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范文

时间:2023-03-20 04:14:07

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1篇

1.“值日生制度”:上体育课,每六人一组,轮流值日一周,值周时,组长带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好并收回器材.

2.“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并填好请假单.

1.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2.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

3.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4.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5.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

6.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7.不准做危险动作

8.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

2、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3、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

4、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5.课前体育老师要了解场地和体育设施是否有不安全隐患,如有要排除隐患后再上课,确保体育课安全、顺利进行。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8.一般不允许提前下课。

1、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本课意见,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棒垒球礼仪 体育课堂 渗透实施

软式棒垒球是一项集跑、跳、投、打于一体,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安全有益于校园开展的体育项目。它的精神是:诚敬、谦和、坚忍、力行。它能培养顽强坚忍的意志品质,树立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它拥有一切其他体育运动教育作用的共性。“不学礼,无以立”,棒垒球礼仪让现在缺失课堂常规礼仪的学生在体育课堂重新接触礼仪教育。

一、体育课堂常规现状分析

缺失一:体育课服装不规范。

案例:体育课堂有学生穿凉鞋,有学生穿皮鞋,有学生穿裙子。

师:今天我们上节课说今天你要学习50米快速跑,怎么有同学穿了皮鞋裙子来上体育课?还有同学穿凉鞋来的。

生1:妈妈昨天给我新买的小皮鞋,很好看,所以今天就穿了。

生2:我以为今天要下雨,所以穿了凉鞋。

缺失二:行为、语言欠缺规范,自由随意。

案例1:教师在集中讲解快速跑的要领时,生1:“昨天打了游戏,我死了6次。”生2:“你水平太差,我打的时候只死了一次。”

案例2:跳绳时,生1不小心把绳子打到了生2,生2立马说:“你脑子坏了啊,不长眼睛啊。”

案例3:生1因为琐事和生2互掐了起来。

缺失三:课堂缺乏自信。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生:没有一个人举手。

师:生1,你上来展示一下好吗?

生1:我不太会。

分析:现在的体育课堂上,一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常规礼仪的教育,只重视教学过程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因为缺失课堂常规礼仪,导致现在的体育课课堂中学生上课随意讲话,行为自由、粗鲁,不尊重同学、老师,使得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体育课的育人价值。

二、棒垒球发展及棒垒球礼仪介绍

1.棒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自2009年引入软式棒垒球项目以来,先后成为江苏省棒垒球俱乐部成员,并先后多次在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中获得亚军、季军。2013年我校编写了软式棒垒球的校本教材,之后根据教材推进软式棒垒球的校本课程教学。2015年开始创建常州市棒垒球课程基地。现在每班每周有一节棒垒球校本课,由专职棒垒球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棒垒球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2.棒垒球礼仪介绍

平时当学生见到老师、教练、家长时要说:“老师好,教练好,家长好”;这些要求有助于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中运用良好的礼貌用语。教师或教练在集合说话时,球员要脱帽、稍息、立正;这些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老师讲解、家长教育时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球具离手要轻放,排列好,珍惜爱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公共财物,家庭财物珍惜与爱护的好习惯。队员服装仪容要整洁;服装仪容是体现一个人自身素养与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比赛开始时,当裁判员喊两队集合时,双方队员统一到场地边线上,面对球场脱帽鞠躬后进场。裁判员宣布比赛须知后,两队队员脱帽相互鞠躬握手并说:“请多多指教”,表达对对手的尊重。在比赛中队员进入打击区进攻时向裁判脱帽鞠躬示意,表达对裁判的尊重。队友失误时应该多鼓励,给他加油鼓劲。

比赛结束时两队要到本垒至二垒直线两侧面向裁判站队,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后,两队统一向裁判脱帽鞠躬致谢,表达对裁判员执法比赛辛苦付出的感谢。然后两队队员相互脱帽鞠躬握手,胜方通常说“谢谢指教,承让、承让”以显示胜不骄的风度;输方会说“恭喜、恭喜,精彩比赛”显示败不馁的气度。当队员回到各自休息区前的边线时,要列队向各自教练、老师及家长观众脱帽鞠躬致谢并说:“谢谢教练、谢谢老师、谢谢观众(谢谢爸爸妈妈)”,还要转身面对球场说:“谢谢场地。”

二、礼仪渗透和实施构想

1.学习棒垒球礼仪文化

在体育课堂中介绍棒垒球礼仪文化,让学生发现体育课新奇、有趣,让学生喜欢这种渗透棒垒球礼仪文化的新颖体育课。

2.拓展体育课堂礼仪教学

(1)让学生学会礼仪用语

案例1:在课堂组织分组练习时,生1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说:“请某某同学示范”;示范展示结束后,大家一起说:“谢谢某某同学示范。”

案例2:在课堂组织比赛时,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后,1组和2组学生按照棒垒球礼仪相互鞠躬握手并说“请多多指教”,以此表达对对手的尊重。比赛过程中队友失误时应该多鼓励,同组学生一起给他加油鼓劲。

(2)营造互动的礼仪教学氛围

案例1:在体育课堂上的小比赛中,1组获胜,1组学生按照棒垒球礼仪中的要求向2组学生说“谢谢指教,承让、承让”以显示胜不骄的风度;2组学生也会说“恭喜、恭喜,精彩比赛”显示败不馁的气度。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3篇

