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的和谐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0 06:16:40

孔子与柏拉图的和谐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和谐教育理念。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两者的和谐教育理念迥然相异,但也有相似点。比较、反思孔子与柏拉图的和谐教育理念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和谐教育理念传统、批判性地继承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积极因素,对推进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和谐教育理念;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工作,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对人进行和谐理念的教育,对人的和谐教育包含人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内容。和谐教育的思想理念在中外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都有体现。教育家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对教育目标的独特见解,都体现出他们对和谐教育的理解。他们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和谐教育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孔子在《论语》中,为构建一个完美和谐的理想人,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见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一文中,为构建一个富强和谐的理想国家,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理解。比较、反思孔子与柏拉图和谐教育理念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和谐教育传统,批判吸收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对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仁”与“王”――人个体和谐发展的不同目标

孔子生活在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仁”是他和谐教育理念的核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孔子认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3]他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认为“仁”是人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柏拉图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制的衰落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对人个体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论述。“王”是他对人个体发展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讲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教育;17~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的文化科目进行教育;20~30岁,经过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30岁后,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学习优秀者成为卫国者,最优的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王”。[4]自此,柏拉图把关于人和谐发展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展示在大家面前。

比较两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注重于人的职业化分类,以人的社会分工为主,没有关注到人的内心世界。孔子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注重于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于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柏拉图的哲学家即“王”,是最优的一小部分人才能做到的。

二、“举贤才”与“卫国者”――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同途径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国家稳定富强了,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选才、富国、育人是孔子对治理国家的看法。“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5]他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5]他强调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民众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受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大众,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柏拉图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看法是:和谐社会的国家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层。哲学家统治着国家,是属于卫国者阶层,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4]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三个阶层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各阶层如何发展,他提出卫国者阶层可以世袭,各阶层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只要完成个人自己的社会职能,就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人才的选拔没有阶层的限制,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参与治理国家。反观柏拉图,他就很注重阶层的划分,限定了阶层的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不对个人作出阶层的限制,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孔子和柏拉图两者都很重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都提出了国家需要人才,而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教育出大量的人才,参与治理国家,国家就可以富强,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三、“天人合一”与“模仿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不同形态

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6]他肯定了天为大的地位,同时也指出,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他还认为自然世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自有它本身运行的规律,不会受人主观意志的支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共存的,不能把自然、人孤立起来考虑,而应把两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为整体。“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是一体的。

柏拉图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对自然的床、木匠造的床、画家画的床三种床的比喻性论断很能体现他的这种理念。“模仿术和真实距离是很远的。而这似乎也正是它之所以在只把握了事物的一小部分时就能制造任何事物的原因。”[4]这表明了柏拉图的看法,他认为自然是可畏的,人只是模仿真实世界,与自然世界隔着两层,因而也就无法改造自然世界。

两者对自然的态度都是敬畏的,但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人的认识与自然之真实隔了两层,人只能模仿真实世界,而无法改造自然,属于自然为主、人为次的观点。而孔子首先肯定自然的内在规律,但也承认人的主动性,认为自然和人是互动的、是合一的,自然与人处于并列的地位,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孔子和柏拉图对人个体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个方面作了和谐教育理念的阐述,这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当代由于工业的崛起,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使人们从敬畏自然走向轻视自然。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回归天人合一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8][9]如何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要抓的是教育。在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中,如何把和谐理念贯彻到位,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程度。批判继承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积极因素,把握住和谐理念的内涵,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学而[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 孔子.论语・八佾[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3] 孔子.论语・里仁[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4] 柏拉图. 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 孔子.论语・子路[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6] 孔子.论语・泰伯[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7] 孔子.论语・阳货[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8] 刘卓红.在改革与创新中建设和谐文化.2007-03-30..

[9] 王志刚.建构当代“以人为本”的和谐观.2009-02-14..

上一篇: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阐释 下一篇:再论“继续”的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