老师精心设计,如春夜喜雨,一一滴落在学生心头。

二、“简约”的《一株紫丁香》

我常想,教书教到满头银发,那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那时还会教什么,怎么教?我们还能像年过古稀的于永正老师那样走进课堂吗?我们能达到于永正老师那样用一生追随教育的境界吗?

于老的课简约、扎实、有效,正如他执教《一株紫丁香》一课结尾时所说:“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把书读透,把字写好。”

1.贴近学生,以生为本

于老执教的《一株紫丁香》,学生在读、在诵、在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再是空话、虚话、套话!在理解“踮”的意思时,学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于老请学生上台表演,再表演,此时,大屏幕的镜头拉向学生的双脚,我相信全班同学以及这个表演的同学对“踮”的理解不只是一个动作,还有诗中学生悄悄来到老师窗前,不忍打扰的心。于老无须语言,也能动人无痕,所以当学生再次朗读时,声音放轻了,感情更饱满了!

2.语言朴实,以文为本

从开课到结束,于老的课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激情澎湃的渲染,但学生却没有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反而在于老朴实语言的激发下,开展小诗的背诵,效果显著。贯老师也说,课堂是要简约的,要有舍有得的。我想一堂公开课不应该是玩文字游戏,更不应该是老师个人魅力的展示,课堂就是简简单单的文本与学生的关系,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和文本之间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3.注重展示,以写为本

榜样不是神也不是老师,需要展示给学生的不是无法企及的目标,而是身边可以超越的伙伴,于老让学生展示背诵,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这不仅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还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兴趣。

这次简约、浪漫的杭州之行,使我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名师的教学艺术是我教学之路的明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懈地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课堂教学艺术。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第九小学)

上一篇:巧用守恒法快解化学计算题 下一篇:浅谈怎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