一、体育课堂常规在观摩课中的疑惑

在现场观摩体育课或观看观摩课录像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发现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奇怪现象,即有些课堂常规不见了踪影。如看不到见习生了,也看不到学生帮助老师收还器材的情节了。一节课看不到,两节课看不到,为什么若干节课都是如此呢?我实在想不出究竟是为什么。有一次,拨通了一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的电话,向他讨教此种现象的时候,他十分镇定且很坚信地说:“观摩课一般没有见习的学生,尤其是观摩展示活动的时候,学生人数都是事先定好的,不会有见习的。”听了这样的回答,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往往就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原因,很多观摩课显得有点失真,换句话说,表演的成分就多了起来。观摩课中无论是未安排见习生,还是没有师生共同收还器材的环节,都反映出对常规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实际上,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凡是常规都不可轻易增减,否则就不叫常规了。观摩课上的见习生问题、器材的收还问题,都不能因不是常态课就想象着没有见习的学生,以及“不用学生收还器材,自然都有人收”等的错误认识(观摩课结束,经常会看到几个老师一起帮助收还器材)。

二、体育课堂常规认识误区与现象

1.将体育课堂常规等同于体育教学常规

在一些研究中把体育课堂常规划分为三大块,即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把课堂常规的概念扩大化了,也就是说,所阐述的课前、课后的一些常规,已经超出课堂的范围,超出课堂的常规又怎能称为课堂常规呢?因此,将课堂常规分为三块内容显然有些不妥。那么,课前和课后也需要老师认真遵守的假如不是课堂常规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一定程度上,教学既有广义的概念又有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教学概念除了课堂上具体的教与学活动以外,实际上还包括课前准备的教学活动,如进行教学设计,撰写教案;课中的授课,教与学狭义上的教学概念;课后的教学反思等。因此,体育教学常规可以将备课等课堂以外的活动包含在常规内容之中。基于此,不能将体育课堂常规等同于体育教学常规。体育课堂常规应限定在一节40或45分钟的课堂上,超越这些时间的,老师需要做的或学生需要做的任何活动,都难以被包含其中。除此之外,还有人用体育教学课堂常规来称谓,从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学常规、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三种表述方式出现的频率来看,体育课堂常规最为常见,但从大家归纳的具体内容来看,体育教学常规更能够承载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部分的具体内容。而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实际上是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进一步明确化,而区分于体育训练课堂。因此,无论是叫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学常规还是体育教学课堂常规,都必须首先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有多大,哪些概念可以近似于等同,哪些概念应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只有这些概念清晰了,如何落实课堂常规才能够准确到位。

2.将体育课堂常规与体育教学要求混淆

体育课堂常规是什么?它究竟与体育教学要求有没有区别?假如有区别,区别在哪儿?有没有将二者混淆的现象?在研读很多关于体育课堂常规的文献时发现,目前,在一些研究中,有人已经把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当做课堂常规的现象,也就是说,把对老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部分要求都当作了课堂常规。如有研究认为,体育课堂常规对教师而言,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显然,这些都是对老师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而非课堂常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工作并非课堂上现场完成的常规工作。除此之外,在学生方面,该研究谈到,“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可以看出,该项研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要遵守的常规内容,都混淆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内外的要求。假如把要求完全等同于常规的话,就没有单独再提出“常规”的意义了。常规是要求师生要做到的,但已经是一些日常教与学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要求,而且,还是大凡体育课上都必须履行的。

3.体育课堂常规范围过大超越了常规内容

如有研究在表述学生课前常规的时候说:“首先要让学生养成有体育课的一天更应重视科学饮食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进一步解释说,“这不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学生进行安全锻炼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看似很有理有据的阐释,实际上已经远离了体育课堂常规的本质或核心。也就是说,把课前学生应该如何饮食都作为课堂常规的话,那还有什么不是常规呢?还有,有人把“下课后要做好体育课笔记”也作为是学生需要履行的常规。首先,“课后做笔记”这样的要求现实吗?目前,又有多少学生将其作为常规认真执行呢?难道下课后做好体育课笔记不是一件极其稀少的现象吗?如此稀少的做法,又怎能算是常规呢?

又如,有研究对体育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进行表述的时候说:“体育课堂常规包括教师对于日常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这样的解释显而易见是过于全面了,远远超过了“常规”的范围。

4.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认识不一

体育课堂常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认真遵守的行为规范,但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当大家都在说体育课堂常规时,实际上,一定程度上说的并不是一回事儿。从执行者上来说,有人认为是师生要履行的。如有研究认为:“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人认为只是教师本人要求做到的,如有研究中这样描述:“体育课堂常规就是教师开展和处理日常教学活动的一般行为方式,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教学活动。”从常规内容来看,约占80%以上的研究者将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设定为:课前:教师备课、写教案、了解学生情况、准备场地器材、服装准备等;学生有事请假、服装准备;师生提前到达教学场地等。课中: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标、要求,按教案上课,注意安全卫生,小结和讲评等;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学生专心听讲、仔细观看,爱护场地器材,收还器材等。课后:教师写课后小结,检查场地器材收还情况,进一步了解缺勤学生等。少数研究者将体育课堂常规直接指向了课堂,将其主要内容列举为:(1)集合整队与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安排见习生;(5)检查服装;(6)安全检查;(7)激发学生情趣和注意力;(8)做准备活动;(9)以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为主的学习;(10)做放松活动等。还有个别研究者将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归纳为体育课堂安全保障的要求、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堂的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要求等。以上归纳的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认识不一现象,说明大家目前对体育课堂常规是什么、有哪些等尚未形成共识,有的内容偏重于广泛性,有的内容偏重于概括性,为此,进一步研究体育课堂常规的定位十分必要。

