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类杂志面面观

时间:2022-10-20 03:18:58

理财类杂志面面观

来自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调查显示,在过去的6年中,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18%,预计200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70亿美元,而今后的年增长率仍将高达10%至20%。

这些资金都在积极地寻找各种各样的投资渠道,储蓄、债券、股票、基金,期货,黄金等等,理财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和需求。而对于一般的城市居民,什么是理财?理财有哪些方式?如何理财收益能最大化?这些理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又在困扰着他们,这种情况下,理财类媒体就应运而生,通过各种形式满足人们的理财要求。

理财类杂志作为财经类杂志的一个分支,随着普通百姓对自身财富的日益关注,将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而且目前进人壁垒相对较小。但是,无论从理财行业本身、还是从现有该类期刊的现实状况来看,当前理财类杂志还不会出现“井喷”式的成长,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要做好杂志,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内容的主旨应该放在“培育理财市场”这个基点上。

理财类杂志现状

其中《理财周刊》创刊时间较早,立足理财意识浓厚的上海,创刊以来发展都比较稳定,现在北京的发展尤其迅猛。《私人理财》出自名门,有着良好的发展平台,创刊3年多,在华南地区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定,反响不错,《钱经》杂志,由华商传媒集团打造,创刊伊始就移师北京,力图稳站华北市场。上述三大理财类杂志是众多理财类杂志中的代表。

可以说,财经类杂志的白热化之战。已经烧到了个人理财领域。

理财类杂志的广告市场

我们以理财类杂志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财周刊》为例,《理财周刊》金融保险行业的广告刊登额占2006年广告刊登总额的近20%,作为财经类定位准确的媒体,对于行业广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理财与消费、生活的紧密结合,也是各类广告商乐于投放广告的原因,《理财周刊》排名前五的非金融保险广告行业分别是通讯、食品饮料、房地产和服装服饰。

而且,随着理财观念的深入人心,具有理财思维和观念群体的扩张,理财类媒体的广告市场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从广告收入的行业结构看,将会逐步改变目前金融保险行业一枝独秀的局面。

《理财周刊》的广告与内容和读者定位紧密结合,重视形象包装和推广。在创刊初期投入500多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活动,提出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广告语,并制作了电视广告、车身广告和高架路上的广告牌。为突出品牌效应,坚持不刊登封面广告和广告不降价的原则。

主要广告客户有:

金融保险类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

安联大众保险、友邦保险,中宏保险、恒康天安,金盛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海康保险、新华寿险、太平保险等。

国泰君安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国信证券、北京证券、飞虎证券、东方上证、传讯王、新汇通、钱龙、赢时通等。

不动产类

金丰易居、策源房产、联洋房产、永新花苑、世纪花园,上城、国际丽都城,东方海外、海琪园、余山银湖别墅、汤臣高尔夫别墅、绿洲长岛花园、水清木华、丽水华亭,耀江花园、大唐盛世花园、世福会、丽水华庭、虹桥乐庭、国际金融家等。

高档消费品类

西门子、阿尔卡特,迪比特、科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上海电信、中国联通等。 联想电脑、名人PDA、神州数码、夏普复印机、SVA上广电、飞利浦电器、松下数码、先锋DVD、豪申空调等。

大众汽车、上海通用汽车、中华汽车,宝马汽车、海南马自达、奥迪汽车、福特汽车等。

汉莎航空、瑞士航空、泰国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土耳其航空,上海航空,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携程网等。

哈根达斯冰淇淋、夏朵葡萄酒、上海烟草、天梭表、卡纷表、波尔表,昂立保健品系列等。

厘清理财类杂志的目标读者

一直以来,理财类杂志的目标读者锁定的都是城市白领精英群体,可实际情况是,越高端的群体,他们的信息渠道越多,他们并不完全靠媒体的介绍,朋友间的信息交流反而是他们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而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社会渠道少,报刊、网络反而是他们了解相关信息的主要选择。

杂志需要读者,但是对于读者的定位不能根据我们的想象去确定,而要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去确定。现在门户网站纷纷设置了理财频道,他们所覆盖的群体相当广泛,这也是门户网站能够赢得读者关注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理财类杂志,一定要做到广泛覆盖,放下自己的身段,真正为广大百姓服务,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理财群体的主体。

市场进入的可能性及趋势

理财类杂志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环境相对宽松。我们将理财类杂志的竞争环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专业的理财类杂志,杂志名称带有理财字样,理财内容是核心,二是广义的财经类杂志,它们大都把理财作为重要栏目;三是综合类报刊的理财栏目,如果理财市场发展得好,它们有衍生出理财专业报刊的可能。

第一个层次是我们考察竞争环境的重点。该类杂志目前国内主要有《私人理财》、《钱经》、《新理财》、《理财周刊》与《理财周刊月末版》。

《理财周刊》和《理财周刊月末版》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针对家庭个人投资理财的实用型专业杂志。重点面向资产20万元以上的城市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城市个人。《理财周刊》以上海为中心,面向江苏、浙江发行。《理财周刊月末版》面向全国发行。《理财周刊》2001年1月创刊,《理财周刊月末版》2002年4月创刊。这两种杂志的内容涵盖金融产品和其他的消费内容。

《新理财》由财政部主管,财政经济出版社、珠算协会、会计学会主办。2003年1月创刊,分企业版和珠算版2类。读者定位于现代企业的财务主管,是一本理财类专业杂志。内容专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大众理财顾问》的定位不同。

我国理财类杂志创刊都不长,刊龄不超过6年,都处于起步阶段。从作为期刊主要经营收入的广告来看,《理财周刊》和《理财周刊月末版》的广告版面不超过10%,《新理财》更少,不超过5%,经营效果目前均不理想,现在介入该类期刊,竞争对手不会对新刊造成压力。

关心理财的人群都是收入较高的阶层。金融机构实施理财业务的对象收入更高,杂志的读者对象因为涵盖了想了解理财知识但没有付诸操作的人群,数量会大一些。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在2005年曾对京、津、沪、穗四个城市进行了一次专项问卷调查,68%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5%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但是上述调查的抽样选定于4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比例的适用性在扩展时就应该谨慎。

美国的个人理财杂志主要有4个,分别是《Smartmoney》、《Money》、《Kiplingers》和《Worth》。这4本杂志定位基本相似,都是以个人理财为主体,区别仅在于对理财内容的数量安排不一样。除了个人理财内容外,4种杂志都还包括商务、生活方式、技术应用、汽车、旅游及其他方面的内容。个人理财内容的比例维持在37%-65%不等。

《理财周刊》是国内面向非专业人士的理财类杂志,其内容除了股票、证券、基金等理财内容外,集藏、不动产,实业、求职、车市以及消费等方面都有涉及。

我们分析,作为一本针对家庭或者普通个人的理财类期刊,不能脱离杂志的消遣功能,在人们学习理财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了解与“生活”有关的其他知识,不能办成一本理财专业教科书。当然,其他内容与“理财”相关度大一些为好。但美国的理财杂志涉及到的健康话题、旅游话题、电脑软件知识话题,有些与理财的相关度很小,需要引起我们的思索。

美国的著名杂志,是中国同类杂志发展的标杆。同样,《Money》也是中国理财类杂志未来的发展目标。美国时代集团下的个人投资理财杂志《Money》发行量远远超过另外两本知名度更大的财经杂志――《Fortune》(《财富》)和《Forbcs》(《福布斯》),中国的《Money》何时才能出现?又会花落谁家呢?

上一篇:理财媒体,能给读者一张什么样的网 下一篇:网站、电视、综合类报纸理财板块样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