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负面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20 04:42:54

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负面影响研究

摘 要 职业技能竞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成效卓著,竞赛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职业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当一种机制被过度重视或模式化后,其对教育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就职业技能竞赛的负面影响进行探析。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技能竞赛是各职业院校展示自身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能训练水平以及实践教学条件的一个重要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职业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正如高考本身备受质疑一样,当一种机制被过度重视或模式化后,其对教育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随着职业技能竞赛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显现。

1职业技能竞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业院校参赛积极性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部分院校热情高涨,相反,也有部分学校参赛意愿不强烈,甚至拒绝参赛。

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那么为何仍有部分院校不愿参赛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①以往参赛成绩不理想。有的学校也曾经参加过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首次参赛往往激情满怀,信心十足。而最终的竞赛结果可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甚至颗粒无收,这无疑是个沉重打击,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校领导,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今后参赛的积极性。

②对大赛规则不了解,甚至对大赛的公平公正产生质疑。部分指导教师自认为带队水平不低,训练水平也不差,但比赛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因此对比赛持质疑态度,甚至怀疑大赛的公平公正性。尤其是东道主队往往优势明显,夺取冠军手拿把攥,这更加容易引起误解。客观地讲,个别赛事的确存在比赛规则不透明,信息不对等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直接导致部分院校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参赛也就成为必然。

③硬件条件不能满足赛项训练需求。职业技能竞赛必然离不开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需要硬件设备,而设备的投入往往对学校构成沉重的负担,个别赛事还可能存在重复投资的情况。这是因为大赛一般都有赞助商提供设备支持,赞助商与主办方签署协议,一般为期3~5年,协议期满,新一轮设备赞助签约充满变数,赞助商及大赛指定设备型号都可能发生变化。还有一个现实就是省赛与国赛即便是相同赛事但在具体比赛内容以及竞赛使用的设备上可能存在差异,取得参加国赛资格的学校可能还需重新购置国赛指定设备。诸如此类设备投入问题,使得部分职业院校不堪重负,设备无法及时更新,赛前训练无法实施,最终影响参赛。

④学校领导的影响。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大赛成绩标志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成绩好坏直接关乎学校的美誉度,各职业院校领导班子对此肯定都有深刻的认识,但是面对众多的竞赛项目,尤其是历届参赛毫无斩获的项目再让领导义无反顾地大力支持恐怕也不太现实,领导在资金支持上有所倾斜也是情理之中,优势专业做优做强,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被淘汰,较平庸的专业不被重视也是领导层的正常反应,因此,领导层的决策将直接决定是否能够顺利参赛。

(2)职业技能竞赛应有的效能没有得到全面发挥。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大赛吸引企业参与,与技术发展同步,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职业技能竞赛是展示素质、技术、技能的平台。同时竞赛也兼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课程改革的功能。职业技能竞赛绝对是一部“好经”,但现在能够把这部”经书”念好的人还为数不多,职业技能竞赛应有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只是单纯为了大赛而大赛,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工作完全隔离开来,大赛是大赛,教学是教学,完全两张皮,将大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引导教学改革的功能置于一边,选取少数优等生开小灶,完全不顾主管部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

①对政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

②师资力量欠缺;

③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全面推行教学改革的需求。如此种种,迫使职业教育陷入了精英教育的误区,仅有少数几个人受益,多数人还是在被动的接受以前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的教学。

2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2.1改进奖励办法,扩大获奖覆盖面

职业技能竞赛部分赛事只设团体赛,奖项的设置取决于参赛队伍的数量,一般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不管参赛队伍数量怎样浮动,总有40%的学校一无所获,而这些没有获奖的队伍也未必就是一无是处,某些参赛队可能在某单项比赛中成绩很突出,因此,建议大赛主办方能够改革奖励办法,增设单项奖;另外,建议增设个人参赛项目,从而扩大获奖覆盖面,激发职业院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欲望和热情,吸引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全面推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2.2加大竞赛宣传力度,提高规则透明度

职业技能竞赛从无到有、从中职到高职、从省赛到国赛,赛项日趋丰富、赛事越来越规范,规则也越来越透明。但是不可否认,事务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技能大赛兴起之初某些赛事规则并不像现在这样规范和透明,因为曾经的不规范、不透明已经造成了人们对职业技能竞赛的误解或偏见,部分学校已经没兴趣去了解相关赛事的发展和动向,为什么呢?因为失望了,心凉了,也不想参赛了,所以不会主动去打探相关信息。即便是现在已经相当公开透明了,但这些学校也无从获取这些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要求主办方和承办方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赛规则的制定、各赋分点的确定都是与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都是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也正是通过规则来体现的,如果比赛规则只掌握在东道主队或部分参赛队伍手里,那岂不失去了职业技能竞赛应有的意义,因此,即便是东道主队已经做得相当透明了,即便是非常公正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大赛承办方仍然有责任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赛事的宣传和对竞赛规则的宣传。

2.3省赛与国赛接轨

省级比赛与国赛力求全面接轨,所谓“全面”应包括软硬两个方面。软的主要指赛项设置、比赛规则和赋分标准,硬的主要指比赛所需的硬件设备。以某省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为例,与国赛相比,就少了汽车电子基本技能部分的内容;另外,硬件上也有差异,省赛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子项目使用的是帕萨特1.8T发动机实验台,而在国赛上则使用的是迈腾整车,这样的设置势必会给参赛学校的硬件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4将竞赛与领导班子考核挂钩

没有学院领导的支持很难想象怎样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训练和参赛必定落空,归根结底,必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发展。若要引起领导班子的重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竞赛与领导班子考核挂钩,不仅要有获奖等级的考量,还要有数量、专业覆盖面的考量,从而避免非优势专业被边缘化,防止专业发展步入强者更强、非优势专业日渐衰弱的恶性轨道。

2.5引入参赛资格竞争机制

学校领导的支持不等于无条件的资助所有专业随意去参赛,这样可以防止资源浪费,引入竞赛参赛资格竞争机制是有必要的。被限制参赛的项目也不是永被打入冷宫,可以借鉴中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例如,某校有20个专业与省级赛事可以对接,那么80%(16个)专业列入一级专业,20%(4个)列入二级专业,但一级专业每年都会有10%(2个)降级到二级专业,同样二级专业每年也都有2个升级到一级专业,通过引入这样的竞赛竞争机制激励强者,鞭策弱者,也可防止不作为的自甘堕落者浪费有限的经费和资源。

2.6健全竞赛机制,竞赛与专业评估挂钩

教育主管部门引导职业院校建立健全竞赛机制,完善“校、省、国”三级竞赛机制,在专业评估中尤其要重视校级赛事的组织与落实,杜绝少数同学开小灶,使得职业技能竞赛成为一项名副其实的普惠式的赛事,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分享职教成果;通过举办校级比赛真正促进教学改革,切实发挥大赛对教学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使得“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再停留在口头上,通过校级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赛事;通过各级比赛,锻炼教师队伍,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进,必将对职业技能竞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应有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如何具体判断导热油泄漏的设备 下一篇:盲目提升免疫力反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