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方言词“白”

时间:2022-10-20 09:38:33

摘 要:湖北恩施方言中,“白”的义项很多,其中表示“话语”的义项具有地方特色,有“谈白、扯白、日白、答白”等多种表达形式,语义大同小异,属于不及物动词,使用频率较高。

关键词:恩施方言 白 谈白 日白

湖北恩施方言中,“白”发音为[pε214],义项很多,主要有:①话语,如“谈白”;②字形或字音出错,如“白字先生”;③空费功夫,如“白做”;④像霜或雪的颜色,如“白头发”;⑤不付出劳动或报酬,如“白吃白喝”;⑥用白眼珠看人,以示轻视或不满,如“白了他一眼”;⑦没加什么东西,如“白开”;⑧清楚明白,如“话说白了”;⑨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光,如“大白天”。其中义项1可列为“白1”,义项2可列为“白2”,义项3至义项9可归纳为“白3”。“白1”的用法很有地方特色,有“谈白、扯白、日白、聊[li214]白”等不同说法,表义略有差异。虽然“白2”和“白3”的用法很多方言区都有,但为较完整地体现“白”在恩施方言中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功能,本文也对“白2”和“白3”略作探讨。

一、“白”的分类

(一)“白1”

1.“白1”的语义特征

“白1”表示“话语”义,作为构词语素组成“谈白、扯白、聊白、日白、答白”等词语,均有“闲聊、交谈”义,“答白”(也作“搭白”) 表义略有差异,主要指“说话”,“不答白”表示“不说话、不搭理”。“谈白、扯白、聊白、答白”都属中性词,“日白”单用时是中性词,若与“扯谎”连用,略带贬义,表示毫无根据地乱说。如:

(1)让客人进到吊脚楼堂屋里坐下,陪来客谈白。(《油茶汤》《鄂西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内部资料)》)

(2)那天,二人就等在垭口上,假装谈白。(《老三做中》同上)

(3)这詹厨师在皇帝落难时,救过皇帝的命。皇帝招他来后,经常在一起扯白。(《詹天》《鄂西民间故事集》)

(4)一天,小伙子有个朋友上门作客,两人坐着扯白。(《狗为么子爱咬猫》同上)

(5)两兄弟常常扯皮,还动手动脚的,见面都不答白。(《石家两兄弟》同上)

2.“白1”的语义来源

跟“白1”的语义比较接近的用法出现较早,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有“夫人上,白。”之类的说明,此处的“白”特指“戏曲中只说不唱的部分”。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曲宾白》中有“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的记载,后逐渐发展出“念白、说白”等双音节形式,“白1”当来源于此。现代戏剧所用的“旁白、道白、韵白、对白、独白”等词与“白1”同源,现代汉语“开场白”的“白”与“白1”同义。与此义有关的动词有“表白、辩白、坦白”等,应该是由“白1”引申而来。

“谈白”类词条就目前来看,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以成都方言收录了“日白”条,以贵阳方言收录了“日白扯谎”条。另外该词典收录有长沙方言“白”的两个义项(说明,讲述;谎话),跟“白1”表义有近似之处。文献资料及方言调查可知宜昌方言有“日白佬”的说法,四川方言也有“答白”的说法,成都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有对该类方言词的运用:“吃叶子烟时,总要递一支给他,于不要紧的话时,总要找他搭几句白。”四川民谣有《扯白歌》,可见“日白、扯白、答白”在西南官话区是通用的,“谈白、聊白”则主要在恩施方言中使用。

3.“白1”的语法定位

“白1”一般不能单独使用,组词时系名词性语素,常与谓词性语素组成动宾式合成词,如“谈白、扯白、日白”等,还可扩展为“谈散白、扯闲白”等形式。这些词处于离合状态时,“白1”可视为一个词,如“谈了一歇白、扯起白来”。

4.“白1”的分布特征

1)“白1”组成的词语都属于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不能重叠,也不受程度副词修饰。除了“日白”可与近义动词组成“日白扯谎、日白谈经”词组位于句末外,其余词一般直接用在句末。

(6)(他)也不在意,还是像往年那样和他们日白谈经。(《萝卜状元》同上)

“白1”词群均可在主谓句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一般有状语作为辅助成分,对举时可以没有状语,如“甲谈白,乙也谈白,丙不合群,懒得谈白。”

(7)a.他们几个人在(假装/经常/高高兴兴地)谈白。﹡他们几个人谈白。

b.他们整天在谈白/他们谈哒一整天白。﹡他们谈白一整天。

上例中加“﹡”者为错误用法,例(7)a必须有状语,或表时间、或表频率、或表情态,均应在“谈白”前加修饰语,其他“白1”词族也是如此。另外,均不能带补语,表达动作持续的时段以加状语或离合形式完成,如例(7)b。

“白1”词群也可加语气词形成非主谓句,但受到限制,只能出现在祈使句或感叹句中。如:

(8)a.扯白哟!日白哟!

b.答白唦!答句白嘛!

