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0 07:08:19

消化性溃疡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对消化性溃疡的相关临床治疗表现、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以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每天两次,治疗疗程为7d。对照组则是单独服用奥美拉唑, 日服2次,疗程为14d。结果:治疗组60例病患,52例痊愈,好转7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8.4%。而对照组60例中,28例痊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总的有效率为80%。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以及HP转阴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临床上,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协同作用好,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临床疗效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疗效

【中图分类号】R3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71-01

1.前言

消化性溃疡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消化性疾病,胃肠道的黏膜由于被胃消化液消化后而导致溃疡,多发于胃十二指肠以及食管等部位附近,因此还可以称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我院对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患,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做如下的分析报道。

2.临床资料

2.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患作为研究对象。120例病患,全部是经过胃镜检查而确诊。其中69例为男性,51例为女性,年龄均在18 ~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2)岁。其中有39例为胃溃疡,51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为复合溃疡。

2.2临床表现: 该消化性溃疡,起病较为缓慢 ,患者出现上腹痛,有压痛感,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120例病患,68例为典型腹痛,多是脐周以及上腹部出现阵发绞痛、隐痛。32例为不典型腹痛,多是不规则的隐痛。3例为呕血,4例为反酸嗳气,3例为厌食[1]。

3.临床治疗

3.1常规治疗: 在治疗初期,将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告知病患,以调动病患积极性,进而增强病患的治疗信心。瞩生活要规律,应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受刺激,情绪要稳定。精神不宜过于紧张。瞩戒除烟酒,在治疗前一个月停止使用非甾体类的消炎药物。

3.2药物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均是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主要是口服25mg的奥美拉唑+5g的阿莫西林+ 1. g的克拉霉素 , 日服3次,治疗疗程为7d。对照组60例,则是单纯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25mg奥美拉唑,日服3次,治疗疗程为14d。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之后15d,均进行胃镜复查以及检测Hp。

4.疗效标准

(1)显效:病患的全部症状均消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的病灶全部愈合,病变黏膜已经恢复正常。(2)好转:症状部分得以清除,溃疡的病灶已有一半以上愈合,黏膜组织仍有轻度的炎性反应。(3)无效:相关症状均没有改善。

5.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是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全部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是以x2 检验, 差异统计学意义以P < 0 .05表示。

6.结果

6.1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60例病患,52例痊愈,好转7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 而对照组60例中,28例痊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总的有效率为80%。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以及HP转阴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具体比较结果如下:

6.2不良反应: 本组病患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均为轻度。

7.讨论

7.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胃以及十二指肠的局部部位中的黏膜保护因素与黏膜损害因素间不协调、不平衡而导致[2]。如果损害因素功能不断增强而保护因素地功能不断削弱时,则就会发生溃疡,上述就是消化性溃疡出现的原理。损害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所具有的消化作用削弱,尤其是胃酸作用,其居于主要的地位。胃酸是因为胃体壁的细胞分泌出来的,胃酸分泌和壁细胞的数量,也就是壁细胞的总体有直接关系,通常在十二指肠溃疡病患中,壁细胞的总体如果有显著的增大,则会致使发病[3]。总的来说就是由于胃蛋白酶与胃酸对病患局部的胃黏膜所具有的侵蚀作用,和胃黏膜防御此侵蚀作用的能力之间不平衡而造成。

7.2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除了必要的常规治疗之外,还分为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通常伴有幽门梗阻、急性穿孔、大量出血以及恶性溃疡时才会选用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为最常见。药物治疗的措施主要包括有:(1)抑酸。(2)保护胃黏膜。(3)清除幽门螺杆菌。等等。经过大量的临床资料信息表明,在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清除之后,大多数的消化性溃疡病患都是会得以痊愈或者好转,而且溃疡的复发率也会有所下降。据相关研究表明,克拉霉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克拉霉素属于一种抗生素,是半合成的广谱大环内酯类药物, 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红霉素比较相近[4]。该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和微生物的核糖体中的50S亚基有机结合起来后, 有效地抑制微生物中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抗菌的目的。本研究选取的质子泵抑制剂为奥美拉唑,该药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主要是抑制质子泵 H+-K+-AT P酶的活力,通过有效的阻断 H+排出的分泌物到达壁细胞之外,进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到目前为止,奥美拉唑是能够抑制胃液分泌的一种最强效的药物,它的止痛作用和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快速痊愈的作用比H2受体这种拮抗剂更加强。在本组研究中,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疗法, HP的转阴率有所上升,而溃疡的愈合率也有显著的提高[5]。总而言之,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建新,胡传国. 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观察[J]. 新疆中医药, 2009, (03) .

[2] 陈康远,刘晖,曾韵萍,骆洁恒. 黄芪建中汤加味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50例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09, (07) .

[3] 王玉芝, 阮玫.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08, (01) .

[4] 周维国.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8) .

[5] 陈达明. 奥美拉唑联合愈溃止血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68例临床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1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 下一篇: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