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时间:2022-10-20 10:59:55

浅谈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摘要: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硬件基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从采购、验收、计量、建档、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的全过程管理,阐述了如何管理检测实验室的设备, 使设备指标满足检测要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 , 仪器设备,管理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in test work hardware found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b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procurement, acceptance from, measuring, file, use and maintenance, scrap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and expounds how to management testing laboratory equipment, make equipment indexes meet the detection requirements, ensure the testing data of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Keywords: testing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仪器设备作为实现试验检测的技术手段,它的正确选择与装备、使用和维护,不仅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而且关系着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在我国境内的各类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认可,也对设备管理有着明确要求。在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设备”被列为9个技术要素之一, 在国家认监委编制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也将“设备”列为审核的重点,由此可见,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当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合理使用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其投资效能,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促进检测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计量、建档、使用、维护保养、和报废处理等内容。

1 仪器设备的采购

1.1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采购仪器设备要遵循工作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工作上适用指的是选购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检测任务的需求,技术上先进是指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耐用。经济上合理是指购置费用与日常运行费合理,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在选购仪器时候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级的匹配,即测量范围要覆盖被检测参数的变化范围,准确度等级应符合1/3~1/5的原则。2兼容性,所选购的仪器设备尽量与现有仪器设备兼容。3环保性,仪器设备运转以后对环境不发生污染,包括噪声和有害物质的污染。4经济性,仪器在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力求“物美价廉”。

每年年初,试验检测人员根据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需要购买或更新的设备,填写采购申请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采购申请表》交予设备管理员统一汇总整理,制定《年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经科室主任签署意见后,由实验室技术管理层审核批准。属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必要时应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特殊条件下,可向其他检测机构或科研机构走访或询问仪器设备性能、使用情况等。经批准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由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1.2 仪器设备采购的实施

设备采购人员应按申购人员填写的技术要求和交货日期,编写招标技术文件。实施采购前,应对拟选用的厂家或者供应商和仪器设备进行评价,并将通过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经批准,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一般仪器设备采购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优先考虑向《合格供应商名单》上的供货商发出招标邀请。收到各供货商的投标书后,综合比较各供应商的提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供货商的售货服务承诺、信誉度,择优选出中标供货商,与其签订订货合同。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内容中,对所订购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质量要求、采购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运输方式、验收条件和标准、付款方式和时间,以及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经双方协商,以条款方式固定下来,在经过双方确定及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加盖双方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方可生效。生效的合同,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记录执行情况。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产品质量、经费增减等情况的变动,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双方协商解决。

1.3 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验收是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仪器设备到货后,应按照合同规定条款进行验收。为确保购买的仪器设备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合,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数量点验、外观质量检查和内在质量检查。

首先应就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数量等与采购单据进行核对,同时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是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检查仪器设备、附件、配件的是否正确,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附有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如有破损、残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内在质量,重点在于仪器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功能是否正常。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验收,试运行一段时间,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对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进行现场察看和测试,看是否达到合同要求。通常还要请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机构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或者校准证书。

对于验收时发现仪器设备与合同不符合的,应要求换货或退货;对于随机资料不符或者资料不全的,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待资料补齐后重新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更换后的仪器重新调试验收,并酌情索赔。

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对于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账面和档案,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2 仪器设备的计量(量值溯源)

仪器设备的计量是仪器管理的重要部分,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是试验检测结果溯源的前提条件。量值溯源性事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的或者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量值溯源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

检定和校准是保证计量溯源性的两种形式,检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即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的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的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而校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者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值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吧,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检定和校准的差异表现在:检定具有法定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校准不具有法定性,是企业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结果需做出仪器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不判断仪器合格与否,只评定示值误差。

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实验室应编制相应的文件,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有59 项116种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根据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状况,强制检定采取以下2 种形式:①只作首次强制检定。按实施方式分为2类,第1类为首次强制检定,失准报废;第2类为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②进行周期检定,其检定周期由相应的检定规程确定。在检定有效期内,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失准,经恢复或维修后也应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对于非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实验室可自行寻求有资质的校准机构,也可送检,其管理形式可分为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周期性检定/校准、维修后的检定/校准。对于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应采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

首次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5.5条的规定,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计量检定工作,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周期性检定/校准, 是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校准。其校准周期可依校准证书的推荐周期进行,或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自行评估,制定《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检测设备特性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频率的不同会发生偏离,不可能总保持在某一个误差范围内。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由于检测设备失准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预期使用目的和设备计量特性,制定年度周期性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检测设备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2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是指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间隔内进行的技术核查,目的是为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在两次计量检定/校准周期之间, 保持着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不是所有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一般只对使用频繁的、使用或储存环境严酷或发生剧烈变化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容易漂移的、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一般可采用自校准法(用高精度核查低精度同类仪器)、多台仪器设备比对法、标准物质核查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室可针对不同仪器不同方法自行设计期间核查,并做好期间核查记录。当期间核查中发现仪器性能超出预期使用要求时,应立即停用此设备,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测/校准工作进行追溯,分析当时的数据,评估由于使用该仪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2.3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

仪器状态标识,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通常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绿色合格标识表示仪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黄色准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用;红色停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过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用。仪器状态标识要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应包含仪器管理编号、使用人、检定/校准日期,检定单位等信息。

3.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档案。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档案和使用档案两部分。

原始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论证报告、订货合同、验收记录及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出场检验单、电路图等)。

使用档案包括仪器编号、放置地点、仪器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校准检定证书、借出记录、报废处理记录等。

4仪器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授权人员操作,对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于操作比较复杂、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应进一步编制仪器设备操作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该设备的安装条件及使用环境,对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应进行详细描述。对高精度、大型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专管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非仪器使用人员不得使用。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时间,样品编号、检测项目、设备状态、气压、温湿度、使用人等信息。可以使检测数据快速溯源,随时掌握仪器的工作状况。

5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在日常使用中,由于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如零配件的正常磨损、自然侵蚀、老化等,都会改变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实验室应采用“防潮、防尘、防震”“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等“三防”“四定”的方法,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仪器设备的报废

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有替代设备时候可予以报废,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损坏又不能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仪器设备的报废由使用人提出申请,由科室主任签署意见,设备管理部门论证,如确属报废范围,则明确报废处理意见,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标上明显的标志并隔离存放,或尽快进行一次性处理。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注销记录。

结束语

作为一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如何才能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仪器设备,提高实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行水平,还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各类技术规范的要求、实验室认证或认可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让仪器设备发挥最大功能,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 陈振云,王艳娥.谈检测实验室设备配置与管理《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年01期

[3] 雷斌.实验室认可中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科技资讯》,2009 NO.16

[4] 孙丽娟.论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管理《铁道技术监督》,第38卷第2期.

[5] 广东省交通运输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六版

上一篇: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