上例前者为感叹句,表示揣测或不敢相信对方言辞,仅有这两词可以进入此格式。后者为祈使句,表示请求对方做出言语回应,一般只有“答白”有这种用法。

2)“白1”词群常有离合式用法,属于离合词。如

(9)老人家一看,是两个算命先生,就和他们扯起白来。(《生娃娃放鞭炮》同上)

(10)媒婆说哒半天,他没答一句白。①

(11)他两个谈哒一歇白就各人走哒。

3)能否进入“有没得白V”或“有白V没得”格式

“谈白、聊白、扯白”都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答白、日白”没有这种用法。如:

(12)这两个人有白谈没得(这两人彼此有没有话说,能不能沟通)。

4)“白1”词群的组词功能

“白1”词群中,“日白”的组词能力最强,可作为限定性语素组成偏正式合成词“日白佬”,表示善于讲故事、吹牛或者说谎成瘾的人。类似组合还有“好吃佬、酒醉佬”等,口语表达中偶见“扯白佬”用例,另外几个词无此功能。同时,“日白”可与“扯谎”等组成并列式合成词,如“日白扯谎、日白上经”等。

5.“白1”的语用功能

前文已提及,“白1”一般是不单独使用的,它总是作为“谈白”类词条的一部分出现在人们的言语活动里。在恩施方言中,“谈白”既体现为一种言语形式又是一种交际行为。碰面“谈个白”类似于寒暄,是相互打招呼的常见方式,亲朋相聚“聊白”是了解近况、增进感情的沟通方式,闲暇时“扯白”是一种休闲方式,“扯白”还与“讲古”一词紧密相连,是土家山寨口承文学代代相传的主要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谈白”是恩施人的生活方式,该词在恩施方言中属于高频词之一。

6.“白1”的民俗功能

“白1”所组成的“谈白”类词条不仅仅代表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民俗行为的反映。在恩施各地,熟人见面不管什么情况都得“谈几句白”,田间地头,乡村公路,随时可见停下手中的活谈白的人。若见面不谈白,会被乡民认为是十分另类的人,是极不礼貌的表现。正因如此,乡村公路常见行驶在路上的司机见到熟人后踩住刹车,谈几句无关紧要的闲白,任凭后面司机催促也要把话说完才走。

(二)“白2”

“白2”指字形或字音出错,常与“字”组成偏正式合成词。如:

(13)从前,有个县官是拿银子买的官做,他光认白字。(《白字县官》同上)

(三)“白3”

“白3”义项众多,在恩施方言中至少有7种含义。即前文所列的义项3至义项9。义项3和义项5属于副词,义项4、7、8、9属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义项6属于动词。主要用例如下:

(14)只有娃儿他妈哟,你早不念迟不念,刚刚在这时候念,害我白背了一回。(《打喷嚏》《鄂西民间故事集》)

(15)有三弟兄,老幺爱吃白食,两个哥哥硬搞伤神哒。(《吃白食的老幺》同上)

(16)有个县官,做尽了坏事还要表明自己清白,就在衙门上写了两句话:爱民如子,执法如山。(《添字》同上)

(17)田成美家没有喂猫子,老鼠子白日昼夜像赶场。(《该我一万一》同上)

(18)牙齿白白白如霜,嘴唇薄薄纸一张。(《羞过所有妹姑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谣集》)

(19)分家的时候一闹,硬是叫人把他看白哒。

(20)看他两手空空回来,媳妇儿白哒他一眼,没做声。

二、“白”的组合能力

“白”除了单用以外,常常作为构词语素组成新词。

(一)“白”构词情况一览表

“白1”“ 白2”均可作为构词语素,“白3”在表示“空费工夫”义时独立成词,义项5既有独立成词的情况(如“白吃白喝”),又有作语素的情况(如“吃白食”),作其他义项用时系构词语素。如下表:

(二)含“白”的专有名词

恩施方言中还有一部分含“白”字的词语,属于专有名词的一部分,跟本文探讨的“白1”“ 白2”和“白3”均不相同。如下表:

三、结语

本文所探讨的方言语词“白”可分三类,其中“白2”和“白3”的用法较普遍,大多数方言区均有此用法。“白1”的使用区域小得多,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用于西南官话区,尤其通行于鄂西方言片(单就“日白”词条的代表性而言)。限于作者的水平和调查范围的局限,对其余方言区有无包含“白1”的词条,还不能妄下结论。

另外,本文所列恩施方言中“白”的用法,并非穷尽式的探讨,只是分析了其中较为常见的用法,对“白”做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描写还需进一步努力。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江流域民俗语言研究”[2012Y008]的成果之一。)

注 释:

①本文未注明出处的例句系作者根据方言表述习惯自创。

参考文献:

[1]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鄂西民间故事集[M].北

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3]朱建颂.方言与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开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谣集[M].武汉: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6.

[5]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鄂西谚语集[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6]黄永林,程秀莉.从“日白佬”到“民间故事家”——访农民故

事家刘德方[J].民俗研究,2001,(4).

(江佳慧 湖北恩施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445000)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探讨 下一篇:有关普通话声调的若干命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