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性省思

时间:2022-10-20 01:49:03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性省思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展开之中,也体现在该种教育思想的理论阐述之中。而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想的模糊性、多元性和自发性,不仅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上的冲突,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教学本质、教学范式、教学思维和教学路径等诸多实践层面的困境。问题的根本消解需要回到教学原点,从理论体系、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三重维度入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立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转换和提升。

[关键词]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23-04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绝大部分青年学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然而,在大学生当中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仰多元、信仰动摇、信仰缺失甚至信仰错误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略信仰教育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而盲目施教是其内在的原因。因此,从学科的视角把握信仰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不仅关涉自身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对年轻一代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对未来社会的制度建构、文化选择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多重困境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是一个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未来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实际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通过对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的考察,我们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高校各种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信仰教育教学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原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长期处于诸多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当中,而且这些矛盾和冲突一直隐存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改革之深层。正是这些深层的隐性的矛盾遮蔽了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识和探究,并间接导致了许多问题。

(一)信仰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作为一门科学,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作为一种信仰,它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敬仰和追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信仰性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和信仰教育双重统一,二者不可缺失。其中科学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信仰教育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方向。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科学教育轻信仰教育甚至去信仰教育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有三:其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念不清晰。由于政策层面定位较模糊,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明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致使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然处于混沌、杂乱和自发的状态;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高校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学科理论立论基础,不仅鲜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哲学元理论研究,甚至连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等都极其模糊,个别思政教师甚至将信仰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教育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思维方式等方面,或者以其他学科为依托,或者进行学科混杂,致使本学科研究中心不突出,概念不规范,边界不明显。许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师缺乏本学科发展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简单地移植其他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体系不明朗。根据最新的“05”教学方案,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体系被切割和划分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这种切割和划分虽然有一定的逻辑依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的重要属性。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受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水平、研究方向和所授课程甚至学生好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真正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核心目标并努力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多。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由于四门课程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缺乏对这种被切割和划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系统归纳,缺乏信仰层面的理论提升,大学生在接受了一系列不得不完成的“学分任务”后,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和认识始终模糊不清,个别大学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

(二)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范式问题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扬社会主旋律,通过直接的、有意识的和外显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使其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并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客观地讲,这种教育范式目标明确、效率显著,被绝大多数研究者和思政教师所接受,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理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单纯的显性教育日益凸显其先天缺陷和固有弊端,学界在反思其过于强调灌输等局限性之后,提出了全新的“潜隐性、渗透性和非预设性”隐性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教育范式由显性向隐性的转化,实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应该说,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化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找到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然而,当前理论界仍然缺乏关于隐性信仰教育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策略,也缺少对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隐性信仰教育思想发展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理念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非预设性的信仰教育如何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目标?隐性的信仰教育是否真的“隐性”,会不会被个别大学生反感和抵触?等等。事实上,这些现实困境客观上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左右为难,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范式的混乱和迷茫。

(三)具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维方式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是由一系列符合逻辑规则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等组成的理论系统,有着极其严格的演绎关系,因而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用纯理论与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的,用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然而,作为一种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其在大学生主体的精神结构中乃应属于非理性成分,通过“以理服人”的抽象思维教学难以达到“以情感人”的具象思维教学效果。换言之,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教师主体是用一种抽象思维方式解读理论的、崇高的、符号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而学生主体却是用一种具象思维方式构建具体的、世俗的、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此二者根本不相容。如果高等院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只具备概念的解读能力,那么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理解和建构也只会停留在概念、语词和符号的初级阶段,其所获得的多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理论教条,很难构建起立体、丰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思维方式上应该走出“符号化”的误区,努力探求思维方式上与大学生的无缝对接。

(四)理论灌输还是实践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路径问题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为前提。据笔者考察,大多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遵从两种路径:其一,“教育-督导”式理论灌输路径,即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督促和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经验-习染”式实践生成路径,即大学生在不受任何强制指向的作用下,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社会大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自觉构建其信仰。相对而言,后者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且更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情境性、系统性、建构性和科学性,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其内在的情感需求,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和自我升华,因而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师所认同。然而,该种路径也并非完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诸多实际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教学路径,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经验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否必须?简单地运用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各种硬件和设施,举办各种热热闹闹的实践活动能否真正有助于大学生信仰体系的构建?如何保证这些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不至于流于形式?过多的实践体验会不会导致这种信仰教育同于简单的日常生活?耗时费力的实践教学会不会出现学时的严重不足现象?等等。因此,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如何寻求超越理论灌输与实践生成的教学路径已成必然之趋,如何在价值与效率之间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保持二者之间的适度张力,解决既有效率又有价值的问题,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学科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学理基础

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科理论研究的不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少应有的学科依托与支撑。故当前理论界最迫切之需是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元理论研究,借鉴信仰学、宗教学、哲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的关照下,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文化的特征,从理论体系的结构、理论观点的阐释等方面探讨本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遵循信仰教育的客观规律,驾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以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之目的。

从内容上看,这种研究应着重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基本理论。如,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信仰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发展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发展、确立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从比较的视角,分析和民间信仰等信仰形态的现实呈现与传播方式,并深入研究国家主流信仰的生成环境和影响因素;从现实的视角,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相互关系,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时代背景和生动案例,探索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点,等等。第二,驱动模式和生成机制。借鉴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思想,重视受教育者主动性和主体意识,着力探讨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中的“教育”、“灌输”与大学生主动“学习”、“建构”对于信仰生成的区别,依据认知发展和信仰形成规律,探讨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理想信念对于信仰驱动与建构的机制和模式。第三,教学方式和路径。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人格特征,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活”特性,体现方法的实践性、途径的开放性。重点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化”实践路径。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主要研究如何建构一套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群体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如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一份试卷决定成绩高低”的路径依赖,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这个平台上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考量,探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掌握和实际践行的合理权重,通过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自身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支持。而在当前本学科理论研究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下,一种明确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化建设需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科,为本学科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高等学校应统一规划本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使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走上更加科学的轨道。如分别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第三,各教学单位应制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通过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加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工和协作,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角度、深度和侧重点。除了较系统的理论讲授之外,还应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专题讲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有效的理论整合与提升。概言之,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学单位等多方努力,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三)加强观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知识化、符号化向生活化的现代转换

在高校信仰教育过程中,通过思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性已基本形成,而其信仰情感、信仰意志和信仰行为的形成和确立,除需要加强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在反复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生活中不断强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高校应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信仰教育路径依赖,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由知识化、符号化向生活化的转变。

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是指教育者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寓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提升整体素质,并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这种教育观念,“既不能像从前的旧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只是从抽象的精神活动去理解,而应该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由于其重视大学生的主体需要,符合大学生人格特征,不仅在形式上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从而有效避免个别大学生的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而且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念,是真正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角度去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种生活化转化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教学语言贴近生活,实现信仰教育从专业语言向生活语言的转化;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实现信仰教育从抽象理论向生活叙事的转化;教学情景基于生活,实现信仰教育从课堂情景向生活情景的转化;教学方法融入生活,实现信仰教育从理论说服到实践养成的转化;教学评价体现生活,实现信仰教育由理论考试向行为考试的转化。总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应将抽象理论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大学生休戚相关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生涯规划等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信仰教育生活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出现了诸多理论层面的认识冲突和实践层面的发展困境。这既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阶段性困惑,同时也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态生成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思政教师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共同研究该学科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深入探讨其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和价值性,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软实力作贡献。

上一篇:基于“教学学术”理论的大学制度构建路径之探... 下一篇:物联网视野下大学校园精神内涵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