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汉语

时间:2022-10-20 02:20:29

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汉语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要自求发展,走向现代化,而民族之间的横向联系必须以一种互相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我们只有学好汉语文,才能适应即将来到的民族大融合时代。 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学习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运用; 汉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要自求发展,走向现代化,而民族之间的横向联系必须以一种互相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我们只有学好汉语文,才能适应即将来到的民族大融合时代。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掌握这种工具来发展社会。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才竞争的今天,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学习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因此,学生学习汉语不能“为学而学”教师教授汉语也不能“为教而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致不是很高,成绩也不很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感受不到外面大世界、大时代气息;二是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民族之间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自我意识和共同心理状态,存在着一种潜在的排他性;三是民族母语习惯对他们学习汉语文的干扰造成的困难,也打击了他们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要调动他们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要帮助他们改变观念,培养大世界、大时代、大融合的意识。二 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那么如何让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呢?下面谈一谈自己在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的一些体验。

一、上汉语口语课时,应充分利用这门课的特点,切实做到“精讲多练”,注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学生学习汉语时,大多数学生不会听课,没有主动认知教师讲授的知识的习惯,学习不分主次,习惯于用学习其他科目的方法来学习汉语,如上课记笔记,下课背课文、做习题等对母语的依赖过多。

2、每学完一课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过的短文或对话。这样做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慢慢会意识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该象电脑一样不仅能输进,还要能输出。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复述情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将一些学生没有理解透的词语或句型再次讲解,以便加深记忆。这样,在学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一定的压力,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3、利用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可以根据本科内容提出一些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定时间后,每一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讲述讨论结果。例如,在上由金老师编码写的会话教材第三册《爱好》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有人说爱好越广泛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多方面的才能;有些人说,爱好应该少而精,这样既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又可以有一技之长。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 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课堂讨论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慢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民族学生应把“模仿”当作“听说”能力提高过程中借助的一种手段。

汉语属于孤立语,它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内部词序的颠倒和介词的运用上,模仿起来比较容易,被模仿的语句在使用时可准确地表达语义,模仿无论是长期或短期都比较容易见效。如果有“模仿”的辅助,就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速度及其表达的准确性。

二、在课外,利用一切机会,他们使用汉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汉语学科作为双语教学的必不可少的语言支撑也越来越被重视。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汉语能力是目前制约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汉语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质量。

1、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综合运用汉语能力的挺高应有两个战场,一是课上,二是课下。课上课下学习要紧密结合,想和配合。语言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课本上的知识,一般来说,都是常见或规范的语言,句型对话都不很复杂。这是静态的语言,但课下就不同了,课上学会的语言有时课下不会使用,而且无法表达语义。如:有一名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她肚子疼,我把她带到医院,医生询问她的病情,因为她表达不清,医生误给她做了一次妇检。我们学校门口有101车站,每次车一到站,售票员就喊:“101有座位,空车空车。”可从不喊:“一百零一空车。”在车站这样喊,很顺尔,如果再别处喊,那语义就不同了。因此在讲授汉语教材中应根据需要进行取舍。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我给少数民族学生上汉语口语课的同时,又带班主任工作。当开班会时,我要求班干部主持会议时用汉语,同学们提建议也用汉语,刚开始他们在表达上有困难,甚至说不出而冷场,但慢慢的他们就习惯了。

3、学生在写病假条,打欠条时,我都要求他们用汉语写。如果每年要选特困生,三好生奖学金等时,也同样要求他们用汉语写申请。有时学生找我谈话我也要求他们用汉语对话。

4、为了增加他们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我院给少数民族学生订了《乌市晨报》、《新晨》等。不时鼓励他们跟同年级维语言班的学生互相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汉语,也有助于他们的视野。

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工作。 对学习语言来说,如何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掌握汉语的语言知识并不是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途径和手段,我们最终要学会的是如何运用语言去交际,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

上一篇:理工科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一个拖拉作业孩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