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要“五结合”

时间:2022-10-20 04:09:31

体育课准备活动要“五结合”

摘 要: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体育课堂准备活动中的经典做法进行了提炼,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五结合”的改进策略,即组织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一般准备与专项准备相结合、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相结合、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相结合、集体准备与自主准备相结合、准备活动与体育游戏相结合等,此方法对提高准备活动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育;准备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58-02

体育课进行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体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防止在正式练习时因强度过大而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然而,目前大多准备活动,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忽视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天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使学生参与准备活动时消极怠工,教师也敷衍了事,安全隐患四处隐伏。

一、一般准备与专项准备相结合

[案例] 一次前抛实心球同课异构教学时,在准备活动中,一位教师直接安排学生做伸展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等徒手操,练习氛围沉闷。而另一位教师,则针对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将动作要领巧妙地融合在徒手操中,练习新颖又充满乐趣,不但让学生无形之中领悟到了动作技术,也为后边动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剖析] 仅仅采用基本的徒手操做准备活动,教师操作简单省心,但学生不喜欢,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时间久了自会厌恶和消极。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两种。所谓一般准备,就是包括走、跑、跳、徒手操等练习方式,活动部位比较全面,包括颈、躯干、臂、腿及脚等,练习简单,适合所有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所谓专项准备,就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专门设计针对性比较强的准备练习,其作用是使大脑皮层对某一项运动或某一技能产生特有的适宜兴奋性,专项准备对教师的创编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充分高效的准备活动,要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教师既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进行动作创编和练习方式创新。

二、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相结合

[案例] 在常州市精品教学活动中,局前街小学的王杰老师,呈现的一节六年级侧手翻精彩课例。他在课始,就精心创设了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语言评价和引导,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表现,勇于挑战。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设计复习 “靠墙倒立”(上节课教学内容)的动作,当学生完成动作漂亮时,他即时给予适宜表扬,使其再接再厉。当学生动作不完美时,他同样也能委婉指正并提出改正方向,鼓励其加油下一次一定行。在准备活动中就把每个学生内心那种跃跃欲试的好胜心充分地激发出来,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剖析] 目前体育课堂的准备活动中,一般身体准备都能得到重视与落实,但心理准备方面还是软肋,常常被一些教师忽略和遗忘。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中,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的的动作,如分腿腾跃、单双杠和跳箱等,初学时,有不少学生会产生恐惧畏缩心理,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全身肌肉的紧张,心理负荷加重,甚至还会有抵触情绪。所以,在这样的主教材内容的学习中,准备活动就需要对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铺垫。比如在处理这类教材时,教师既要对学练情况进行正面评价与鼓舞,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勇气”,创设愉悦宽松的心理氛围,又要善于将难度动作技术易化,进行合理分解,并有机地把这些分解成的 “小难题”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激励学生,在不断攻克一个个小难题的过程中,享受“挑战”的激情,增强自信心和胆量。

三、准备活动与练习器材相结合

[案例] 一次跨越式跳高教学,教师利用鞋盒进行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即时创编系列鞋盒操,其中还夹杂着“踏板(鞋盒)健美操”元素,让学生踏着动感的节奏,伴着韵律跳动,不多时已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主教材学练中,教师采用“跑”过组合鞋盒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断提高鞋盒高度,逐渐提高技术动作要求,来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练习主动且充满激情。

[剖析] 传统的准备活动,一般采用徒手操或者跑步等方式,虽然这样操作简单,但是效果不容乐观,单调死板,又枯燥无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改革,准备活动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活动设计与场地器材相结合,体现一物多用或多物一用,使整个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本案例课中,教师运用鞋盒,从准备活动开始,一直贯穿整个课堂,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再如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是跳绳或用绳练投中的鞭打动作,准备活动就可用跳绳做绳操、“双人跳绳跑”“踩龙尾”“夺尾巴”的游戏。上跨栏课就可以围绕栏架,通过绕、跑、跳、跃、钻等做一些辅助练习。

四、集体准备与自主准备相结合

[案例] 我曾经观摩过这样一节随堂课。一次校内随堂课,上课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后,就组织学生讨论本课动作练习需要哪些肌群和关节参与运动,然后安排学生分散做准备活动。只见有些学生是单个活动,也有些学生结伴或者小组做着准备活动。教师不时地巡视指导,提醒部分学生可能忽视的肌群准备。

[剖析]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以跑、跳、压、拉或做操等集体活动为主,其优点是热身效率高、内容安排较为科学、合理,适合大多数学生。但是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的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准备活动中,引入自主准备,就可以有效弥补集体活动的不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安排准备活动时,要转变思想观点,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练的空间、选择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再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创编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交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最终促进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五、准备活动与体育游戏相结合

[案例] 在常州市骨干教师考核中,一位教师进行四年级耐久跑教学时,准备活动安排了“捉鱼游戏”。只见他手拿长长的鱼竿(竹竿),鱼竿头下悬挂着一个大大的卡通鱼钩(硬纸板做)。教师手挥鱼竿,驱赶着鱼儿(学生)到处乱窜……这样别具风格的创新游戏准备活动,效果当然不用说了。

[剖析]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康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准备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以迅速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学练欲望,真正愉悦身心,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当然,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选择游戏时,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体质状况和年龄特征综合考虑。室外游戏还需要准备整理好场地,清楚分明地标画好场地的固定界线和标记,清除场地上的杂物和硬器,做好安全措施;游戏器材的规格、重量应适合游戏者,游戏器材的数量应与参加人数相符合,否则会因为器材原因影响部分学生参与游戏。

参考文献:

[1]梁龙旭.准备活动的自主创新做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9(1).

[2]阿依古力·牙生.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J].魅力中国,2010(1).

上一篇:浅谈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模式之我见 下一篇:沉淀校园文化 打造足球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