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普通话声调的若干命名探讨

时间:2022-10-05 07:25:41

有关普通话声调的若干命名探讨

摘 要:随着语音实验学的不断发展,许多过去无法解答或欠缺数据、实验证明的语音问题,现在都有更精准、确切的结论。然而,今天用于指称汉语语音的各种述语仍然沿用上世纪50年代前的名称,这些命名有些不符合科学理论,有些缺乏命名的指涉功能,有些是一名多物或一物多名,对汉语语音的系统性、汉语教学及推广都有一定的障碍。本文将集中讨论普通话声调命名的问题,旨在厘清汉语拼音中各种有关声调的概念,对各种声调称谓进行对比剖析,提出既能满足声调的理论基础,又不损害述语简便性的名称,藉此提高普通话声调命名的科学性及汉语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声调 轻声 简单调 复合调

一、引言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与推行,带动了我国语音实验研究的发展。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语音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宠儿”,就连香港这块语音贫瘠的土地,汉语拼音也随着普通话作为独立课程的开设进入了课堂。然而,我们也非常遗憾地看到:几乎成了普通话课堂教学主角的汉语拼音,其教学成效却远未如人意。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必须对所教语言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掌握所教语言的语音系统。但是,在香港的教学现实中,教师们却难以在知识层面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培训。鉴于此,我们就在教学过程中边学、边教、边探讨,期望能摸索出一套既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又跟得上语音学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的知识体系,以满足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并实践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下面从“廓清声调的概念与明确轻声的归属”“简单调、复合调与韵调一体的新概念”和“调类的划分与命名”这三方面展开探讨,并从中提出我们对声调命名的一些看法,求证于方家。

二、廓清声调的概念与明确轻声的归属

声调是声调语言的根本特征。较之声母和韵母,它的数量少、能量大,却比较抽象,故而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现实中,普通话语音教学通常先教声调,之后才教声母和韵母,可见对声调教学的重视。然而,使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无论教师怎么想方设法地施教,效果仍然不理想?回想笔者执教之初,也遇到过相同的境况。我们往往是照本宣科地,其实是囫囵吞枣地教学,例如,按照教材的内容与编排,告诉学生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轻声是变调……但什么是声调?为什么轻声是变调而不是声调?连自己都还没有弄清楚,又怎么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呢?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即从服务教学出发,开始了对声调进行认真的探讨。

教科书提供不了答案,我们就去找工具书。首先找发行量最大、公信力最强、最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下同)。

《现汉》中有关“声调”概念的描述有3处:

1.【声调】shēngdiào ①音调②字调。(1132页)

2.【字调】zìdìào 字音的高低升降。也叫声调。参看1197页【四声】。(1671页)

3.【四声】sìshēng ①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做四声。②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读高平调,符号是“-”)、阳平(读高升调,符号是“”)、上声(读先降后升的曲折调,符号是“ˇ”)、去声(读降调,符号是“ˋ”)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③泛指字调。(1197页)

经过学习、分析以上3个词条,我们认识了“四声”,因为它的释义非常清楚;我们也认识了声调和字调的关系,因为写得明确;但到底什么是声调?我们仍然似懂非懂,因为声调概念的描述比较笼统、模糊。难以从字面去解读声调的内涵,也难以从声调的概念中找到划分声调类别的根据。

我们锲而不舍地继续在众多的语音专著中去探索。终于在著名语音专家赵元任先生编制的一套五度标调符号/图表中找到了一个比较明确而有启发意义的答案。赵先生把汉语声调的特点编制在这套符号中:每一个声调都有两个或三个音高,例如55、35、214和51等。图表显示的音高是点,是静止的;从开始发音的音高延续到收音的另一个音高,整个发音的连续过程(音程)是成线型的,是动态的;不同的音高(调值)和走向(调型)划分出不同的调类,使抽象无形的声调豁然变得具体而生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声调的概念作了如下的表述:【声调】shēngdiào 声调就是字调,一个字音的起、止音高走向就是这个字的声调。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述比较具体、清晰,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解读,比较准确、全面地认识声调,还可以为调类的划分打下基础。至于“字调”就可以简述为:【字调】zìdiào 也叫声调。见1132页【声调】。

声调的概念廓清了,解决轻声的归属问题也就有理可循了。

声调就是字调。每一个字都有自己固定的声调,而且字调在单念时是不会改变的。毫无疑问,“的、了、吧、吗”等都是字,它们不属于四声中的任何一类,但都有声调概念中所描述的起、止音高和走向:起音是3,止音是2,音高走向是由中往低走——具备了声调的所有特质,只是音长比较短而已。人们总不把它当声调看,原因实在是说不清楚。

