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时间:2022-08-25 06:41:45

摘 要:亲属称谓词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特色的类别之一。本文从“长辈、平辈、晚辈、其他”四个方面归纳了松滋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并分析了其特点。

关键词:松滋方言 亲属称谓词 特点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在方言分区上,松滋属于西南官话区。松滋语言有南北之分,其最大的区别是北部没有入声,而南部保留了入声。本文所记载的是松滋南部水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松滋水方言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p]、[p?]、[m]、[f]、[t]、[t?]、[l]、[k]、[k?]、[x]、[?]、[??]、[?]、[?]、[??]、[s]、[?]。韵母有34个:[i]、[u]、[y]、[?]、[?]、[a]、[ia]、[ua]、[o]、[io]、[?]、[i?]、[y?]、[ai]、[uai]、[ei]、[uei]、[au]、[iau]、[?u]、[i?u]、[an]、[ian]、[uan]、[yan]、[?n]、[in]、[u?n]、[yn]、[a?]、[ia?]、[ua?]、[u??]、[y?]。松滋水方言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有入声调,其声调有5个调类,分别是:阴平(35)、阳平(213)、上声(31)、去声(44)、入声(55)。[1]

一、松滋方言亲属称谓词举隅

松滋方言亲属称谓词分为长辈、平辈、晚辈、其他四类列出,每一条按照普通话、松滋水方言词语、松滋水方言读音的顺序排列。补充说明用圆括号标注。

(一)长辈

曾祖父 公公 [ku??35 ku??35]

曾祖母 太太 [t?ai44 t?ai44]

祖父 姥姥 [lau31 lau31]

姥爹 [lau31 ti?35]

祖母 婆婆 [p?o213 p?o213]

外祖父 家公 [ka35 ku??35 ]

外祖母 家家 [ka35 ka35]

父亲 爹(老) [tia44]

爸爸(新) [pa213 pa213]

老汉子 [lau31 xan44 ?i44]

老头子 [lau31 t??u213 ?i44]

母亲 妈(有两种读音) [ma35] [ma213]

妈妈 [ma35 ma35]

老娘(背称) [lau31 lia?213]

岳父 爹(老) [tia44]

爸爸(新) [pa213 pa213]

丈老汉子(背称) [?a?44 lau31 xan44 ?i44]

岳母 妈(有两种读音) [ma35] [ma213]

妈妈 [ma35 ma35]

丈母娘(背称) [?a?44 mu31 lia?213]

公公 爹(老) [tia44]

爸爸(新) [pa213 pa213]

公老汉子(背称) [ku??35 lau31 xan44 ?i44]

公老爹(背称) [ku??35 lau31 tia35]

婆婆 妈 [ma35] [ma213]

妈妈 [ma35 ma35]

婆老妈子(背称) [p?o213 lau31 ma35 ?i44]

继父 爹(老) [tia44]

爸爸(新) [pa213 pa213]

后爹(背称) [x?u44 tia35]

继母 妈(有两种读音) [ma35] [ma213]

妈妈 [ma35 ma35]

后妈(背称) [x?u44 ma35]

伯父 伯伯 [p?213 p?213]

大爹 [ta44 tia35]

伯母 伯妈 [p?213 ma35]

大妈 [ta44 ma35]

叔叔 叔叔 [su35 su35]

幺爹 [au35 tia35]

婶婶 幺妈 [au35 ma35]

舅舅 舅舅 [?i?u44 ?i?u44]

舅妈 舅妈 [?i?u44 ma35]

姑妈 姑妈 [ku35 ma35]

大爹 [ta44 tia35]

幺幺 [au35 au35]

姑父 姑爹 [ku35 ti?35]

姨妈 姨妈(母亲的姐姐) [i213 ma35]

亲亲(母亲的妹妹) [??in35 ??in35]

姨夫 姨爹 [i213 ti?35]

父母之姑妈 姑婆 [ku35 p?o213]

