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20 03:19:35

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研究

摘要:互联网促进了创新主体由企业、组织等向用户转移。用户参与的微创新改善了消费者体验、丰富了企业创新机制。文章综述了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指出近期研究的若干内容和方向,以推动其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微创新;互联网企业;机制设计

一、 引言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创新的主体,从企业创新为主,到消费者主动参与创新。这使得很多创新不是来自企业,而是来自用户的体验。以前用户购买商品更多是一种被动选择,没有主动权,可是随着互联网及社区的出现,用户的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已进入以用户体验驱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

推动科技创新已经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传统的创新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市场激烈的竞争,也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网络社区的微创新平台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的研究,将为企业进行开放式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企业更有效的推进创新。

在Web2.0时代,以互动为特性的互联网,网民的声音越来越重要,用户创造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微创新平台,是集大众智慧的,是企业挖掘大众智慧推进创新的重要平台。然而,目前我国微创新平台的发展时间较短,其商业模式及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因而,本文的研究将可以有效的推动微创新的发展及完善,使得微创新平台成为更专业更有效推进创新的平台,使得消费者的智慧得到最大化的应用。

企业传统的创新模式,即封闭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开放是目前企业传统的创新模式,即封闭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开放是目前企 业传统的创新模式,即封闭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开放是目前业创新的主题,即将外部资源内化在过程中整合也包含来消费者的创意。

随着经济全球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社会信息生产方式的碎片化,网络社区和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用户创造内容引致的海量数据逐渐呈现,使企业面临着的创新模式单一化、效率偏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时滞性等瓶颈问题日益浮出水面。

因此Hippel基于创新者与之间的联系将模式细分为用户、制造商和供应三种于创新者与之间的联系将模式细分为用户、制造商和供应三种类型,并指出用户在创新项目中承担了发明者或合作开的角色,提出“用户是创新者”的革命性观点。诸多企业据此纷开始对传统创新模式进行反思,并意识到在产品生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社会化新及公众参与的趋势日渐明显,即通过与网民群体的密切互动主引导自觉愿地参其业务流程、产品 明显,即通过与网民群体的密切互动主引导自觉愿地参其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关键业务环节,并根据其与大规模网民群体之间的协同互动和反馈机制完成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等工作,与此相应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创新合作模式――微创新服务应运而生。

“微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出现在企业实践中。苹果电脑前CEO乔布斯第一个提出来“微创新”的概念――“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而苹果电脑公司通过应用这种创新模式,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经典产品。类似的微创新例子还有很多,如腾讯、360公司基于其软件平台的创新等。

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微创新”的了解和研究才刚刚开始,用户参与创新仍存在被动性,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得消费者主动引领微创新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命题。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从理论上,继承现有用户参与创新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填补了对微创新这种新型模式的研究空白。从实践上,有利于企业有效地生成的大量用户内容,集成用户需求信息和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从文献综述视角出发,梳理微创新研究现状及趋势,为技术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微创新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侧重内涵、模式与外系等定性表述层次的研究,定量成果相对匮乏。微创新作为聚集大智慧平台,不少实例已经佐证了其价值之所在。针对微创新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创新民主化理论、行为动机理论等角度,指出微创新是企业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及在生产成本和交易之间平衡而不能解释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微创新平台发展、什么是影响用户参与关键因素、如何更有利网络平台推动企业创新等深入性的问题, 在现有阶段鲜学者对此做出相关定量研究网络平台推动企业创新等深入性的问题。有关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UGC用户知识共享和用户参与创新两个方面。

1. UGC用户知识共享。针对虚拟社区、在线学习社区、维基百科、博客、视频、开源软件以及社会化标注等不同类型平台,学者们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共享知识的动因,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学者们基于多种研究视角,分析了用户的参与行为,因此得到的结论差异较大。

此外,针对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设计,也有一些研究成果。Ren等(2013)针对在线学习社区中UGC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构建了基于用户一社区两个模块的自适应激励机制,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以提高用户的共享积极性并控制UGC的质量问题。Kinnaird等(2013)采用调研等方法,考察开源软件项目中用户参与创作的动机,发现在线声誉积累、自我实现意识以及用户的人生观对于用户行为的影响力。Hummel等(2004)采用建构原则和社会交换理论,设计相关的激励机制,针对在线学习社区中用户主动参与程度,通过虚拟货币、奖励系统等进行实验研究。Abouzahra等(2014)提倡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融入在线学习社区共享动机的研究中去,通过调研和仿真等方法,提出了影响UGC的相关动因,并初步分析其激励机制和框架。Edward(2014)基于在线用户角色的思想,通过调研和访谈方法,考察了开源软件开发中用户的动机和激励。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UGC用户参与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但如何吸收并运用于Web2.0中用户参与微创新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 用户参与创新。针对用户参与创新的动因,已有的大量研究发现,用户对进行创新带来收益的期望会影响用户进行创新,并且这一影响是非常重要的(Joep et al.,2011)。此外,个性化需求也是重要动因。发现,拥有个性化需求的企业,其用户常常能够通过自己创新改善自己的境遇(Christoph, Eric,2014)。