其实,轻声的归属问题,《现汉》在【四声】的词条中已经提及:普通话的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括号里头的四个字告诉我们,轻声也是一种声调,但不包括在“四声”之中。只是人们没有注意或没有理会而已。这使我们联想到另外一个事实——《汉语拼音方案》的第四部分“声调符号”清楚表示(大意):四个符号(- ˇ ˋ),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轻声不标号。如果人们仍然坚持说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词典第290页的两个词条吧:

1.【调类】diàolèi 有声调的语言中声调的类别。古汉语的调类有四个,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的调类有五个,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2.【调号】diàohào 表示字调的符号。《汉语拼音方案》的调号,阴平是“-”(ā),阳平是“”(á),上声是“ˇ”(ǎ),去声是“ˋ”(à),轻声无号(a)。

看了这两个词条的解说以后,我们就不应该再怀疑轻声的归属,而应该让它回归声调的大家庭。经过学习、理解以上的内容之后,我们确认了普通话有五个声调——“四声”加“轻声”的事实,并且,把轻声和四声放在一起同时施教,即进行五个声调的整体教学:“巴bā、拔bá、把bǎ、爸bà、吧ba”“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a”,这样明了的声调概念和恰当的教学安排,既符合语言实际,又能提高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认为,语音教学计划的编排不应该硬是把使用率最高的“的、了”等字所代表的轻声声调,押后到语音教学的后期当作“变调”来教,否则,势必使汉语语音知识的传授和教学体系的安排产生错乱,直接影响学生对地道普通话的认识与掌握,也使普通话的口语教学在起始阶段寸步难行。

三、简单调、复合调与韵调一体的新概念

在认识声调、理解声调新概念的过程中,我们有两点特别的感悟:一是每一个声调必定拥有“起、止”两个或三个音高(包括处在“起、止”两个音高之间的另一个音高);二是“音”和“音高”的含义与关系。此“音”指的是字音中的元音,即韵母;“音高”指的是元音韵母的发音频率,即声调。虽然有“音”才有“音高”,但没有“音高”,这个“音”也是发不出来的。一句话:“音”和“音高”,即韵母和声调是互相依存,不能分割的。

赵元任先生把声调的类型标分为三种:一种标名/命名为“直线调”,包括平调、升调和降调,如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和去声;一种命名为“曲折调”,包括降升调和升降调,如普通话的上声;第三种命名为“短促调”,如粤语的入声。赵元任先生对声调类型的标分及命名,为声调的研究和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把“直线调”放在声调的新概念中去解读,它就是只有“起、止”两个音高的声调。包括三个基本调型:“起、止”音高相同的平调、低起高止的升调和高起低止的降调。而各个基本类型又可根据起止音高的不同再细分为不同的调类,如平调可细分为高起高止的高平调、中起中止的中平调、低起低止的低平调;升调又可细分为中起高止的中升调、低起中止的低升调;降调则可细分为高起低止的高降调、中起低止的中降调和(次)低起低止的低降调……这些声调从起音音高直接走向止音音高,连续发音的方向是单一不变的,如普通话的阴平(55)、阳平(35)、去声(51)和轻声(32)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声调。我们把单向变化的“平、升、降”三个声调定为“基本调型”,并在教声调时把它作为基本功对学生进行训练,等学生能分辨、掌握这三种基本调型之后,再要求他们把握好“起、止”音高的准确高度(特别是起音的音高),才能锻炼出分辨并掌握不同调类的能力。这样的声调教学才是具体可行且有效的。字调的“平、升、降”三个“基本调型”也适应用于句调的教学和其他各种语言的语调教学。

