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时间:2022-10-19 11:21:22

试述如何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摘 要:生活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实践、锻炼、提升自我的平台。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深入,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问世,如何真正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91-01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或经验,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物学的概念,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产生探究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就如何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谈谈几点浅见。

一、充分联系生活,使课堂导入生活化

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关键步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对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来说,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思考,利于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落实。因此,在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与生物有关系的素材,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导入。例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血常规化验单的讲解来导入。多数学生都知道血常规化验单能诊断疾病,但对单上的数字和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又是怎样诊断疾病的都不清楚。教师可以联系日常学生常见的血化验单的分析进而引入本节知识: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用这样的方法导入新课,能提起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使学生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同学们主动的学习生物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且影响的效果非常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营造一个与之符合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生物学科是一门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生物学科的这一特征,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在讲到“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现象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提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菜市场里卖青菜的小商贩会经常往青菜上洒一些清水?为什么在萝卜上撒上盐后腌制一段时间萝卜会变得干瘪?当剧烈运动以后喝可乐能够解渴吗?这时候便会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与好奇心,在课堂上将会各抒己见。通过这样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实现了生活化,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课外实践,增强情感体验

古人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外,我们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课外实践,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在生活化中去学习、运用、提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我们教师就应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生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和教学内容知识有关,记录下来。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对植物(如蔬菜)进行实验,并记录过程谈谈自己的感想。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在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善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生活化教学落在实处。

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而且能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任何教学策略的实施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我们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也是如此。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好以下几个教学原则:首先,主体性原则。无论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才更利于学生学习。其次,科学性原则。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老师在生物生活化教学时要把握好科学性原则,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把生活体验和知识原理结合在一起,更快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再次,活动性原则。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实践,因此需要合理的实践活动作为支撑。最后,教学中的一些针对性、启发性等各种原则,也需要我们教师有效的实施和落实,这样才有利于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结:高中生物教学向生活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结果,是满足新课程要求,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索创新生活化教学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 艳.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2] 黄宏涛.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之策略[J].教师,2013(9)

上一篇:高中双语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究 下一篇:谈绘画艺术中影响创作的几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