三、体育课堂常规为何“少不得”

分析到此,我们可以对为什么本研究提出体育课堂常规少不得进行一下归纳。“少”主要看少了什么?哪里少了?少了有什么影响?多主要是多了什么?哪里多了?多了有什么不妥?实际上,当我们从目前大家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认识和课堂上出现的疑惑来看,观摩课上很少见到安排见习生和收还器材的情况,实际上是常规少了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态课,不做或做不足准备活动,不做或做不够放松活动等现象也是常规少了的现象之一。体育课堂上常规不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不但对体育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时候对学生的健康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课的开始不做准备活动,很容易在剧烈的运动中发生急性拉伤、扭伤;课的结束不做放松活动,在疲劳逐渐积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慢性劳损等现象发生。有时,不安排需要见习的学生进行见习,很有可能在练习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因此,该有的体育课堂常规少不得。

实际上体育课堂常规也“多不得”,这是因为,一方面,有很多研究认为将课前的和课后的需要老师做的一些事情或工作也被归纳到课堂常规中,这样一来,常规的落实情况很难衡量;另一方面,有的研究即便是将体育课堂常规已经定位在了课堂中,也同样出现过于宽泛、面面俱到等现象,也就是说,有研究者几乎把体育课堂上向老师和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看作是常规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等于无常规。也就无法突出哪些是必须完成且很好完成的要求,哪些是可以或基本可以的要求。

基于此,体育课堂常规应该是师生需要履行的对体育课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缺少了它体育课就显得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无论是常态课还是观摩课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化要求。

四、体育课堂常规的特性与归类

体育课堂常规不能多也不要少,但哪些应该是?作为体育课堂的常规应该同时具备哪些特性呢?

(一)体育课堂常规的特性

关于体育课堂常规的特性,无论是老师需要执行的,还是学生要遵守的,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即限定性、稳定性、实操性、实效性、可评价性等。

1.限定性:范围上被限定在体育课堂之中

在分析讨论哪些是体育课堂常规,哪些不是体育课堂常规的时候,首先是要把常规的范围划定到课堂之中,因为,课堂之外的要求尽管也很重要,它毕竟不能算是课堂常规了。因此,被作为课堂常规的具体要求或行为规范,首先就要符合限定性,不被限定的,尤其是课堂以外的,无论有多么重要,都已经超越了课堂之范畴,就不算是课堂常规了。

2.稳定性:时间上长期不变的行为规范

作为课堂常规不能今天是这些,明天是那些;也不能这样的课是这些,那样的课是那些。凡是体育课无论是常态课还是观摩课,无论是今天上的课,还是未来要上的课,都应该有着一致性的规范化、且长期不变的要求。实际上,我们从“常规”二字上也能够直接看出其稳定性特征。因此,凡是被列为常规的内容,师生都需要长期坚持执行与遵守,且认真履行。

3.实操性:行动上具有具体的操作方式

体育课堂常规不能只落实在口头上,一定要能够落实在行动上,因此,体育课堂常规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即可以行动起来,具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如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是要求老师在课的开始部分张开口要“说”的。“说”本身也是可操作的一种方式之一。又如,师生一起做准备活动,是要求师生都“动”起来的,无论是伸伸胳膊、踢踢腿,还是扭扭脖子、转转腰,总之,可以看到在“做”,即操作。因此,常规是能说出来、做起来等的规范要求。

4.实效性:效果上应该是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为什么要规定师生都必须在体育课堂上共同遵守的常规?一方面要确保体育课的规范性,同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如何能够确保?体育课堂上规定的各项常规,应被看作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常规的设定一定是有利于课堂质量提高的,一定是能够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的。

5.可评价性:质量上应该能够被定性或定量评价

体育课堂常规是基本要求,但基本要求执行的如何?需要进行评价才能有所区分与判断,因此,被设定的常规,就应该具有可评价性,而要评价常规执行的情况,就要求分条目分层次进行。如从判断有与无,到判断有多少,再到有多深,也就是说,做到什么程度?就拿安排见习生来说吧,体育课堂上,老师是否履行了安排见习生的常规?是如何安排见习生的?对学生见习是否有监督检查?反过来,评价见习常规落实情况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师具体安排见习生的情况而做出判断。不但可以看出有没有,还要能够看出做到了什么程度。

(二)体育课堂常规的归类

不同的研究者或实践者会从不同的视角对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归纳,尽管有的不完全准确,但目前已有的归纳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是按照课前、课中、课后来归纳,还有按照对教师的常规,对学生的常规等方式进行归纳。实际上,当我们把体育课堂常规限定到一节课40或45分钟之内的话,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部分来归纳总结其常规内容,归纳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实际上可以按照场地器材类、服装类、时间类、内容类、安全类等来归纳体育课堂上各阶段师生应该履行的常规。经过初步的梳理,目前,师生共有36个具体要履行的常规,其中,按照各部分来归纳的话,各部分体育课堂常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师生要执行和遵循的课堂常规多集中在准备部分,且占全部总数的55.6%。

