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平淡到美不胜收

时间:2022-10-20 05:33:50

从语言平淡到美不胜收

【真题再现】

1.我不相信眼泪

2.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感悟、思考)

要求:(1)若选题目二,需先从“观察、感悟、思考”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姓名、人名、校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50分)

【写作指导】

两道题,一题为命题作文,一题为半命题作文。第一题看似简单,写出特点却并非易事。比如你是否有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呢?这种经历是学习的失利事件,还是友情的曲折经历呢?如果有这些素材与生活的积累,以此题为写作内容不错。第二题看似复杂,可如果找到了思路,容易出彩。比如人人都说昙花一现不好,因为花开的时间太短。可是有一天,当你真正欣赏到昙花开放时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美景时,或许便从另一角度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美丽。这是你观察得来的收获,也是你感悟或思考之后的收获。如此切入,定会美不胜收。由此可知,究竟选择哪一道命题来作文,你得考虑思路是否新颖,素材积累是否丰厚。具体展开时,若能巧妙地加入一些描写,或是引入一些诗词,语言更会美不胜收。

【失误原文】

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长沙一考生

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感悟,有时候我们会收获另一种风景。(这个开篇虽然扣住了标题,却是没有扣住下面的内容。)

那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到文具店买好了笔墨来到姨父家。一进门,只见姨父背着背包,带着水和干粮,像是去旅游。姨父一见我,高兴地说:“今天我们爬山去。”我困惑不解,心想:“不是说好教我书法吗?”姨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神秘地笑道:“书法的第一堂课,不必使用工具,也不是在家里!”(如我与姨父见面之时,姨父的一“看”一“笑”,形象鲜明。尤其是我是去学习书法,他却带我去爬山,情节有悬念。)

我们乘车来到了岳麓山下。姨父边走边说:“学习书法就像爬山一样,目的不同,收获也不同。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是为了学习登山技巧,而我们这些人,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纯粹是为了浏览自然风光。有的到了半山腰而返,有的不到山顶誓不罢休。想法不同,收获也不同。”听得我似懂非懂,但我们开始前行。姨父接着说:“一门高雅艺术的修炼,就是人品的修炼。写字与做人是一个道理。做人要正直,习书也要稳重;做人要有精神,写字也要求写出风格。”(语言过于平淡,无法展示书法的魅力。可以结合古代不同书法家笔墨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说明。)

我似乎有点懂了,这时我们已来到了半山腰。我们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坐下来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水,小憩了一会,继续前行。姨父说:“书法就是写字,入门容易,精妙很难。想登堂入室,需专心致志。就像爬山的人一样,唯有不达顶峰誓不罢休的那种人,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他们不但观赏了世间美景,同时也愉悦着身心。”(通过登山来揭示学习书法的不同境界,构思还是挺巧妙的。)我猛然明白,原来书法还有这么多道理啊,我也懂得了姨父让我一起来登山的原因。看来真是不虚此行啊!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顶,视野变得越发开阔了,我顿时大叫起来,真是美啊!我想,自己要不登到高处,怎么能够看到这么漂亮的风景呢?站在山顶上,我也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感悟。是啊,其实学习书法就像这登山一样。要是没有攀登高峰的精神,又如何能够体会到书法的美妙风景呢?(笔墨过于寻常,若能引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的诗句,效果或许会大不一样。)

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

【失误探究】

学习书法的经历,不少特长生都有过,要想写出新意也非容易的事情。可读完本文,我们不由为文章精巧的构思叫好。“我”本是去学习书法,姨父却要带我去爬山,并说“书法的第一堂课,不必使用工具,也不是在家里!”去爬山吧,却又与讲起了令人似懂非懂的哲理。最后当到达山顶的时候,“我”才蓦然明白姨父的一番心意。因情节上的这种出人意料,让内容有了进入二类文的特点。不过本文在语言上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书法的文化魅力挖掘不够。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其文化底蕴丰厚,魅力非常。因此,无论是在引出故事,还是讲述书法的艺术特点时,都得巧妙地展示这种魅力,或在语言上优化,或引用诗词等美化。而这点,显然是本文的缺憾。二是开篇结尾不精彩。首尾是吸引评卷老师的关键处,也是展示观点的地方,可本文下笔平淡无奇,结尾也是草草收兵,没有什么亮点。综合以上情况,本文评为三类中等文,仅得38分。

【升格展示】

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长沙一考生

姨父是一位畜牧专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一手漂亮的字,已让我羡慕多年。我很早就产生了让他教我书法的念头,直到上个星期天,才真正开始拜师学艺。(下笔切题,虽是寻常,但由于材料独特,也便有了新意。)

那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到文具店买好了笔墨来到姨父家。一进门,只见姨父背着背包,带着水和干粮,像是去旅游。姨父一见我,高兴地说:“今天我们爬山去。”我困惑不解,心想:“不是说好教我书法吗?”姨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神秘地笑道:“书法的第一堂课,不必使用工具,也不是在家里!”

我们乘车来到了岳麓山下。姨父边走边说:“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承载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学习书法就像爬山一样,目的不同,收获也不同。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是为了学习登山技巧,而我们这些人,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纯粹是为了浏览自然风光。有的到了半山腰而返,有的不到山顶誓不罢休。想法不同,收获也不同。”

听得我似懂非懂,但我们开始前行。姨父接着说:“好的字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用词精美,耳目一新。)更要告诉你的是,写字,还是一门高雅艺术的修炼。正如你看颜真卿的字,会感受到他人格的饱满;看柳公权的字,会感受到他真正的风骨;看欧阳询的字,会感受他生命的飘逸。书品如人品,这是古训啊。”(与原文相比,可谓顿然生色。尤其是对不同书体的解读,令人大开眼界。)

我似乎有点懂了,这时我们已来到了半山腰。我们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坐下来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水,小憩了一会,继续前行。姨父说:“书法就是写字,入门容易,精妙很难。想登堂入室,需专心致志。就像爬山的人一样,唯有不达顶峰誓不罢休的那种人,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他们不但观赏了世间美景,同时也愉悦着身心。”看着走在前面的姨父,我猛然发现,他的背影越来越高大。(由学书法到赞美人物,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虽然只是简洁地添了一句,却让文章大为增色。)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顶,视野变得越发开阔了,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姨父说:“既然来到了山顶,去拜拜佛吧!”寺门口的和尚说:“施主,买柱香吧!”姨父说:“佛祖在我心头坐,心香一瓣敬神明!”我不由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的话语啊!(如果说上文重在写书法,此处起则落行于人了。无论是引入的诗词,还是姨父的话语,均画龙点睛,哲理动人,不禁令人怦然心动。)

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站在峰顶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升格点评】

相比之下,升格文便漂亮多了。如登山时对书法的介绍,无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之类的佳句,还是“看颜真卿的字,会感受到他人格的饱满;看柳公权的字,会感受到他真正的风骨”之类的描述,均令文章大放光彩。尤其是收束时的那句“佛祖在我心头坐,心香一瓣敬神明”,画龙点睛,不禁令人怦然心动。首尾两段修改之后,也可谓亮点纷呈。开篇的文章,直接从材料引入,更显自然。而结尾时加入一句“站在峰顶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风景”,则不仅回应全文,也让主题得到了自然升华。

上一篇:唐僧与管理者 下一篇: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