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不要发展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

时间:2022-10-20 01:22:28

中国要不要发展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于2009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有数十家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参考了这一指南。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民生银行等大型企业,它们在该指南应用研讨会上介绍了应用该指南的经验和感受。

这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情!在去年12月指南时,一些承诺使用指南的企业不仅兑现承诺,而且还用心做了记录和研究,将指南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出来,加以讨论和完善。中国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主动参考相关指南规则的意识增强了,同时特别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参与规则制定的意识增强了。

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国外已经有类似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中国是否还有必要另搞自己的指南?是否给企业添麻烦?国外又是否认可呢?

这种担心的确不是没有道理。在最近的二十多年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很多领域和行业,都初步形成了一些规范、规则、标准和工具等,粗略统计这些规范规则应该有300多个。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这些规则的制定绝大多数都没有中国企业和机构参与。规则更多地代表制定者的意志,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没有中国企业的参与,对中国企业使用的适用性,难免也有偏差。并且据我们调查,在大多数规范规则的制定机构都没有在中国设立推广机构的情况下,这些规范规则却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因而,这些国外的规范规则要能为中国企业较好地运用,显然还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

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经验,包括相关的社会责任规范规则,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出既符合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符合中国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以便于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责任规则的相关发展和应用,也会提升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平等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普遍性规范规则的形成。当然,在我们制定相关规范过程中,在吸收国外相关规范的同时,也应邀请相关国外专业机构和公司参与到相关规范的制定过程,这也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一点。

综上所述,中国还是应该加快相关社会责任规范规则的制定,中国企业也应像上述企业一样积极参与到规范规则的制定中来。

上一篇:基于利益相关方理论的和谐企业之路 下一篇:趋利避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