按照各类型划分的话,其中场地器材类、服装类、时间类、内容类、安全类等各类常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常规按照类别来划分,多数集中在内容类上,且占38.9%。其次是场地器材类的常规,约占总量的25%。

五、贯彻落实体育课堂常规应把握的关键点

体育课堂有若干个需要师生共同履行的常规,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常规,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1: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无论多少,对于体育老师来讲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履行与否,以及履行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质量。但如何从思想上重视呢?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认真履行常规的目的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常态课与观摩课上的常规并无明显区分;还有一方面就是,要能够在教学反思中增加对常规履行情况的反思内容等。只有引起重视了,才有可能履行到位。

关键点2:从内容上要全面落实常规

对于贯彻落实常规而言,仅仅从思想上有了高度的重视,还不能完全达到一定的效果,仍需要具体操作,尤其需要根据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不同,充分而全面地把握每一项常规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方式,要求教师做到的,教师要能够以身作则,始终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述清楚,让学生们知道有常规要履行,且更要明确如何履行才符合基本要求。不可遗漏自己认为不太重要或不坚持履行的常规,尤其是安全类的,因为它直接关切到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关键点3:从操作上要落实的充分具体

想到了、做到了,并非万事大吉,还需要充分地做到位。所谓做到位,言外之意就是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准备部分,学生要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做到“不带与课无关的任何尖锐锋利的东西”,究竟学生做到了没有,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做出检查,通过观察,语言引导,落实学生是否完全按照常规要求做到了位,假如在检查中发现有人依然带有手机、钥匙、发卡等与体育课无关的、有一定安全隐患的物品上课,教师就应该在具有正确判断的情况下,即刻做出适当的处理。如果不重视这个环节,也很有可能因一时的疏忽而发生危险。

关键点4:效果上要做好督促、自查评价

体育课堂常规履行的效果如何,一方面要通过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来评价,另一方面要关注履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的正确性、持久性、准确性等。这些方面是否充分做到了,需要教师高度负起责任,督促学生认真履行的同时,教师自己也需要具有较强烈的责任心,在学生练习期间要不断地根据器材有可能发生移动等情况,履行好检查工作,并及时自查是否某个环节有缺口,不断地完善和跟进,既尽可能地确保安全,又确保体育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才有望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不是仅仅在思想上重视了就能够说明一切了,更需要具体行动和及时有效的督查措施,确保常规保质保量地履行到位。

六、结束语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4篇

一、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定义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这些“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是每位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提炼出来的。

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本内容

(一)课前教学常规

1、每个学期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讨论后提交教学领导审批执行。2、每次课前教师必须写好教案、备好课才能上课。3、体育委员课前必须和任课教师联系,配合教师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和使用器材。4、做好培训体育委员和小组长工作。

(二)课堂教学常规

1、整队集合与师生问好。整队集合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也是中国体育课的传统。师生问好是各科教学都有的一种课堂礼节。在东方的儒教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有这样的仪式。一上课师生高声互相问候,除了表示互相尊重外,还有互相振奋精神的意义。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的师生问候,能够为课的开始营造一种融感情和气势于一体的教学氛围。

2、点名或清点人数。教师接任新班级,点名是师生相互认识和沟通感情的有效手段。当师生都相互熟悉之后,可不必每次课都点名。但清点上课人数,了解缺勤学生的姓名及原因,则是每次课都不可缺少的,这不仅是上课组织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后了解缺勤学生与进行辅导的需要。点名或清点学生人数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学生安全和师生权益的重要环节。

3、宣布课的任务和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报告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也是中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传统,其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心知肚明,并把学习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安排见习生。为见习学生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和辅助教学的任务,既是区别对待的,也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种措施,更是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的管理和约束。避免一些特殊情况发生。因此,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例行工作。

5、检查服装及佩带物。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运动的需要,检查学生服装上是否有安全隐患的佩带物及首饰,如徽章、钥匙、小刀、耳环等,这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独有的,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学习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堂常规。

6、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环境、学生服装、运动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外,还要根据本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教育,并提出有关安全的要求。由于这些“预警”性的安全提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果,因此,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常规。

7、准备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上体育课要进行身体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因此,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些练习内容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和练习强度,不做好准备活动,不仅影响对基本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上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不能不做的,一定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充分活动开。

(三)课后教学常规

1、每次课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改革教学工作。2、课后及时登记平时考查成绩,期末提出考试或考查评分成绩。3、每学期召开二至三次教学座谈会,征求体委、小组长、体育积极分子、不同类型的学生意见改进教学工作。4、学期结束时,应认真写出专题或全面的教学总结。

三、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实施,能使教师责任明确,教学秩序稳定,逐步使教学规范化、制度化,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必须的和重要的。

四、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实施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总是有一些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它往往是规定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教师就要尽量多想一些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变为习惯。