再来对“曲折调”进行解读。这是一种拥有三个(甚至四个)音高(包括“起、止”音高在内)的声调。三个音高使得其音高走向有曲折的变化。一般来说,这类声调只有两种复合类型,就是降升调和升降调。例如普通话的上声(213,而不是214)就属于降升调,两折的类型。严格说来,普通话的上声是2113/2,有“次低、低、低、中”四个音高,走向是先降后平再升起的三折变化的“曲折调”,但它多以低降或低升的形式出现,学界把这两种情况都说成是变调:把前部分低降称之为“半上”/“半上声”/“半三声”或“前半三声”,把后部分低升说成是变读为第二声。这样的认识、这样的结论,必然会作出先教难而少用的原调,再教常用而容易掌握的“变调”的安排。可想而知,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徐世荣先生认为上声的这两种变调都是“在原调本身范围内的变化”,命名为“半上”和“直上”。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比较符合语音实际,有利于教学,就把它应用到三声的教学之中去。应用前,我们做了两项工作,一是选用了“前半三声”这个名称,同时给“直上”起了个名字叫“后半三声”,与“前半三声”相呼应;二是特意为这两个半三声设计了两个声调符号和。然后便名正言顺地先让学生掌握既简单又实用的两个半调,再让学生掌握全调,即掌握了“前半三声”与“后半三声”之后,才把它们合并成全三声。这样的教学安排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使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远比先教使用率低又难以掌握的全上声/全三声、把半调当作变调来教的传统教学合理、实用、容易得多。

我们知道,在国际语音教学体系中,元音被分为单元音和复元音两大类;国内的语音教学也把韵母分成单韵母和复韵母两大类,也有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的称说习惯。为了便于理解和教学,我们把声调归纳为“简单调”和“复合调”两大类,替代“直线调”和“曲折调”加以应用,使语音系统的术语相互关联,触类旁通。

在声调的教学与探讨中我们的第二个感悟是声调与韵母的关系。如前所述,它们的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韵母和声调是互相依存,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把韵调的这种关系描述/命名为“韵调一体”。对这一理念的感悟和命名使我们很兴奋,因为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声调和韵母的认识,更改变了我们对声调和韵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韵调一体”意味着韵调教学必须同步进行,我们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必须做相应改进。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使以音节为核心的直读法一步到位,解决了推广直读法的一个技术难题。同时,也使我们的优化拼音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教材编排趋于完善,从零声母音节入手,把语音知识的灌输和直读音节技巧的培养结合起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教学成效。(《汉语拼音直读法的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教学方法建议》一文也在2010年的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上得到了肯定。)

四、调类的划分与命名

目前,《汉语拼音方案》把普通话的声调命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教学界习惯用“阴阳上去”统称普通话的声调(误以为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轻声被排除在外)。古代汉语以“平、上、去、入”四个字代表四种声调(韵书把所有汉字按声调类型分别归于“平、上、去、入”这四个调类之中),这种命名法是拿文字本身去代表调类的。现代汉语沿用此法命名声调,普通话没有入声,平声则分化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成为新四声,用“阴阳上去”来代表这四个调类(注意代表上声的“上”字要发shǎng,不发shàng)。另外,普通话还多了一个音长短、音色模糊的声调,被命名为轻声。然而,我们都知道“平、上、去、入”由于汉语语音历史的演化及各方言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格局。今天,“平、上、去、入”充其量只是一种笼统的传统声调名称,与字音本身的调值无直接关系,也无助于声调的教与学。

由于“阴阳上去”的名称对不识汉字的学习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成了学习的负担,因此,当有人提出以“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第五声(第五声是我们加上去的)”替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来称呼普通话的调类的时候,便被广泛采用,成为了主流。比如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the first,second,third,fourth tone,fifth(zeroth) tone”去指称普通话的声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仔细琢磨一下,这组以“阴阳上去轻”的先后顺序而设定的声调叫法/替称,虽然可以减轻学习者记忆声调名称的负担,但“一、二、三、四、五”比“阴、阳、上、去、轻声”声调的特征更远更疏,更加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学习者只能通过这一顺序去记忆,凭“感觉”去捉摸各个声调的实际读音。

其后,随着人们对声调认识的提高,一种把声调的排列顺序与声调的特征结合起来称说声调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一声平、二声升、三声曲、四声降、五声轻”,简单明了地把声调的重要特征——调型表述出来,有利于声调教学的操作。然而声调的特征不止一个,用一个字难以概括出声调的全部特征来。而且,“曲”字的表意比较笼统,“轻”字又未能切中该声调的重要特征。

为了能更科学地为普通话的声调命名,我们有必要先探讨普通话的调类特征,以便筛选或设计出既能准确描述声调特征,又能使人一目了然的名称来。根据石锋(1994)所做的实验发现,阴平调是位于调域上半部的平调。虽然有的调型呈微升、微降之势,但音高起伏不超过半度,因此,我们用“高而平”来形容阴平调。阳平调是从调域中部到调域顶部的升调,我们可以用“中升”来形容阳平调。上声调是在调域底线处的曲折调,它的特点是“低”和“凹”(调型曲线在底部幅度最大,构成降、平、升的形状),因此可以用“低降升”或“低降平升”来形容上声调。去声调从调域顶部到调域底部,是典型的高降调,下降的幅度由4~5度到0~1度,故我们可以用“高降”来描述去声调的特征。请看以下有关普通话声调调类特征的矩阵图:

55 35 2113 51 32

平 + - - -

升 - + + -

降 - - + + +

高 + - - +

中 - + + - +

低 - - + -

短 +

以上对声调概念的表述与矩阵图所显示调类的声调特征完全吻合。鉴于调类的特征主要是由起止音高和音高走向(音程轨迹,或叫调型)两个元素组成的。(起、止两个音高,又以起音的音高为要,因为起音的音高把握准了,连着音高走向,就能达至收/止音的音高,完成整个声调的发音。)因此,我们建议:以字音/音节的起音音高和调型来命名声调。具体说来,就是用两个字来命名简单调、用三个字来命名复合调:第一个字表起音的音高、第二和第三个字表示调型。例如起音的音高是高,调型是平的,称为“高平”调,即第一声;起音的音高是中,调型是升的,称为“中升”调,即第二声;起音的音高是次低,调型是先降后升的,称为“低降升”调,即第三声;起音的音高是高,调型是降的,称为“高降”调,即第四声;起音的音高是中,调型是降的,称为“中降”调,即第五声,由于这个声调有一个与其他四个声调不同的特征——短,所以,可称为“中降短”调。“高平”“中升”“低降升”“高降” 和“中降短”分别代替“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正好与对外汉语教学里的英文表述不谋而合。 如“高平”为“high flat tone”,“中升”为“mid rising tone”,“低降升”为“low falling rising tone”,“高降”为“high falling tone”,“中降短”为“mid falling short tone”。我们也可以把调序与调名连起来称说:“一声高平、二声中升、三声低降升/三声降升、四声高降、五声中降短/轻短”,使教学更加顺畅,更富成效。

关于轻声的命名问题,如上文所说,轻声属于普通话调类的一种,研究实验证明它呈一种中降的调型,用五度制标示的话,它的音高是32,把它定名为“中降”完全符合我们的命名原则。但是,过去我们常用“短而弱”来形容轻声的声调,许多汉语语音学或教科书都把轻声介定为音节的弱化,是“丢调子”,对外汉语就有“light tone/toneless tone”的说法。事实上,轻声字的音强和相对的非轻声字差不多,这个结论在林焘、郭锦桴的语音实验里都得到了证明,故用“轻”来命名不但欠准确,还会让人误会,认为“小声一点就是轻声”。此外,林焘做的语音实验发现双音节词的总音长越短,人耳听辨轻声的能力就越低,这说明音长对于分辨轻声有很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短”是轻声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建议用“中降短调(mid falling short tone)”代替“轻声”的叫法。当然,为了满足述语的简便的要求,只用“中降(mid falling tone)”来称说也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声调调值的分析是从语言静态的角度去考虑的。单念汉字的调值,就是指该字音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时的调值。它能把声调的内涵与其名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字音的起、止音高及走向,有利于老师解说及学生理解,从而提高声调教学的效能。同时,学习者掌握了字音的“高、中、低”与“平、升、降”的变化,对语调学习也大有裨益。

五、结语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与探讨,我们对声调的认识一步一步地提高,教学方法也随之不断地改进。在声调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自己对它的认识和感悟,先后提出过“全调”“半调”“后半三声”“五个声调”的观点和“简单调”“复合调”“基本调型”“韵调一体”等术语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目的只是提高教学效能。如今,又在定义了声调的概念之后,提出了以字音的起音音高及其走向(即调型)为声调的命名原则的建议,目的是准确、科学地描述调类的声调特征,发挥名称的指涉功能,冀望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效,让概念的廓清、术语的厘定、系统的更新,能有利于汉语教学与民族文化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

[3]林焘,王理嘉.北京语音实验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吴欣欣,管锡华主编.多功能汉语拼音词典[M].太原:书海出版

社,2001.

[5]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6]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7]苏培成主编.信息网络时代的汉语拼音[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8]熊怀苑.汉语拼音优化教学实验教材[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6.

[9]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周有光.汉语拼音文化津梁[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

店,2007.

[12]朱晓农.术语命名的原则、方法、标准——以中文语音学术语

为例[J].语言研究集刊,2008,(4).

(熊怀苑 香港拼音优化教学促进会;周文骏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杨霞 广州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510663)

上一篇:湖北恩施方言词“白” 下一篇:《诗经》农业生产工具词汇与农业生产行为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