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通透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10-20 05:24:50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玉米通透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耕作栽培技术的调整,对解决生产中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利用好此项技术,能更好地实现玉米生产提质、节本、高产、高效的目标。

关键词:玉米;通透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省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大约在3500~4000万亩之间。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是一种应用优质、高产、抗逆品种,采用先进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它能有效改善和增强田间植株的通透性并结合良种和良法,以实现扩源、强流、增库,借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田块,有利于玉米的根层密、数量多,从而形成强大的根系,提高吸水和吸肥能力,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玉米是需肥较高的作物,肥水充足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因而应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在玉米生产中最好选择黑土、黑钙土、碳酸盐黑土、草甸土等。一般情况下不要选择风沙土、重盐碱土等。选地时既要选择保水性良好,又要排水畅通的地块,切忌选择地势低洼、易涝的地块。另外,选地时还要注意茬口。通透栽培的玉米应选择大豆、小麦、亚麻和马铃薯等,最好不要选用连作3年以上的玉米茬。

1.2 整地

伏翻整地须耕深20~22 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起垄镇压。如有耕翻基础的,可耙茬深松起垄。秋翻秋起垄耕深也在20~22 cm,标准同上一样,但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早春耕层化冻15 cm左右时,及时耙耢,起垄镇压,防止跑商。

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品种所需积温的要求,选择生育期适当的优质、高产品种。由于通透栽培在种植密度上有所增加,所以应选用紧凑型或中矮秆等耐密品种。其主要优势是:光合作用明显增加,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植株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3 种子处理

认真对种子进行精选,清除病粒、瘪粒、杂粒和破损的种子,留下籽粒饱满粒型一致的种子。然后将种子晾晒3~4 d,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以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和酶的活性。晒过的种子再进行浸种催芽、包衣和药剂处理。

4 适时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要考虑到土壤的温度、墒情、品种特性等多种因素,并且要按照先岗地,后洼地,先沙质壤,后粘重土壤的顺序进行播种。为充分利用有限积温和土壤水分,力争一次性播种达到全苗,保证苗全、苗匀、苗壮、苗齐,当耕层5~8 cm地温稳定通过6℃~7℃时即可播种。如第一积温带,选择播期为4月15日~25日;第二积温带为4月25日~5月1日:第三及温度为4月27日~5月5日:第四和第五积温带为5月1日~5月10日。播种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播种,播深通常在4~6 cm之间。但具体播深还应根据土壤和墒情状况及种子等的因素综合而定。

5 合理密植

玉米通透栽培的种植密度应当根据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品种和生产水平以及地力等多项因素来定。具体要求是,间作比例大,密度宜稀不宜密;间作比例小,宜密不宜稀;植株长势茂盛、品种高大的宜稀不宜密;植株矮小、紧凑型品种宜密不宜稀。具体说:我省中南部地区,繁茂型品种,每公顷保苗50000~52000株;紧凑型品种,每公顷保苗66000~70000株;半紧凑型品种,每公顷保苗59000~65000株。我省中北部地区,繁茂型品种,每公顷保苗46000~50000株;紧凑型品种,每公顷保苗60000~72000株;半紧凑型品种,每公顷保苗56000~62000株。

6 合理施肥

玉米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加大有机肥的施入量。根据玉米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特点和玉米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能力等,进行科学配方施肥。为提高玉米产量,防止早衰,应适当提早追肥,并进行二次追肥。一般施肥方法应该是:农肥每亩2.0~2.5 t,结合整地进行撒施。在化肥用量上,五氧化二磷75~110 kg/hm2,结合整地用做底肥或者种肥;氧化钾65~90 kg/hm2,用做底肥或者种肥,不可做秋施底肥;纯氮105~145 kg/hm2,其中35%左右用做底肥或者种肥,其余65%左右用做一次追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 mg/kg土时,硫酸锌12~14 kg/hm2,用做种肥。

7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要充分考虑到玉米的生长特性,并针对我省高寒冷凉、旱作农业这一特点,坚持推广应用促早熟技术,例如:铲前耥一遍,适当增加铲趟次数,做好早间苗、早定苗、蹲苗促壮、苗期深松、抗旱排涝、及早补肥、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放秋垄、拿大草、站秆扒皮晾晒、适期抢收等。应用好各项耕作技术,有效利用雨水,保住土壤地下墒情。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及时准确预报各种情况,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以其实现节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上,加强对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苗期的地下害虫及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对玉米螟的防治,除了化学药剂以外,更应实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高压汞灯诱杀螟蛾、白僵菌封垛封杀螟蛾、赤眼蜂或“BT”乳剂等。

由于杂草种类多、密度大,使玉米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通过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剂,效果十分显著。具体方法,如播后苗前化学除草、苗后茎叶化学除草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实践表明,要实现玉米生产的提质增效,可推广应用化控技术,特别是在品种繁茂、高大的田块,效果更好。尤其在玉米通透栽培技术上,因其田间通透条件好,行距较宽,操作更加方便。应用化控技术,能降低玉米植株高度约40 cm左右。

上一篇:中早熟玉米新品种 下一篇:浅谈动物免疫接种的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