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误区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也和其他学科一样,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开放性、生成性,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体育课堂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那种教师条分缕析的讲解示范、学生循规蹈矩的听说练习的次序井然,按部就班的话,师生将会在一种预设性的教学设计中失去了灵性、个性、创造性,教学成为了一种充满了程序化的机械流水作业,体育课堂也失去了本身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性活动性。师生在教学中丧失了对话的激情和精神上的享受,那么即使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达到了老师预定的目标,也不能够称之为成功的教学。

六、结论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5篇

一、教师应严格规范体育教学,教师要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严格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一)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专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忽视体育教学,存在着体育教学无计划、无进度、无教案的“三无”现象,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正常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而是制定有效的管理检查措施,严格规范管理,以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遵循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规范课堂教学程序,重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做好课前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又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在课前及时发现和排除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确保课堂教学的安全,减少或杜绝伤害故事的发生。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按照课的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运动量。如课的开始部分要简明扼要地向学生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要求,并作好思想动员,帮助学生克服生理惰性;课的基本部分应合理安排教材先后顺序;课的结束部分应重视组织学生做好必要的整理放松活动,并简要进行课后的小结及评价;规范教师形象,注重文明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去感染学生。

二、积累教学经验资料,做好统计分析,提高教研意识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体育教师注重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新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三、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

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应规范必要的行为,使他们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做到因事因病履行请假手续,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增强集体意识。

(二)建立文明礼貌教育制度

要求学生使用礼貌语言,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培养互敬互爱、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三)建立卫生与安全教育制度

要求学生讲卫生(特别是注意运动卫生),重视运动保健和运动安全。如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器械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自觉遵守投掷练习规章和纪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体育卫生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容易被忽视的体育课堂常规

(一)组织严谨的常规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专业的组织口令,不能依赖“这边来,那边走、散开、靠拢”等业余口令指挥学生,这样的队伍指挥非常不规范,指挥效果也不明显,比起专业的口令指挥学生会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还往往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

(二)培养体育委员的常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体育委员来辅助自己进行教学任务,如体育委员传达教师的相关指令,带队在操场指定位置等待老师,在教师到来之前整队并报告人数,这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是很重要的。

(三)安全教育及检查常规

教师往往不会忽略一些明显的安全问题,如搭篮球、踢足球、跳山羊等等,对学生进行提醒,但是一些潜在的危险很容易漏掉,如学生口袋里的小刀、钢笔、等材质较硬的物体,着很容易造成学生安全问题。

(五)有效准备活动的常规

在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准备活动的有效性,仅仅把其作为一个形式,失去准备活动热身、活动关节的作用,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韧带拉伤等情况,使得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缩减。

(六)课后放松常规

在大量运动的体育后,部分教师对学生放松活动不重视,甚至将其直接省略,这就造成学生放松活动不到位,从而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心理。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6篇

要保证。因此,认真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是很有必要的,课前需要详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课上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认真总结,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更好 贯彻 体育课 常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37-01

体育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达到全面增强身体素质的目标。

体育课的教学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学生在课堂上不是静止而是在运动中。因此,受外界环境、自然气候、场地器材条件等影响较大。对学生的服装、组织纪律、学习的积极性、安全意识等要求较高。体育课也是一个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正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认真上好体育课,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课的组织有条不紊,学生安全得到保证,认真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的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课前常规

1.1 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要根据本学期季节、授课年级、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时数、其它年级的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场地、器材制定出本学期符合实际的教学进度计划。

1.2 认真备课

由于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教学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关系到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备课时根据教学进度计划、授课对象,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在总结以往讲授相同内容经验的基础上掌握重点、难点、疑点。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注意事项明确具体,安全措施切实可行。教案一定要明确本节课学习什么,改进什么,提高什么,巩固什么,做到有创新,有新意不重复过去的教案。

1.3 场地器材

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需要场地、器材,要想成功上好课对场地器材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提前到达授课地点,检查场地情况,需要画场地要提前画好,落实器材数量及安全性,安排学生提前把器材拿到指定地点。

1.4 登记请假

一个好的教师对课堂考勤一定是严格要求的。为了保证出勤人数避免出现无故请假、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考勤表随课堂携带,学生因伤病或特殊情况不能上课必须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或者相关证明。女生例假不能剧烈运动可向教师说明原因,由教师安排见习或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和相关辅助工作。所有请假、见习的学生都要进行登记。

1.5 教师仪表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上课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服装、仪表、形象。应穿干净合体的运动服,不带手机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健康文明,精神饱满和良好的风貌。

2 课中常规

2.1 准时上课

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要在指定地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速整齐不喧哗,检查出勤人数,向教师报告应到、实到人数,递交请假条。教师复查出勤情况,进行登记,宣布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疑点、要求、注意事项。如果是考试课,要介绍考试内容、标准、方法。避免学生跑老师站,学生做老师看。

2.2 检查服装

学生着装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课的效果。现在学生着装多样化,许多学生穿休闲服、休闲鞋、旅游鞋上课,佩戴首饰的也较多,手机也随身携带。

2.3 爱护器材

体育课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器材,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器材,还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该抬的器材必须抬起不得拖拉。上课前需要检查器材及数量,如果是单、双杠课还需要检查安装是否牢固。

2.4 安全措施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教学安全,由于是在室外上课,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学生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学习过程又是在运动中,并且使用不同的器材。教师首先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学习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在管理方面提出禁止学生进行某些活动是必要的。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做好充分的专项准备活动并提出安全要求,对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定要分别对待。

