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之我见

时间:2022-10-20 07:51:25

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之我见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一个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教学技能的认识。

一、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教学技能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对语文学习起着导向作用。作业设计也体现了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劣。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很多问题,如作业内容比较单一,限于书本答案;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重复、机械,脱离学生的实际等等。这种教学设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要多面化,包括读、写、做;作业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要与课外联系。

作业要规范批改,统一格式(等第符号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教师标注日期等),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要确保一定数量的面批,多采用激励性批语;不得安排学生批改作业),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如本学期3―6年级的数学作业和课堂自备本采用学校统一的课堂作业本,中线左侧完成作业,右侧进行相应的草稿,以避免学生作业抄袭,并促使学生能认真完成相关作业,这样也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深的了解。对学生的草稿也要有相应要求,主要从整齐、规范等方面去要求。

作业批改要重视纠错。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订正环节,对每位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的错误不仅要督促其订正到位,并且要及时进行再批改。在反思每一课时,教师要写下一节课学生的易错题,要对错误进行分析,对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及时讲评,个别学生的问题提倡个别辅导。教师对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记载,并把它作为了解把握学情、纠错补缺的重要依据。

二、课后反思的教学技能

反思过程是对教学深层次的认识,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每节课后的反思非常重要,也很必要。所以,我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认真分析得失与利弊。具体来说,我会反思以下几点:①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这是指教师应反思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手段,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等等。②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的环节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多少会有疏忽、失误之处,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③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三、课堂提问的教学技能

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增强知识的内化理解,可以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属于“灌输问”并没有用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提问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问的时机要恰当好处,不能从教师自己的主观角度进行,而要在学生思维受限,找不到突破口时;在学生若有所悟,跃跃欲试时。②提问要由点及面。知识都是前后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学习。教师可以抓住一些教学的难点、重点,进行提问,然后一点点的扩散开,引出其他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全面把握课文内容。③提问要由浅入深。提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由易到难,让学生能够得出结论。④提问要由具体到抽象。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对具体感知的认识理解快,教师在提问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四、灵活制定教学策略的教学技能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不能沿用传统的讲解、板书的单一模式,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创新教材内容。教材是个例子,教师要想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关键在于有灵活的、综合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变的。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想、看、做、说都是在教师灵活的、综合的策略引导下展开的。只有让课堂教学充满快活的气氛、鲜活的知识、灵活的教法,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探索创新的一次历程,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学技能是教学的基础。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做起,才能让教学能力有质的提高,让学生在起跑线上有好的起点。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关注细节,有效促进语文教学 下一篇:不拘一格学语文 海纳百川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