父母之姑父 姑姥爹 [ku35 lau31 ti?35]

姑姥姥 [ku35 lau31 lau31]

父母之姨母 姨婆 [i213 p?o213]

父母之姨夫 姨姥爹 [i213 lau31 ti?35]

姨姥姥 [i213 lau31 lau31]

(二)平辈

夫妻 两口子 [lia?31 k?u31 ?i44]

丈夫 男的 [lan213 li44]

老汉子(老) [lau31 xan44 ?i44]

屋里/屋里人 [u35 li][u35 li44 ?n213]

妻子 女的 [ly31 li44]

媳妇子 [?i35 fu31 ?i44]

姑娘家 [ku35 lia?213 ka35]

老巴子(老) [lau31 pa35 ?i44]

屋里/屋里人 [u35 li44][u35 li44 ?n213]

哥哥 哥哥(夫之兄、妻之兄、堂兄、表兄都可以)[ko35 ko35]

拐子 [kuai31 ?i44]

嫂嫂 嫂子 [sau31 ?i44]

姐姐 [?i?31 ?i?31]

弟弟 弟弟(夫之弟、妻之弟、堂弟、表弟都可以)[ti44 ti44]

兄儿 [?y?35 ?213]

弟媳 妹妹 [mei44 mei44]

弟使妹 [ti44 si31 mei44]

姐姐 姐姐(夫之姐、妻之姐、堂姐、表姐都可以)[?i?31 ?i?31]

姐夫 姐夫 [?i?31 fu35]

哥哥 [ko35 ko35]

妹妹 妹妹(夫之妹、妻之妹、堂妹、表妹都可以)[mei44 mei44]

妹夫 弟弟 [ti44 ti44]

妹夫 [mei44 fu35]

堂兄弟 叔伯兄弟 [su35 p?213 ?y?35 ti44]

堂姐妹 叔伯姊妹 [su35 p?213 ?i31 mei44]

表兄弟姐妹 老表 [lau31 piau31]

(三)晚辈

子女 伢子家/伢儿 [a213 ?i44 ka35][a213 ?213]

儿子 儿子 [?213 ?i44]

向公 [?ia?44 ku??35]

大儿子 老大 [lau31 ta44]

大儿子 [ta44 ?213 ?i44]

小儿子 老幺 [lau31 au35]

幺儿/幺儿子 [au35 ?213] [au35 ?213 ?i44]

儿媳妇 媳妇 [?i35 fu31]

媳妇姑 [?i35 fu31 ku35]

女儿 姑娘 [ku35 lia?213]

小女儿 幺姑 [au35 ku35]

小姑娘 [?iau31 ku35 lia?213 ]

女婿 女婿 [ly31 ?y44]

女婿儿子 [ly31 ?y44 ?213 ?i44]

孙子 孙伢子 [s?n35 a35 ?i44]

孙媳妇 孙伢媳妇 [s?n35 a35 ?i35 fu31]

孙女 孙姑娘 [s?n35 ku35 lia?213]

孙女婿 孙伢女婿 [s?n35 a35 ly31 ?y44]

重孙 重孙伢子 [??u??213 s?n35 a35 ?i44]

重孙女 重孙姑娘 [??u??213 s?n35 ku35 lia?213]

外孙 外孙 [ai44 s?n35]

外孙伢子 [ai44 s?n35 a35 ?i44]

外孙女 外孙 [ai44 s?n35]

外孙姑娘 [ai44 s?n35 ku35 lia?213]

外甥 外甥 [ai44 s?n35]

外甥伢子 [ai44 s?n35 a35 ?i44]

外甥女 外甥 [ai44 s?n35]

外甥姑娘 [ai44 s?n35 ku35 lia?213]

侄子 侄儿子 [?i35 ?213 ?i44]

侄女 侄姑娘 [?i35 ku35 lia?213]

(四)其他

亲家公 亲家 [??in35 ?ia44]

亲家母 亲家母 [??in35 ?ia44 mu31]