2.5 场地安排

室外上课受场地限制,难免与其他班级相遇,教师除了课前与同时上课的教师协调好外,课上还需要注意场地上其他班级变化情况,尽量与其他班级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特别在场地轮换、器材交换过程中一定要组织好队伍,避免发生撞车。

2.6 教师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文明授课,讲解通俗易懂,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许多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做示范动作,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进行练习,熟练掌握示范动作的基本要领,课上做示范力求标准、熟练、舒展大方。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适时进行表扬,对不愿意活动的学生要给予提醒。

2.7 批评教育

课堂上难免出现个别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教师必须辅之于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教育时要区别性质、性别、对象等不同情况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善意的进行帮助,讲明违反课堂常规的危害性及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心服口服,诚恳接受。

2.8 课堂总结

每节课予留2~3 min整理队伍,检查人数,进行本次课总结和评议,针对出现的问题、难点和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的动作应重点重复讲解,布置课外作业。对掌握动作快、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如果下节课是考试课还要介绍考试内容、标准、评分办法安排课后复习,告知下节课集合地点。

3 课后常规

3.1 交还器材

下课后教师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丢失,同器材保管员做好交接,如果有损坏或丢失应说明原因,并告知节课所需器材。

3.2 课后总结

认真总结本次课的得与失,对写好下节课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课后要对本次课教与学全过程进行回顾,从中找出不足。青年教师还应该写好“教学日记”。

4 结语

认真贯彻体育课课堂常规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保证,课堂常规执行情况的好坏是教师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以及教师本人的思想境界、敬业精神、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为了让学生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去学习,课堂上除了严格要求学生执行课堂常规外,课前精心备课,写好教案,课后认真总结也很有必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7篇

一、课堂常规的内容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常规条文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

1.课前常规。(1)教师课前的常规:教师课前在备课和编写教案的同时,应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了解场地、器械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2)学生课前的常规:①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等不能正常上课,课前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②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除了要穿运动服、运动鞋,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妨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乘车卡、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3)师生共同准备: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后,应按约定提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2.课中常规。(1)教师课中的常规: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预测这节课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谐的教学气氛。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提示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地结束一堂课。(2)学生课中的常规:①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②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③学生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完成课的各项目标。④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3.课后常规。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学生都要做整理放松活动。

二、课堂常规的管理

目前的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或轻视了课堂常规,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教师在意识上认识到了课堂常规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在行为上却忽视了策略指导和兴趣激发。作为体育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实践、反思、再实践,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常规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体育课堂是开放的、复杂的,学生是活泼的、多样的,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规范,让我们的教师组织教学更顺利?作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抓好课堂常规,建构好课堂常规管理系统。

1.预防为先。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我们对各水平阶段学生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防患于未然”。如在开学初,针对教学内容和需要,通过和学生协商,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合适的行为。如:(1)上课预备铃声响,体委教室门口整好队,然后带队到指定地点成横队(纵队),静等老师。(2)按照教师提示认真、到位地完成相关热身活动。(3)哨音响,嘴巴闭;看手势,快集合。(4)认真观看、听,不插嘴,不乱动。(5)分散(或小组)到指定位置,快速到位。(6)练习积极参与。(7)活动讲秩序,讲文明。(8)下课,排好路队,体育委员带回教室,做到静、齐。当然,明确了规则,还需加强巩固练习。为增强认识,可采用游戏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牢记规则。

2.巧妙处理。(1)教师巧妙使用信号。如学生随便走动时,教师可以给一个制止的眼神;学生随便说话时,教师可以用右手食指放于唇间“嘘……”,或者打出暂停、停止的手势;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哨子发号施令进行指挥,对学生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制止不正常举动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2)游戏法。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游戏的方法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效果更显著。(3)暗示法。对于水平一阶段的孩子,直接的提醒、教育起着很大作用。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水平二甚至水平三阶段,采用直接方法,可能效果并不是太显著,一些特别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就可以考虑一下使用暗示法。如“指桑警槐”,即在发现学生课堂违规行为后,不直接去批评、提醒他,而是通过表扬该生边上的优秀学生来暗示他。(4)生生管理法。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生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压力,对学生的常规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评价到位。要了解课堂常规执行效果,关键还要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如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位学生的课堂常规进行量化。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课堂常规;德育

引言

德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样的原因,德育工作一直被忽视,如何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中处于恰当的地位,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和能力、道德和行为有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是全面实施教学政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制定课堂常规来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从而保证教学的正常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体育和其他科目之间有区别。也就是说,体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身体的锻炼。体育内容有许多变化,活动范围广泛。这就要求教师将时间、空间和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有效实施一套科学的套路是尤为重要的。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能够更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运动效果更好,突发事件的概率更低。通过制定一个完整的课堂常规,同时有效实施,可以加强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规范化,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我们的体育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

