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盗贼柳中全

时间:2022-10-20 05:00:24

1996年8月的一个夜晚,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在涪陵市(现涪陵区)一个码头上岸。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后来,彼得·海斯勒在《江城》一书中写道。

斗转星移。

2010年初,涪陵区龙头港码头建设开工。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铁路、公路、水路联运港口物流园区,总投资约60亿元。

然而,这一工程却因为一个“钉子户”而牵出了一个国资盗贼。

机会

2009年,涪陵区启动龙头港码头项目,但在拆迁时却遇到了一个“钉子户”。

“1.2亿元,一分钱也不能少。”这个狮子大开口的人叫魏少华,是重庆市涪陵区东凯斯纺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拆迁谈判陷入僵局。

2010年初,涪陵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魏少华从柳中全手中购买了东凯斯公司,柳中全非法侵吞国有资产。

柳中全何许人也?他便是原涪陵丝绸(集团)公司总经理。

东凯斯公司的前身,便是涪陵丝绸(集团)公司下属国有企业北拱丝厂。

2010年6月,涪陵区检察院对柳中全立案侦查,柳中全的犯罪事实浮出水面。

柳中全的贪欲,是被一纸任命勾起的。

2002年5月,涪陵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涪陵丝绸(集团)公司下属国有企业北拱丝厂实施关闭清算。

时任涪陵丝绸(集团)公司总经理柳中全,被任命为清算组组长。

按照初衷,政府希望通过让企业职工购买股权,参与企业管理,享有福利分红,从而让企业起死回生。

可是,柳中全却打起了歪主意。

阴谋

作为改制的第一步,柳中全找来某会计师事务所,对北拱丝厂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评估。

一天,柳中全找到下属李某,让她负责评估事宜。

“小李,北拱丝厂的资产少评估些。”柳中全开门见山地要求。

柳中全很清楚,北拱丝厂将进行公开拍卖。让丝厂的资产缩水,是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埋下伏笔。

在柳中全的授意下,评估报告作出如此评估:北拱丝厂的固定资产为308.7万元、无形资产为84.2万元、存货为29.2万元。

此前,北拱丝厂关闭清算小组同会计师事务所明确约定:此次评估,只评估北拱丝厂土地使用权价值和房屋价值的生产性部分,不含非生产性部分。

然而,柳中全的胃口显然要大得多。

实际上,北拱丝厂的非生产性土地达到11175.17平方米,此外,还有非生产性房屋9869.84平方米,房屋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幼儿园等。

2002年8月,涪陵区相关部门提出:北拱丝厂的非生产性资产部分,应移交当地社区或有关部门管理。

这下子,柳中全急了。情急之下,他又想出一招。

2002年12月,在柳中全的授意下,涪陵丝绸(集团)公司给相关部门的请示变成了《关于整体资产处置有关事宜的请示》。

这个“整体资产”的出笼,显然是经过柳中全精心策划的。

整体资产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按照字面理解,整体性资产包括了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

这招“瞒天过海”果然有效,相关部门批复:同意你司整体处置资产,本次整体处置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308.7万元,无形资产84.2万元,存货29.2万元,上述三项均为评估值。

相关部门的批复中具体写明了各项资产的数额,这说明相关部门批复的处置范围仍然不含非生产性资产。

然而,当被评估的资产进入拍卖环节时,拍卖标的变成了“北拱丝厂整体资产(土地、厂房、设备等)”。

这个“等”字也是柳中全认真考究过的。之前一直被排除在外的非生产性资产,通过这个“等”字被柳中全圈在里面了。

合谋

2002年12月的一天,柳中全找到宋建刚(另案处理)。

宋建刚是重庆某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涪陵分所副所长,同时也是重庆某拍卖公司的职工。

一番寒暄过后,柳中全开门见山地说:“宋所长,我们想以丝绸集团公司职工的名义,把北拱丝厂竞拍回来,你看怎么操作?”

“公开拍卖的话,只能设置限制条件,尽量让更少的人参与竞拍。”宋建刚深谙拍卖之道。

“我明白了,那你把缫丝生产许可证列为竞拍资质吧。”柳中全脱口而出。

这个缫丝生产许可证,在涪陵丝绸行业只有丝绸(集团)公司具备,周边区县也很少有企业有这个资质。

“只有你们一家参加竞拍,不符合拍卖要求呀,得有两家以上才行。”宋建刚说。

“这个你不管,我再去找一家单位就是了。”柳中全胸有成竹。

为了让更少的人知道,宋建刚把拍卖公告安排在法定假日公布。

“事成之后,我们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一番交流之后,柳中全和宋建刚形成了合谋关系。

不久,柳中全便把委托拍卖函写好,并签订了拍卖合同。

拍卖当天,拍卖现场只有两个买家——涪陵丝绸(集团)公司和丰都某纺织公司。

“拍卖起价150万元。”拍卖师宣布拍卖开始。

随后,双方互相举了几次牌。

“210万元。”丰都某纺织公司举牌。

“215万元。”涪陵丝绸(集团)公司举牌。

此后,这家丰都的纺织公司没有再举牌了。

败露

竞拍成功以后,柳中全和涪陵丝绸(集团)公司、北拱丝厂的150多名职工共同出资290万元,注册成立了涪陵东凯斯纺织有限公司。

柳中全因为出资最多,达50万元,出任董事长。

同时,柳中全又安排“心腹”——原涪陵丝绸(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经孝荣出任董事会成员。

此时,离目标还差最后一步。

柳中全和经孝荣随后把北拱丝厂的控制权从涪陵丝绸(集团)公司变更到东凯斯纺织有限公司名下。

就这样,北拱丝厂未纳入关闭清算的非生产性土地和非生产性房屋(后经评估,价值430多万元),就成了东凯斯纺织公司的资产。

随后几年,东凯斯经营状况较好,股东都分了红。

然而,到了2006年初,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这一年开始,丝绸行业大萧条,东凯斯的经营管理也出了问题。东凯斯出现亏损,资金周转也出现困难。

雪上加霜的是,部分股东陆续退股,股东人数由先前的150余人,一下子锐减到30余人。

东凯斯摇摇欲坠,柳中全抱着“捞一点算一点”的想法,开始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2008年5月,柳中全在未经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把股东殷某、吴某等十人的股份,以106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郑某,但事后并未将股金退还给殷某等人。

进入11月,东凯斯已病入膏肓,欠银行债多达400多万元。

柳中全到处“求爹爹告奶奶”,急于把东凯斯转让出去。

最终,魏少华看上了东凯斯。

柳中全、经孝荣未经其他股东同意,就将东凯斯公司的全部资产转让给了魏少华、杨长寿(另案处理)等人。

事后,魏少华等人支付了20万元给柳中全、经孝荣等四人,柳中全和经孝荣各分得五万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10年6月2日,柳中全因涉嫌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10年7月1日被批准逮捕。

2010年7月15日,经孝荣因涉嫌贪污罪被刑事拘留,2010年7月28日被批准逮捕。

2012年5月7日,涪陵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柳中全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0000元;经孝荣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没收柳中全、经孝荣私分的非法所得,上缴国库。

上一篇:立足高效办特色 素质教育谱新篇 下一篇:浅议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