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香樟树主要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0 08:34:40

文成县香樟树主要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摘要 介绍文成县香樟树主要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其防治技术,以为园林绿化中的香樟树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樟树;虫害;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浙江文成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58-01

香樟树是我国园林绿化珍贵的造林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受病虫危害,给绿化和景区造成巨大损失。香樟树主要虫害有红蜡蚧、樟梢卷叶蛾、樟叶蜂、樟巢螟、樟天牛、螨类、蛾类等。香樟树作为文成县公路绿化的主力军,其养护质量是影响公路景观的关键因素。在文成县主要发生的香樟树虫害有香樟筒天牛、樟萤叶甲、樟巢螟[1-2]。为此,应加强香樟树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1 香樟树虫害生物学特性

1.1 香樟筒天牛

香樟筒天牛通过蛀食主枝和侧枝,对香樟危害甚大。其中以老熟幼虫危害尤为严重,不仅蛀食当年生枝,还能蛀食二年生枝条[3]。香樟筒天牛1年发生1代,卵长圆形,两端略尖,长3.2~3.7 mm,淡黄色。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0~2.1 mm,微黄白色,头部棕黄色,上颚黑褐色;前胸背面淡黄色,密生棕褐色麻点。老熟幼虫体长14~21 mm,黄色头壳具光泽,前胸背部有排列较整齐的棕黑色麻点斑块。在文成县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化蛹结束。蛹黄色,触角淡黄色,微有光泽,长14~18 mm。5月上旬在林内初见成虫,成虫出现盛期为5月中旬,末期为6月下旬。产卵期始于5月下旬,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而末期为6月下旬。幼虫于6月上旬开始孵化为害新枝,直至11月上旬老熟幼虫钻入截断的枝内落地越冬。

成虫于5月上旬,平均温度21.3 ℃时开始羽化,羽化之成虫在当年和上一年新生枝上或叶柄、叶脉上啃食补充营养。新枝皮部被啃食后嫩梢呈枯萎状。成虫白天活动,以8:00—12:00为剧,阴雨天活动少或不活动,补充营养4~7 d后,成虫在枝上、叶上交尾,交尾时间集中在6:00—12:00,每次交尾13~30 min,交尾后5~10 h雌虫开始产卵于当年生枝干上的被害疤痕的皮下部,每处1粒卵,每只雌虫可产卵6~15粒。卵初为淡黄白色,后渐变黄,10 d左右孵化,幼虫初孵化时,在皮下部蛀食韧皮部,以后蛀食木质部,以髓部为中心蛀食形成蛀食道,在被害枝上有小孔通气和排出黄色粪粒。6月香樟树被害枝上梢部开始枯萎,老熟幼虫至11月上旬,在被害枝顶部用木屑塞孔,以后幼虫转至被害枝下端呈“人”字形环状咬断落地,脱落后的切干长度为41~76 mm,一般为56 mm,下端用木屑塞孔,幼虫栖于切干的一端,以幼虫越冬。4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切干内化蛹。

成虫体长15~17 mm,体细长,橙黄或棕黄色,被淡金色绒毛。头部黄色,比前胸略宽;额部较阔,并有细密刻点,额中沟明显;上颚、复眼黑色。触角11节,柄节较粗,黑色,其他各节被黄棕色绒毛。前胸圆筒形,无侧刺突。鞘翅极长,肩部以后狭缩,末端黑色,斜切,微凹;表面刻点较粗大,刻点在每一翅上整齐地排成6条纵行。足较短,黄色,胫节大部分和跗节为黑褐色。腹部黄色,第2、3节腹板两侧及第5节黑棕色。本种与Oberea formosana Pic很近似。

1.2 樟萤叶甲

樟萤叶甲一般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3月初化蛹,4月上旬为成虫盛期, 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卵散产于叶面,产卵10余粒。5月上旬幼虫大量卵化,蛀蚀嫩叶。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随枯叶落地,在通透性好、质地松软的浅土层中做土室越夏。8月中旬化蛹,第1代成虫于9月中下旬大量出现,食叶补充营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交尾产卵。7 d后幼虫卵化,11月底至12月初老熟幼虫随枯叶坠地入土做土室越冬。成虫有假死性。幼虫有冬眠、夏蛰和耐低温的习性。樟萤叶甲世代重叠现象较突出,各虫态的出现时期不齐,给防治带来困难[4]。

1.3 樟巢螟

樟巢螟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从5月下旬至7月下旬进行危害,7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第2代幼虫取食期从8月上旬到10月上旬(少数发育迟的到10月底)幼虫老熟入土越冬。成虫夜间羽化,无趋光性卵产于两叶相叠的叶片之间,幼虫5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肉眼极易识别。随虫体长大而分巢危害,每巢有虫5~20头,5龄期巢内有长条状茧袋,每袋1条幼虫,昼躲夜出,行动敏捷,受害严重的树木满是虫巢[5]。

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及时疏松土壤,注意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匹配供应,确保植体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保护樟树枝叶,确保叶片光泽好、植株茂盛,可提升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对行道树和绿地零星栽植树,进行整枝疏叶,使其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及时清除病虫枝和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虫源。二是生物措施。利用天敌捕食其幼虫,如利用猎蝽、螳螂、胡蜂、食虫虻等捕食樟萤叶甲幼虫,放病菌使老幼虫感病死亡。如设置绿僵菌、白僵菌使土室中越夏或越冬的老熟幼虫感病死亡。还可种植诱饵树诱杀香樟筒天牛。三是物理措施。实行检疫,加强管理。在幼虫时期,在林地搜集切干烧灭;在产卵时期,用铁丝刷刺杀卵或初孵幼虫;在成虫时期,施放烟雾剂熏杀和在树上交

尾产卵,进行人工捕杀;在幼虫已蛀入枝内危害时,可剪除初害枝或在排泄孔注射药物毒杀。也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早晨摇树震落捕而后杀。在成虫羽化期夜间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或采取人工摘巢,烧毁虫苞的措施。四是化学措施。结合生产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严禁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

3 参考文献

[1] 程亚樵.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韩浩章,王晓立.香樟黄化病现状分析及其治理研究[J].北方园艺,2010(13):232-235.

[3] 杨闽.泰州地区几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1(12):115-116.

[4] 顾国利.认识樟萤叶甲[J].浙江林业,2004(4):32-33.

[5] 黄铃荣.樟巢螟的发生与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9.

上一篇:施乐健在镇平县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黄曲条跳甲的物理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