1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1.1 参与体育是一种特殊兴趣

体育是道德活动中非常丰富的组成部分,参与体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行为,是人类的特殊需要和利益。活动过程是在人们乐于接受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稳定的组成部分。人们由于参与这种活动所固有的内在需要,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仅会受到感染和培养,而且愿意学习、接受、体验和感受道德的影响,接受道德教育。正是由于这种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体验和学习学生的行为,在德育活动中表现出了真正的主体性,而参与体育活动则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宣泄他们的情感,表现出自由和自主的特点,道德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径在于道德生活的培育。培养道德生活主体,就是要在整个德育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形成道德意识的途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运动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就是社会的“缩影”。竞争是体育运动与社会运动的最佳结合。竞争与合作是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强烈的自我参与、激烈的竞争、频繁的人际交流和各种形式的群众活动是这一文化活动的显著特征。体育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活动的过程。体育比赛是通过有秩序的竞争和有效的合作来完成的。竞争可能导致冲突。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不仅要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还要培养避免冲突的能力。为了赢得或获得这一过程的乐趣,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必须学会自觉地和集体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并设法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为了获得整体利益,他们会自觉地抑制自己的冲动和个人欲望,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此外,在体育运动中,它总是涉及到身体的努力。为了保证活动的连续性,积极分子会自觉地克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冲突的发生,维护活动的规律。同时,对于合理“冲撞”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于非合理“冲撞”的处理所表现出的冷静和宽容也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在体育运动中,人们自觉、主动地调节人与人、人与整体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道德活动的过程。它对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人们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理念正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道德理念。

2 体育课堂常规开展的意义

2.1 有利于课堂保持正常的秩序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技能,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提高教学质量,而保护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持良好教学秩序的重要前提,通过良好的教学常规,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点,并能保证课程顺利进行。在学校体育教师开始,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一个好的老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上课前学生阅读相应的教学常规需要老师,当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觉行动,教学环境趋于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的良好秩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通过实施课堂教学常规,教师和学生形成了规范的习惯。那么,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就会非常顺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都会很顺利,教师不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强调课堂秩序的教学,不经常建议部分学生做一些与教学活动不相适应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讲授教学内容,同时也会节省时间,更加注意每个学生的实践,及时纠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会更高。因此,通过实施教学程序,教师和学生都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提高整体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2.3 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的安全性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体育器材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通过对大脑的认识和身体活动的联系来达到锻炼的效果。但我们知道,对于体育锻炼来说,正确的技能会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正确的技术动作很可能达到锻炼的效果,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为了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n堂常规对学生公布要求,以便在实践过程中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其中,在课堂常规中,学生必须在练习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则,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知道,如果老师不常规课堂教学的安全相关,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造成意外的伤害,它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或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体育课运动损伤通常与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安全标准缺乏认识有关。这表明教师必须定期进行课堂常规要求和监督,以确保教学的安全。

3 有效实施体育课堂常规开展的措施

3.1 健全课堂常规的制定

体育课堂常规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安全,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育课堂常规。在制定教学常规的过程中,应结合普通体育课中常规班的规定,将专项运动项目的常规班班结合起来。每一项运动项目都应该增加有针对性的一些课堂常规,例如在游泳课上要加入入水时间的课堂常规要求及深水区及浅水区的运动要求;在投掷类项目中增加对场地的选择及周边环境的要求;在球类运动项目中要增加器材管理要求;在跆拳道、武术等对抗类运动项目中要增加学生练习过程中相互的保护常规要求等。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相应的方法。既然我们有更好的道德教育方式,我们就应该重视它。虽然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在体育方面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不够。特别是在小学,在经济发达地区尚可,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大量减少甚至取消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从这个角度看,道德教育更多的只是一纸空文。最后的原因仍然与教育系统有关。如果入学考试能更多地关注体育,就不会导致一些地方教育发展的畸形。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在德育中所要看到的。体育的发展为德育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已经能够在各种体育课程中向学生讲授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如各学校最常开设的各种球类、健美操、太极等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是很复杂,充分利用身体的建议方法,课程实践方法、激励方法、经验方法、定时捕获方法的情感感染学生的道德教育。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结合实践把道德教育的典型经验转化为理论化、再教育的经验。要使德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

3.2 加强教学课堂常规的监督

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后,要对体育教师进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实施质量。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第一步是对教学常规的实施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中,可能会有一些学生不按照规定执行,所以教师应该发现,及时纠正。通过这种教学,课堂常规监控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常规的质量,从而保证课堂常规的实施。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育能更好地实施德育。体育课是以体育锻炼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体育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生在耐力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中,培养合作精神,欣赏艺术体操的美,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的特点,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陶冶情操,体验生命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体育也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用的精神产品,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为此,作为一个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马列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思考和学习,提高政治、思想和自身道德素质。同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体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并根据体育运动的内在特点,掌握一套“教书育人”的方法和技巧,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德育、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开拓创新,以奉献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身体健壮的德、智、w、美全而发展的新一代青年而努力。

3.3 加强培训,提高渗透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高能力,解决德育过程的矛盾,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道德教育的认识,把握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德育渗透控制体育教师的能力。首先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重点,定期开展培训。对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重点,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道德认知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概念和相互融合的体育教学目标、基础坚实的教育渗透。第二,举办体育名家讲座,对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进行定期培训。可现场讲课、远程录像、网络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进度表进行教师考核,注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体系。第三,注意沟通,善于利用信息交流。相关部门要渗透德育教育,开展交流研讨,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教师培训班、德育体验交流会、公开课等,探讨体育课德育的技巧和方法,完善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道德修养,以主体教学和德育渗透为重点。

