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时间:2022-10-19 10:58:33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摘 要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本文认为新时期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有效贯彻,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一番再认识,其次揭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在日臻成熟和完善,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1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再认识

邓小平曾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此“本质论”可以解读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富需要两种手段:一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者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两种手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出发以期最终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阶段性和层次性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又大胆提出市场经济的伟大战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都能为社会主义服务,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或者至少是减少剥削、抑制两极分化,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正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当作一蹴而就的项目是不可取的,而只能选择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相对减少剥削、抑制两极分化,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迂回渐进式战略。因此,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略。现如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提升到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上来,可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格局。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2.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从生产力角度看,它是多种成分、形式的混合统一体,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可以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的生产力,从而利于发挥资本与劳动的整体效力,促进生产力新的生长点。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借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财产组织形式,实现国有与私有、集体所有与私有、国内资本与外国资本、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相互结合、互相参股、互相渗透、混合生长,形成的这种‘内在兼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不仅有利于各种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有利于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内在统一。”

(2)从所有制角度看,它是多层次、多主体的交叉统一体,能够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这种既互相制衡、又共同合作,既能顺利组合、又能及时变换组合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有助于提高产权组织效率,充分调动和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多层次的经济形式,统筹协调了社会各方面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减少剥削,抑制两极分化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劳动形式上表现为混合劳动,这种劳动过程中反映的劳动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笼统的说有无剥削存在,应当作具体分析。“公有成分和非公有成分,都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不具有独立经济实体的行为能力,其剥削行为并不取决于单方面的意志,而是取决于通过企业组织对各方面意志的整合并形成统一的整体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限制了非公有成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取向,同时也限制了公有成分超经济手段的剥削趋向。”应该说,现阶段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在其内部调节公平与效率。混合所有制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也许不是直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但至少可以是限制、减少剥削、抑制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

3新时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

3.1宏观方面

3.1.1政府层面的简政放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通过简政放权,实现市场和政府的责任分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勾勒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蓝图: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企可采取国有独资外,政府应加大改革垄断性行业体制,降低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国有股权比重,大力支持民营经济进入新能源等新型产业领域;在一般性竞争行业让非公经济尝试控股,切实改变公有股“一股独大”局面。

3.1.2优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要求产权交易流转顺畅,以实现资产运营上的安全保证和效率要求。政府在产权制度、市场服务等方面应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功能齐备、充满活力的多层次产权交易体系。此外,建立由审计、评估、交易转让等组成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高产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保障产权交易规范运作,优化适应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

3.2微观方面

3.2.1实行股份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的重点在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的内在保证。“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产权制度要明确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关系,不能像一些家族企业一样不同程度地流于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结构:股东虽然有股息等财产权和所有权,但不能对公司日常进行直接干预,而应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交由经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负责,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向专业化管理方向迈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终优化产权结构。

3.2.2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推动金融创新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做好资金管理,当前国企有着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然而目前一些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管理水平低加之口碑不佳导致融资难问题突出。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是关键。“混合经济体应与金融机构展开广泛合作,除了发展传统借贷、结算业务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类票据业务,发行中、短期商业票据,在间接融资领域获得金融企业的有效支持,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银企对接,在直接融资领域寻求突破,广泛吸纳社会各级、各类资本” ,从而拓宽混合企业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王敏.混合所有制实现共赢[N].中国企业报,2011-07-08.

[4] 张锡恩.所有制的性质与剥削的关系辨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31(3).

[5] 范恒山.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03-11-18,第9版.

[6] 姜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9(30).

上一篇:基于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 下一篇:做好国企改革的“加减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