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0 07:40:24

高效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 要: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导入课堂、创设问题、利用失败实验、捕捉创新点等方面为例,来探索中学化学高效课堂实施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效; 化学课堂; 构建

“中学化学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教学过程的教学亮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动脑筋,把知识化难为易,形成理解,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一、要善于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自主回归课堂,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思考,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益。课堂导入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要避免拖沓、冗长,目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硫酸的化学性质一节的导入可以做如下设计:教师先演示白纸的脱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提出问题“白纸为什么会变黑?”接着,教师说道:“要探索其中的原因,我们要深入研究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

二、要善于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才能结出智慧的硕果。

例如,在“二氧化硫性质与作用”一节中,我事先收集的一试管二氧化硫倒置在氯水液面上(不接触液面)启课,同事抛出问题:试管中是否有气体?现阶段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气体的存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该气体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通过这个实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为整堂课定下一个探究的基调。在结课中,我又利用刚刚学过的性质,设置了两个褪色实验: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分析二氧化硫使两溶液褪色的原理是否与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一样?这样就将思维的过程延续到了课外。

三、善于利用失败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永远都有无穷的吸引力,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学生看实验、做实验的热情都是最高涨的,注意力也是最集中地。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课堂的效果,做好每个实验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验中会有失败、会有错误、会有意外现象发生。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呢?我觉得“错误时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这些实验中德“败笔”成为教学中精彩的一笔。比如,在做海带中是否含碘的分组实验中,常有学生因多加氧化剂没有检验出碘,实验失败了。教师应该让学生去找原因,然后重做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试验成功不是随意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新知识――过量双氧水能将碘单质氧化成碘酸根。

通过意外事件的转化,不但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因此,把教学意外变成一种教学资源,把“败笔”变为“亮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鉴的一种基本教学策略。

四、善于捕捉创新点,让学生更加自信

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构建动态生成课堂,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药善于捕捉教学的创新点,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钠与氧气反应时,课本上设计了在坩埚中加热钠的实验。对实验现象描述为:“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在具体做这个实验是,由于隔着坩埚加热,反应速率较慢,学生盯着钠块看,结果他们还观察带钠燃烧前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在坩埚中不断滚动。我对学生们给予了鼓励,和他们将这一现象记录在书上。在另一个班上这一课时,为了节省时间,学生们将钠块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结果学生们观察到钠熔化后,银白色的小球外面沾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在石棉网上不停地滚动。钠块燃烧后石棉网上留下来的不是淡黄色固体,而是黑色物质。我没有放过这一契机,在问为什么的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有的说钠不纯,有的说煤油没有擦干净,有的说酒精灯火焰有问题。学生使用的资料上正好有一道探究题与这个实验出现的情形完全相同,我将实验和题目结合起来,归纳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圆满解答了问题,同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这样学生不会局限于课本知识,见到一些实验探究题时不会觉得突兀,无从下手。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加强,不迷信课本,不盲从于书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教学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总之,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探究活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问题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