结论

体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体育学习的重要目标是把快乐学习与快乐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体育的角度去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突破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育渠道,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影响力,它提高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实现了体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双赢。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常规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做到严格要求与幽默教育相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规范性,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莹莹.高中数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2)

[2]江燕清.浅议在思品课上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法制与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7(12)

[3]徐圣国.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

[4]闭煜川.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德育教育[J].人生十六七.2016(05)

[5]宫世振,吴振凯,李莉.目标落实是规划自我成长的坐标[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7(04)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9篇

一、抓开头,立规范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上室内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上课的着装、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器材的布置及收放、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交待清楚课的要求,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间、听什么口令、看什么手势,做哪些事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育、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细节着手抓常规

学期刚开始,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比较强,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就会变得麻痹,有所放松。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督促学生,进一步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及时从小处着手,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纪律反弹现象。例如,在路队集合这方面。因为我们学校规定上课铃声响后,教师应把学生从教室带到教室外走廊排队后行进至操场,以及下课后排队回教室。路队中暴露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队伍行进时无法对齐及有讲话吵闹等不良现象。对此,我们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行进时不发出声音,一有声音马上停止或者回班级重新排队。宁愿浪费上课的几分钟时间也要将路队训练好,并养成习惯。这样做或许在开学初,你的体育课会因此而拖延了教学进度,但是一个“静、齐、快”的集合、路队习惯养成了,就为今后长时间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抓好学生听课常规

由于体育课大多以室外课的形式进行,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纪律状况更加决定着上课的学习效率。假如教师在队前讲,学生在队中讲;教师在做示范,学生在玩闹,那即使教师上课态度再好,讲解示范的次数再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

1.突然停下来,故意不讲话,让课堂出现一片“空白”。

2.故意找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

3.集体做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喊口令、叫号站位等。

通过以上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教师身上,让学生的精神状态重新回到课的正题上来。

四、抓好课堂安全

体育课上经常会开展跑、跳、投活动,教师稍不留神,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从而出现擦伤、挫伤、扭伤等伤害事故,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首先,规划好场地。比如,进行投掷练习,学生只能站在进行投掷的一方,投掷区对面绝对不能站人;进行50米跑时,学生跑到终点后需从跑道两侧绕回,不能从跑道上直接折回;等等。其次,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负责协助教师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负责检查活动前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负责维持学生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充足准备地走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师一起顺利地完成全课。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课从一般情况来看,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粗略地分成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这几个主要的阶段。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示范形象,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情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同时,做好课堂小结。

六、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的顺利开展都有赖于一定的章程,体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常规是课堂顺利进行的保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抓好课堂常规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保障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安全。可以说课堂常规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常抓不懈,同时也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使体育课堂顺利、安全的进行。

体育课堂常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培养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任务之一。随着小学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不断改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指导学生体育实践,以适应终身体育和生活娱乐等的需要。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课中,不能盲目地以学生为中心,不加正确引导,任其发展,一味地迁就他们,将不利于今后正常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兴趣的养成。对于兴趣的定义和兴趣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体育教师都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个性和认知特征,加强他们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学习习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经过实践和思索,我逐渐摸索出一些门道,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学生体育课堂常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一堂课的教学教法。

在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运动。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下面的内容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合理运用练习的趣味性

虽说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弱,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只不过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说教而已。如果教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生动有趣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期望表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的队列练习中我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如果说让一群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在第一节体育课就学会列队、立正、稍息,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的,而孩子们也会认为体育课太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上体育课的兴趣。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通常采用游戏法教学,既让学生觉得体育课是一节好玩又快乐的课程,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3.采用语言和肢体动作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方式。一些体育明星的学习事迹对学生来说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在这些小学生看来,实在是太遥远,太缺乏亲近感和可信感。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仿效的楷模。“身教胜于言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我坚决不做,努力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学生的表率。每节体育课我都穿着整洁明快的运动服装,提前五分钟来到上课地点,整齐有序地安排好场地器材,课堂中始终充满着激情等等。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最捣蛋的孩子也会收敛起不正当的行为,自觉地遵守体育课堂常规,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教师除了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发掘优点,树立榜样。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立“声音洪亮小教练”、“团结协作金鹰奖”、“课堂交往小专家”、“集合迅速小骑兵”、“立正规范小卫兵”等称号,来表扬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挖掘他们的长处。好学生在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越学越来劲;其他学生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拥护,从而在相互学习、竞比中渐渐养成良好体育课堂常规。

4.行为演练的运用

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对一年级新生来说都感到既新鲜又陌生,还有一点点压力。怎样才能使教学常规很快为小朋友所接受呢?我从最基本的师生问好、着装、整队入手抓起。“带”即在教师的带领下,排成上课队形;“比”,根据学生的整队、着装的准备情况进行以表扬为主的讲评;“练”,讲究从易到难地反复练习,先练立正、稍息、师生问好,后练看齐、报数、四面转法,采用个人分散练习,同伴一起练习,小组练习,全班整体练习等形式。

5.情感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能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更加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用激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满足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课堂常规。

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小学生就是活泼好动,精神不易集中,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立定跳远比较枯燥,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或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那么学生的热情就会很高。又如在游戏接力赛跑中,也不是一再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

上一篇:综合素质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课堂纪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