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时间:2022-04-08 04:34:33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摘 要:我国农作物中有很多经济作物,玉米是其中之一。玉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使用价值,它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当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主要围绕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的种植技术的现状、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优质玉米;玉米栽培技术;玉米高产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玉米在南北地区都被广泛的种植和培养,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在玉米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上都居于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观的进步,这对于我国的种植业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份挑战。传统的手工栽培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需求,实现快速从传统的手工栽培技术向当下的自动化栽培技术过渡对于我国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有着关键的意义[1]。

1 制约我国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玉米的品种较为落后,抗倒和抗病虫能力差,玉米品种混杂不一

在正式讨论我国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之前,我们首先对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我国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的分析。我们都知道,品种是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对于实现优质玉米高产栽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品种利用非常不科学,显得杂乱无章,玉米种植户并没有找到适合东北地区特定气候的玉米品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提供玉米品种的厂商之间存在的盲目竞争,它们都急于开辟玉米品种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繁多的玉米品种和价格不一的类型使得玉米种植户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一头污水,根本无法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地域和气候环境进行科学的选种,最终的结果就是很难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2]。

1.2 栽培技术守旧落后,与当前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管理水平低下

玉米品种是实现优质玉米高产栽培的决定性的因素,当然,对于后天的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我们也不容忽视,它们同样对于实现优质玉米的高产栽培目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玉米种植户只是单纯的追求玉米品种的高质性,而忽略了栽培技术本身的影响和作用,疏于对玉米后期的栽培技术的投入和管理,也很难实现优质玉米的高产栽培。另一方面,玉米种植户虽然意识到了栽培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其关键的意义,但是大多数种植居民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由于自身技术和水平的落后,很难满足玉米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传统的栽培方法多属于粗放型的栽培方法,管理方法也很落后,只是一味的采用稀值大穗的耕种模式,在实际的生产和栽培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地域和环境的因素,在施肥的剂量、时间和种植地段的选择上毫无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研,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品种很难发挥出其内在的品质,玉米的生长状况也很差,产量自然也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平。

2 实现我国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分析

2.1 注重对玉米品种的选择,选择优质、抗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东北地区较南方地区在地域和气候有着极大的差别,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这就使得玉米种植和生长的环境不同,因此,不能将同一品种的玉米都播种在所有的地区,也不能对不同的玉米采取统一的玉米栽培技术。无论是在选种、育种还是栽培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紧紧依据当地的地域、土壤肥沃程度、种植水平以及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和手段进行玉米的培育。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购买的种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中种子的优质性,不能因为太贪图小便宜而购买价格低廉但品质很差的种子,到时候肯定得不偿失。

2.2 做好优质玉米后期的培育和管理环节,逐步向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过渡

玉米的品种固然重要,对于玉米后期的栽培和管理也不可忽视。在对玉米后期的栽培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努力实现玉米栽培和管理手段的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高效化,既能降低玉米栽培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而且可以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玉进行科学的施肥,合理的灌溉,及时的实施病虫害防治,在收获的时候一定要实时收获。尤其要注重对于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环节,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药品,在消除病虫害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保证玉米能够快速的生长[3]。

3 结语

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农业领域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承担着为我国其它地区在第一时间内供应和输送优质农产品的责任,尤其是对玉米的供应和输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飞速的增长,人们对于玉米的需求日益膨胀。因此,为了能够按时向其它地区输送优质的玉米,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必须在当前的玉米栽培的技术水平上,大胆创新,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克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向着更为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蔺金印,秋来意,梁国新等.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11月第一版220-246.

[2] 高玉亮.玉米“四密21”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21(2):13-15.

[3] 王振华,王小波,王永昌,等.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2(05):3-5.

上一篇:优质强筋麦龙麦35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玉米栽培促早熟关键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