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探析

时间:2022-10-20 07:24:02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探析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爱好阅读,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6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爱好阅读,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教学中可通过预习感受读、课堂赏读、课后反思读、课外拓展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精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在读中与作者形成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再通过作者写作时代背景的介绍,重点语句的分析,使学生读懂作品,爱读作品,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少教多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们的教学对象,有些来自偏远的乡下,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的学习底子较薄,读书看报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第一要务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语文的好奇心,提高他们读书看报的能力。我在学校的大课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名人成长经历和生活中的道德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上,通过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内涵和作者的写作缘由,使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语文的精美,自然而然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火花。在课堂上,我的语文课大多是在阅读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在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艺术殿堂,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比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自己提前精心备课。在课前,留下伏笔:讲了一些关于鲁迅与“长妈妈”的故事,同时让学生交流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和关于自己“父亲”的故事,还让学生写了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些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只是在表述或写作时还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我随即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并将鲁迅的《朝花夕拾》推荐给学生。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一文时,我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看到学生们有了阅读的胃口,我又把《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再一次从书本的阅读中体会爱的伟大。

二、保障学生阅读的书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书看,何谈阅读的兴趣?我们这里的一些农村学校图书不是太充裕,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水平比较低,难以经常买书看,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多时候因无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而丧失。为此,学校或班级要集众人之力量,通过师生捐、学校买、争取社会人士捐赠,努力提高学校图书量。添置图书时,不能只求其全而不顾图书的质量。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寻找相应的图书。这样,各个年龄段、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去读书。因此,在倡导捐书或购买图书时,一定要考虑图书的质量和范围。

三、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寻找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阅读方法。并根据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少教多学”。

1. 预习感受读

预习感受读,即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阅读,这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适用于各类文体的课前阅读。在学习《答谢中书书》一文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感受读,读准字音,初步疏通文意,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在课堂上,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图画,学生们在声情并茂的课堂上感受到了作者所表现的山水相映之美、缤纷的色彩美和晨昏变化之美。

2. 课堂赏读

课堂赏读是在预习感受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师生研讨、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重点。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学生齐读等手段,让学生欣赏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第三课时的教学,我安排的就是通过师生共同赏读,再次整体感知作品的优美意境,真正理清苏轼的写作思路;又通过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些重点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并教育学生学习苏轼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3. 课后反思读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安排课后反思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学习目标完成后,我让学生再读,再反思,从而更深层次地体察作者那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沮丧的沧桑之感。

4. 课外拓展读

即通过安排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去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在学习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后,我又让学生阅读了很多张岱的作品和相关的赏析文章,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海平.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教育理念[J].中国民族教育,2010(09).

[2]张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有效性[J].新课程,2010(01).

上一篇:基于人才成长的中专实习护生礼仪培训的探讨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