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体育课堂的运用

时间:2022-10-20 12:34:22

音乐在体育课堂的运用

【摘要】体育课堂的灵魂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品质、陶冶情操。因此,如何运用音乐作为体育教学媒介,为课堂创设提供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课堂变大、变新、变活,是现代体育课堂学科整合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体育课堂;音乐;运动快乐感

【Abstract】The sports classroom’s soul is needs even more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movement quick musical sense, raises their good physical training custom, forms the life-long physical training consciousness, and promotes the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level enhancement effectively earnestly with th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enhancement, causes the student in the movement skill forming process, has the interest, to form the habit, to form consciousness, the exercise quality, the tax evasion. Therefore, how to take the sports teaching medium using music, provides fills with the current relevance for the classroom establishment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stimulates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thus urges the sports classroom fill-out, changes new, changes lives, is one of modern sports classroom discipline conformity directions.

【Keywords】Sports classroom; Music; Movement quick musical sense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怎样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中练习兴趣,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独辟蹊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象的特点、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以音乐为媒介,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调节下积极参与锻炼。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增加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性及发展身体机能,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根据笔者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音乐的选择与教学教程中音乐应用的技巧,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韵律感音乐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富有魅力的音乐能给人以启迪,陶冶美的情操,使人奋进。在教学开始时应先上一堂乐理基础知识课,包括音乐欣赏、分析音乐的结构与特点。教师选择优美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听,同时讲解音乐内涵,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风格,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使学生们理解音乐的特点,丰富对音乐的感受。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音乐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2.1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是课堂学习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知识,在愉快中锻炼身体。①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②热身运动的音乐可选择100-120拍/分的迪曲,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数拍子,在数拍子时强调从强拍开始,依次进行。然后让学生把音乐和口令逐渐地融在一块儿,在学生比较习惯后,就可以过渡到心中默数。只须二节课的练习,学生就可以自觉地随音乐进行整套准备活动操的练习,从而完全用音乐去代替口令,并使学生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日积月累,学生就形成用耳听音乐用眼看示范的一种全身心运动的教学方式,也为后期学习韵律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更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声带疲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师生在动作与音乐之中相互沟通的目的。

2.2身体素质练习。音乐能使得本来没有意义或缺少活力的动作产生了新的生命力,也从而达成了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师在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之前,首要应该抓住音乐这一重要元素来激发学生们原已存在的韵律感,调动起他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传统上,为了发展学生爆发力、协调性、身体力量等素质,教师多采用规定次数及口令法,学生重复单一的动作。更有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应付了事地完成,锻炼的效果流于形式。在教授这一部分时,我选择140拍/分的迪曲,提出动作要求及时间规定,轻按PLAY键,即可在音乐中学生练习:跳绳、高抬腿、后蹬跑、摆臂、立卧撑、俯卧撑、蹲跳、挺身跳、弓步跳等各种发展腿、踝关节等辅助练习,不仅发展身体素质也提升身体耐力素质。当学生的动作与音乐融和为一体时,适时加入上肢的动作,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围墙,选择节拍150-160拍/分DJ音乐。练习方法:学生离墙60CM站立,双手撑墙壁,合着音乐节拍做快速的抬腿、送髋练习。音乐重拍时要求学生快速下压大腿。此方法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踝、腿力量,纠正短跑中存在的蹬腿无力、送髋不足及坐着跑等错误动作。通过欢快、热烈、富有节奏的音乐,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闻声而练,做而入境、欲动不止。

2.3不同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风格音乐。

2.3.1耐久跑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极点”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固然不错,人类要挑战极限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必须忍受常人所不能的痛苦。大多数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更多的是寻求愉悦、放松、自然,因此,枯燥加上"极点"带来的痛苦是影响长跑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另外一些人的特质,他们对痛苦的忍受力确实比常人低,心理上的疲劳来的更早一些,心理上的脆弱使他们在没有迎来“第二次呼吸”之前就已经丧失了跑下去的勇气。因此,我在课中选用节奏明快,催人振奋,鼓舞斗志的迪曲,学生跟节拍绕篮球场 边线跑,要求学生跑动轻快协调、步幅均匀, 仔细聆听音乐节拍,富有节奏地呼吸,合理控制跑速,同时加入各种的跳跃动作,用音乐的外衣包裹耐久跑教学的枯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练习中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发展耐力。从而达成在跑动中轻松、舒适地体验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以10分钟跑为例,对所任教班级320人(男181名,女139名)进行了实验。在每周体育课时间进行训练,共八次。要求以个人最舒适的跑速跑,必须坚持跑完10分钟。练习四周后测验,139名女生:800米优秀率为41%,及格率为98%;男生181名: 1000米优秀率为32%,及格率为96%。

2.3.2笔者上过四堂街舞课,相比于一般的有氧操,街舞的独特魅力在于自由的风格和脚步动作的迅速多变。街舞动作中非常重视身体与步法的节奏变化,并增加了许多手臂组合,在随意、松弛的动作感觉外,更强调动作的韵律感与爆发。音乐特征除了较强的低音效果,更以切分的大量使用为标志,不少动作在音乐的弱拍上完成(一拍两动)。在身体姿态方面,想跳好街舞就必须做到全身尽量放松,时刻将双膝保持在弯曲的弹性状态。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到教师所教授的基本动作外,适应HIP-HOP突出的运动节奏所需要的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切换技术,以及协调控制小关节的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喜爱在头部、手臂等部位做一些的简单变化,进行再创造。尽情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张扬学生个性。

2.3.3在韵律操教学中选择了节奏明显、结构完整的成套动作的音乐,此音乐具有较强感染力且格调健康并具有时代特点。根据音乐节拍的不同、音乐节奏的快慢、音乐强弱的要求和旋律的变化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韵律操练习,用鲜明、奔放、强劲音乐的刺激,使学生牢固地记忆动作顺序、掌握动作,在举手投足之中表现出动作的力度、美感和活力,达到动作和音乐之间自然、和谐、统一。

2.3.4身心恢复。在此阶段我选用抒情的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例如《兰色的多瑙河》、《春江花月夜》、《梁祝》等经典曲子。在优扬的音乐旋律中伸展肢体、缓慢的呼吸,从而达到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疲劳得以消除,为下一堂文化课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如何加工与编辑音乐音乐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自然成为教师备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多数迪曲每首时间在3~5分钟,而通常在体育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至少选择准备4-5首乐曲。目前在大多数的音像店都能买到串烧的迪斯科音乐磁带或CD盘,使用这种串烧迪曲进行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练习时,就避免了使用单曲音乐的中断和停顿,从而也就避免了对整个练习的节奏和气氛的影响。我的做法是:在第一堂音乐欣赏课中发动全班同学,由他们推荐和提供自己喜爱的迪曲或流行歌曲来做为课堂练习的伴奏音乐,将收集来的曲子进行筛选,重新录制一遍,放在同一个磁带或光盘上,便于教学使用。如有必要的话,上网下载GOLDWAVE软件,把不同乐曲串连在一起,并通过工具栏改变音乐节奏,此操作简捷、快速。我选用的音乐全是学生提供的,这样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好。

4小结音乐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作用于人的听觉,沁入人的心灵,激起人的情感共鸣。体育教学中辅以音乐为媒介,使学生浸润在充满艺术美的音响中,在律动中愉悦身心,给课堂起到了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内容上凸显个性,追求身心全面发展,获得审美体验的体育课堂才是新课程想要的真正课堂。

参考文献

[1]金逵. 乐而蹈之——健美操练习由喜欢音乐开始,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02期

上一篇:分析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塑造现代社会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