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

时间:2022-10-19 11:34:38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

摘要: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作业从统一走向差异,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单一走向互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作业评价

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作业从统一走向差异,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单一走向互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的原则

新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作业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长期以来,教师区分好坏,划分等级成了评价的唯一目的。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厌倦了老师的作业,进而在情绪上抵触,态度上消极,行为上应付,使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当然,激励并不是只对学生一味地加以表扬,要建立在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这样的激励才不会是盲目的或无效的。

2、过程化原则

语文作业改革后,作业形式多元化了。口头作业、探究型作业、表演型作业等等,作业形式的丰富,更利于我们从过程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性评价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互动性原则

新课程倡导自评与它评相结合,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作业评价的主体应该拓宽,可以由老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力量来共同承担。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策略

1、把握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①分层评价,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

评价改革要呼唤人文精神,弘扬学生个性,尊重个性差异,摒弃“千人一卷”的唯一考试策略。根据不同学生度身定做评价工具,实施因人而异的分层评价方式,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用A、B、C三套评价工具由学生自主择取而进行测试就是分层评价的良好方式。

②延迟性评价,确保不同学生异步达标。

评价改革倡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摒弃“一评定乾坤”的格式,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而采用延迟性评价。在评价标准相对确定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因素。对于能够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作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发展自己的特长;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逐步达到目标。

③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旨在全面考核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摒弃唯一的纸笔测试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片面考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对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非任知领域通过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施重过程、促发展的评价方法

①过程评价——成长记录评价。

“成长册”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反映学习过程中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把评价寄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使评价过程日常化,强调了评价的自我纵向比较,弱化了评价主体间的横向对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的是:1、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记录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记什么或不记什么,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只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建议。2、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用于学生自己经常观看、阅读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二是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观看、评价;三是定时进行展览,同学互相观摩学习;四是学期结束,作为语文学习素质报告单。

②阶段评价——分单元考核。

将教材内容分多个阶段、多个领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反馈,改进教学。要注意的是:1、评价阶段划分不能太小,避免检测步入频繁性的误区。2、评价的内容侧重在本阶段的知识与能力等认知领域方面的内容,非认知领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可多个阶段评价一次。3、评价的方法根据评价的内容或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述、或开卷测评、或实践活动、或行为表现,不能将单元书面闭卷考试作为阶段评价的唯一方法。4、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和弥补,如果发现成绩不理想,要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不能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学生。5、评价的结果使用采用定性(激励性评语)和定量(等级)相结合的方式。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需努力”三个等级。“需努力”是针对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学生的一种延缓性评价,允许学生有多次评价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弥补,可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再次评价,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③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评。

期末考评采用平时考察(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考试(试卷)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评语、定量(等级)评价和特长描述等相结合的方式;考评的内容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上一篇: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下一篇: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