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前瞻性教学

时间:2022-10-20 08:54:56

古典诗歌前瞻性教学

一、猜谜语引出苏轼

(ppt展示)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我们对苏轼并不陌生。

二、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视频,整体感知,谈初读感受。(2-3生)

2.读中赏:(1)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了解大意。诵读点拨: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感觉有点消极情绪,但应读得洒脱,不要作低调处理。(2)男生集体朗读后答:从词的题目看这是一首怀古词。

三、分析鉴赏

师介绍:怀古词大体包括三块:观眼前之景(写景)、想历史人物(怀古)和抒发自己感慨(抒情)。(板书)

1.观眼前之景(写景)

(1)本词的上片中,作者看到的眼前景有哪些?

写景:大江、浪、故垒、赤壁、乱石、惊涛(见景生情)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点手法,析内容,明情感。

(3)赏中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的形容词和动词用得非常妙、用得传神,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试以“乱”“惊”、“穿”“拍”“卷”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每组分析两字即可。(汇报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思路点拨:点手法,现画面,明效果。

(4)上片最后写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怀古,吟咏周瑜,由眼前之景(写景)想到历史人物(怀古)。

(5)一时多少豪杰?你能想到活动在三国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学生自由答后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回忆三国英雄人物(男生集体朗读上片)。

2.想历史人物(怀古)

女生集体朗读下片,思考讨论:

(1)比较: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苏轼为何仰慕周瑜?)

(此处简介背景:介绍“乌台诗案”。苏轼含冤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47岁的苏轼在游黄州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2)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3)他是怎样写周瑜的?(简介周瑜,字公瑾,24岁拜将、娶小乔为妻,34岁指挥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战役,36岁英年早逝。)

点拨:次要人物作用讲解(衬托主要人物)。

怀古: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情景交融)(板书)。

作者借英雄周瑜反衬自己,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的流露。

对比当中,感叹“人生如梦”。

3.抒发自己的感慨(抒情)

(1)词人最后抒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抒情: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由景生情)(板书)。

学生放声朗读全词,从自己有情感的声音中感受这首词的风格。

(2)谈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根据整首词,联系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链接: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讨论方向提示:观点一:诗句含有消极成分,与前文的豪壮情调不合。

观点二:自我安慰之辞,诗人在身心受到巨大打击时的之辞。

教师总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四、拓展

你是怎样看待人生的?(小组讨论后答)

五、总结

板书设计:

写景――赤壁(见景生情)

怀古――周瑜(情景交融)

抒情――叹人生如梦(由景生情)

此论文为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5]GHB1528)》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浅议农村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如何高效完成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