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返利保险,路在何方

时间:2022-10-20 08:57:33

快速返利保险,路在何方

“11天就给你返钱!”听见这样的宣传,你是否对这款保险产品兴趣大增?这两年以来,缴费3年、2年、1年,甚至一过10天犹豫期就开始返还给消费者一部分资金的快速返还型保险开始走俏,截止目前,23家保险公司就发行了65款同类产品。不过,业内也有传言,保监会或将在最近出台政策限制此类产品销售。

也就是说,快速返还型保险能活多久还是个未知数,面对此险种,人们到底该如何应对?

最快11天返利的保险

“返还快的保险当然好啊。”吴小姐刚买了一款快速返还型保险,逢人就夸,“你想一交钱就能拿到返还的钱,说明这个保险真的实惠,不骗人。”据了解,有些保险产品甚至在10天的犹豫期后就可以领取返还金。比如新华人寿红双喜金富贵年金保险(分红型)第11天就返还保费的1%。

快速返还型保险满足了消费者心理需求,因此这种产品销售很火爆。理财专家分析认为,保险产品是无形商品,只有相信了才可能看得见效果,不像那些有形商品,看得见摸得着。而快速返还型保险能让消费者很快得到实惠,这就是无形商品有形化销售,消费者从而对保险产生好感,其结果无疑是带动销售。消费者喜欢,保险公司自然也乐意发行。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场上分红型产品占据主流,尤其是以“给付频率快”、“即交即领”为特色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眼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上发行的3年以下快速返还型保险共有65款,都是分红型两全保险,分属于23家不同的寿险公司,其中半数以上首次返还在保单生效后一年。太平洋寿险推出的“福宝宝”,计划每年都可领到相当于鸿鑫主险基本保险金额9%的祝福金。中国人寿今年4月推出的“福满一生”也有即交即领等功能。新华保险则推出了隔年返还保额的10%的“好利年年”,如果客户购买10万保额,则每隔一年至少可以返还1万元,这样就可以利用返还金定期规划家庭生活。

保障内容按合同执行

“从5年返还1次,到3年、2年、1年,有些甚至是在10天的犹豫期后就返还;返还的额度从3%,到5%、8%、9%、12%不等。”新华保险一分公司培训部总经理说,快速返还型保险这几年呈现返还时间越来越快、返还额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返得这么快,返还额这么高,会不会影响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障效果呢?也有消费者对快速返还型保险心生警惕。

“我们知道,分红类保险产品主要是两个功能,一是保障功能,二是收益功能(即红利和期满给付金)。只要合同中有所规定的内容,保险公司都会按合同约定兑现。”保险公司的专家表示,“但对过高的收益却不可预期。因为,消费者缴纳保费后,保险公司集合大众资金进行长期投资使用,方可显示复利的魅力,而如果缴费1、2年后就开始返还,特别是那些返还期限又短,返还的金额又大的产品,保险公司受现金流的羁绊投资收益就会受到较大局限,并且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另一种可能,如果为了增加产品吸引力,保持高收益的话,就有可能将保障成本压缩掉,即同样的保费,在同等条件(即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一职业)下,对同一个客户来说,保障可能降低,或者保障不全。”

第三种可能就是保险公司为了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在保证客户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利润空间狭窄的甚至负利润的产品。不过这种情况不会很多或不会长期存在。

理财专家还提醒,从一定意义上理解,返还金就是投保人所交保费的一部分,如果要保持高收益和高保障,造成的结果就是变相的高保费。

快速返利保险会短命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保监会或将出台政策限制快速返还型保险,或规定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不得早于保单生效后3年。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快速返还型保险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就可能导致要么保障不全、收盘不高,要么加大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长此以往,对整个行业和客户不利。

不过,一年前,保监会就曾经为此发过征求意见稿,后来没了音讯,还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会有进展,但停售会有一个缓冲期,可能宽限到明年初。

当然,新规不会影响到老产品。已售保险产品条款规定的各项利益和保障,不会受到影响,还是会按照合同条款约定的细则,一项一项兑现。

只是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要不要继续购买这种保险?如何购买?

“快速返还型保险,不是损害客户自己的利害,就必然伤害到保险公司的利益。客户在选择此类保险时,应该更加理性。”理财专家提出了个人见解,“保险本来是用来防范未来的风险的,如果把你用于未来的钱,又过快返还给你,是不是失去了本来的目的?”因此,建议消费者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并遵循审慎和比较的原则。所谓审慎原则,就是选择赢利能力强的保险公司,这可以通过网络和权威媒体查询各家公司的报表来了解,或者通过购买过同类产品的熟人来了解;所谓比较原则,就是通过比较选择不同保险公司的相关产品,来选择保障和收益都比较满意的快速返还型保险。

上一篇:“制造规律”是庄家惯用的手法 下一篇:为您孩子买保险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