结合运动器械行业、便利店软件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行业的案例研究,通过对用户参与微创新现象的实证分析,学者们总结了用户参与创新的条件,如Ogawa(2013)认为创新带来的潜在利益以及信息粘性决定了用户参与创新的行为及积极性;黄阳华和吕铁(2013)针对国内用户创新进行过深入的实证研究,发现驱动用户创新的条件有三个:用户有需求、用户有能力、制造商“供给不足”。其中需求是拉动用户创新的根本原因。

基于用户参与创新条件的梳理,学界归纳了用户创新行为的动力因素,如Scott和Peter(2011)的四元素结构(领先用户身份、内部激励和条件、外部资源、产品的可改动性);Johan(2011)的三元素层次(动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其中动机因素包括问题驱动(面临新的需求或对产品不满)和内在驱动(参与创新的乐趣或者把创新当作嗜好);而能力因素包括特殊的产品使用经验、技术能力(如拥有科学或技术方面的背景、具有出色的编程技术);而环境因素包括拥有的科研资源、能接触到本学科的新的知识、能接触到跨学科或技术的知识;并J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为什么参与创造,发现认知需求并未对消费者创造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独特性的产品需求和独特性的体验需求分别对消费者创造意愿产生显著影响(Johan et al.,2011)。

综上所述,尽管经过众多实践管理者及其研究学者多年的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及理论成果。上述有关用户参与创新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微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参与微创新行为,相关研究较少。目前相关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以下研究局限:

第一,对网络社区微创新创新模式的支撑理论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众多业界管理者及学术界研究者们从商业变革视角、大众委托契约视角以及民主化创新视角,对微创新及其对应的创新模式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形式进行了分析。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探讨支撑微创新创新模式理论基础的文献或研究成果仍较为鲜见,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加深对于这种新型创新工具的认识,并通过经验总结来提高微创新创新的效率,这样的实践过程将会漫长而曲折,因而急需补充如何提高基于互联网微创新机制推动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理论。

第二,对微创新创新平台的分类标准及框架模型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兴起了众多网络平台,而企业借助这些平台实现其创新需求。而纷繁复杂的众多网络平台中,探索出统一的分类标准及模型框架,将有助于企业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微创新平台任务,提升其创新效率。此外,微创新平台分类及框架模型的统一,将有助于研究微创新参与者的特征,对微创新参与者更加精准定位。

第三,对微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的参与度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微创新是集接包方、发包方、微创新平台三位一体,微创新创新系统的活跃度取决于接包方及发包方的参与度,对影响接包方、发包方参与创新的关键因素的挖掘将有助于微创新平台的完善,并提升创新活力,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影响消费者参与微创新的关键因素。

三、 总结

针对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基于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视角,通过理论推演整合以及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企业微创新中用户参与的行为模式与规律,归纳其内在机理和演变模式,并进一步做好以下研究内容:

(1)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行为模式研究。通过网络爬虫等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大样本容量的数据采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户拓扑结构,识别领先用户与关键用户,探究用户参与的行为模式和规律;解析关键用户参与行为的模式演变规律,为定位激励策略的目标群体做准备。

(2)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动因模型构建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理论,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归纳用户参与为创新的人因要素,构建概念模型;建立实证模型并验证相关假设的显著性情况。

(3)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激励机制设计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模拟用户参与微创新的环境,建立用户参与微创新的动因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参与微创新的因素与机理,为企业引导用户参与微创新,设计激励机制。

(4)网络社区微创新平台的分类及框架模型的构建,以研究何种网络平台更加科学合理。

(5)网络社区微创新创新模式及参与者的特征研究,以明确网络社区微创新创新模式与传统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所具有的优势。

(6)网络社区微创新创新任务参与者参与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参与者即接包方和发包方,以UTAUT 理论为基础,从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群影响、配合情况四个维度,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接包方的动因心理需求、激励机制、新知习得性与社交愿景,及发包方发包动因利用大众智慧、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技术进步和专门知识、激励生产者参与、提高适应个性化需求灵活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产品质量、利用大众传播,从这些维度设计问题项,且各个问题项有现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常亚平,刘兴菊,阎俊等.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之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4):86-96.

[2] Zeynep E.Georg V.K.Seonwoo K.Knowledge Sharing in an Online Community of Volunteers: The Role of Community Munificence[J].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2012,9(4):213-227.

[3] Cat K.Janet M.Lynette R.,et al.Experienc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Online as a Community Narrative[J].Australian Journal of Indigenous Education,2012,41(1):47-59.

[4] Ren, Y.Harper, F.H.et al.Building member attachment in online communities: Applying theori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bonds[J].MIS Quarterly,2012,36(3):841-864.

[5] Oztok, M.Tacit knowledge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identity, and social capital[J].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2013,22(1),12-34.

[6] Havakhor T.,Sabherwal R.Knowledge Sharing in Peer-to-Peer Online Communities: The Effects of Recommendation Agent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A].Proceedings of 4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2014:7-10,3553-3562.

[7] 黄阳华,吕铁.市场需求与新兴产业演进――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分析与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3):55-62.

[8] Johan J.Consumer eco-innovation adoption: assessing attitudinal factors and perceive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1,20(3):192-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Web2.0中用户参与微创新的行为、动因及激励机制研究”(项目号:13YJC630250);201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动力效应”(项目号:11JGB092);2013年度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作者简介:朱艳春(1979-),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微创新;张巍(1976-),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何毅(1984-),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成长。

收稿日期:2015-05-22。

上一篇:欧洲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总经理持股、信息披露质量与战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