亲戚 亲戚 [??in35 ??i44]

走亲戚 走亲戚 [??u31 ??in35 ??i44]

走人家 [??u31 ?n213 ka35]

娘家 娘屋里 [lia?213 u35 li44]

夫家 婆家 [p?o213 ?ia35]

岳父家 丈老汉子屋里 [?a?44 lau31 xan44 ?i44 u35 li44]

丈老屋里 [?a?44 lau31 u35 li44]

岳母家 丈母娘屋里 [?a?44 mu31 lia?213 u35 li44]

二、松滋方言亲属称谓词的主要特征

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跟普通话的亲属称谓词对应整齐,潘文、刘丹青指出:普通话亲属称谓具有四大特点:“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别”“血亲姻亲有别”[2]。这些特点在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水话在语音、词汇方面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松滋方言亲属称谓词的音义特点

1.松滋水方言中,基本上是每一个亲属称谓词都有特定的称谓用语,但也有例外。如:“外孙”与“外甥”“外孙女”与“外甥女”在语音形式上没有区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2.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如:“爸爸、爹、老汉子、老头子”都指父亲,“妈妈、妈”都指母亲。“亲家母”既可以指普通话中的亲家母,也可以指成年男子的情人。“老汉子”既可以是老妇女对自己丈夫的称呼,也可以是儿女对父亲的称呼。一般来说,关系越是密切的直系亲属,同义词越多;而旁系的亲属如“舅、姨”等就没有同义词,这也是传统上“亲疏有别”的反映。

3.“伢”在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一般表示亲昵、喜爱的感彩,具有爱称作用,多用于对小孩的称呼,在亲属称谓中显得更亲近。例如:“小孙伢子、外甥伢”。

4.后加词缀“子”在松滋水方言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鸡子、鞋子、狗子”。“子”在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如老婆是“媳妇子”。

5.词缀“老”在松滋水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例如:“老汉子、老头子”。

(二)松滋方言对古代汉语的亲属称谓词汇有所继承

王群生在《湖北荆沙方言》中探析了荆沙方言词汇对古代汉语的继承现象,他认为:松滋境内,古词语遗留颇多,如“朱”“三不知”等等[3](P209)。实际上,松滋水方言中有一部分亲属称谓词是源于对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继承。

1.公:松滋水方言中孙辈称曾祖父为“公公”,称外祖父为“家公”。《吕氏春秋》:“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子之公不有恙乎?’”此处“公”指的就是祖父。

2.兄:松滋水方言称弟弟为“兄”,如:你的兄儿住哪?《尔雅・释言》:“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三)松滋方言反映了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

“爹”“伯”这两个称谓词,在普通话里只能称男性,但是在松滋水方言中可以称女性。比如父亲的姐姐或妹妹,松滋水方言大多称“爹”,如果父亲的姐姐妹妹有三个,就按年龄长幼称“大爹”“二爹”“三爹”(或“幺爹”)。在松滋水方言中,“伯”还可以用来称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长辈的,如“张伯伯”“李伯伯”等。这种“女性称谓男性化”的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在追求男女平等,其实折射出来的仍然是一种“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观念。

(四)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

松滋水方言中有的亲属称谓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老子”,一方面,它可以用于背称,一般是成年人用来背称父母。如:我的老子八十岁(我父亲八十岁)。今天是我的老子生日(今天是我母亲生日)。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自称,用于自称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父母教训子女的时候,常常自称“老子”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威严。如:你再不听话,老子就打死你。第二种情况是性格粗暴、蛮横的人自称。在听话人面前自称“老子”,显示自己年龄大、资历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如:老子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参考文献:

[1]王志芳.松滋方言的入声[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潘文,刘丹青.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运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3]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姚秋芬 肖晗 湖北武汉 湖北大学文学院 430062)

上一篇:现代汉语“消息”的词汇化 下一篇:基于体验观的“足”部动词范畴化和词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