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综合护理

时间:2022-10-19 10:51:10

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积极意义。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措施并在恢复期协助其功能锻炼。结果 61例患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16例患者部分生活自理但需要专人照顾,6例患者为植物状态,7例患者死亡,没有因为护理措施不当而致并发症或死亡者。结论 除了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适当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脑出血;综合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95-02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我科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加强了综合护理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都在59-72岁,平均年龄为63.9岁。90例患者全部有高血压病史,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为:43例为中脑出血,28例是丘脑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血肿,8例小脑出血。其中出血量在30ml以下的患者69例,出血量≥30ml的21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不等一般在2-15h之间。表现出意识障碍29例,瘫痪17例,头疼头晕19例,语言障碍5例,大小便失禁7例。

1.2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的发病情况,主要分两种治疗方法:其一,对于出血量低于30ml或血肿直径

1.3 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患者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做好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疏导是极为重要的,在治疗期间由于老年患者恢复较慢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所以他们极易出现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我们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康复锻炼并配合好医生的治疗。

1.3.2 基础护理 ①环境护理:按时对环境进行消毒和通风,并和家属沟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使患者的就诊环境和住院环境保持清洁舒适。②及皮肤护理:由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通常颅内压都较高,所以应将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另外应每天对其进行一次1-2小时的捶背,防止压疮形成。③饮食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应做到:低盐、低油、低糖、易消化、营养丰富[1]。对昏迷的患者每天进行2-3次的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④便秘会引起血压快速升高使病情恶化,所以必要时应给予患者通便的药物,保证患者大便通畅有效控制患者病情。⑤呼吸道护理:老年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会使各种反射功能明显减弱,从而使痰难以咳出。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锻炼他们的呼吸道功能,已使痰液顺利排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1]。⑥引流管护理:对于术后有脑室外引流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好引流时间,一旦去除病因应尽早拔出引流管,并在拔出引流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剧烈头痛、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1.3.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①对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心跳、瞳孔等的变化进行密切的监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意识障碍、血压异常、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越来越浅、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发生脑疝或出血量增加等严重情况。第一时间向医生汇报,并做好手术和复查CT等的准备,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②对水出入量做24小时的检测记录,保证其出入量的平衡,能够有效减轻心、脑、肾等的负担,为患者做完手术后应监测其心、肾功能,患者需要输液时,除了要维持好水量的平衡,还要避免发生加重脑水肿的情况。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要高度重视,否则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患者出现持续性的恶心、呕吐、腹胀、血压突然下降或胃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大便呈柏油样,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1.4 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适当的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一般在老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4天后,可以在康复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康复治疗。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采取按摩、推拿、肘弯曲、腕伸直等方法,每次的锻炼时间应控制在15-25分钟之间。对老年患者的功能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四肢向心按摩,能够促进静脉血的回流,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2]。同时在锻炼的时候避免肢体关节弯曲,以免发生挛缩,经过初期的功能训练后,可以适当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主动运动,例如:膝关节伸直、手臂上举等等。并经常用正常的一侧去带动患侧进行运动。护理人员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帮助患者开始练习慢走和一些精细的动作,循序渐进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2 结 果

对本组90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有61例患者生活已经基本能够自理,有16例患者能达到部分生活自理但需要有人照顾,有6例患者为植物状态,有7例患者死亡,没有因为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并发症或死亡的患者。3 小 结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如果临床治疗延误或者护理不当,则容易形成脑疝,一旦形成脑疝则预后差,同时将影响存活率[3]。尤其是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都相对较差,而随着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出现,和患者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护理工作是非常艰巨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过硬的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还应根据老年人身心特点对其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和适当的功能锻炼等,这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改荣,王瑞玲.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18-19.

[2]王玲,王月华,左锦.重型小脑出血微创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 (18):1693-1694.

[3]罗英姿,乔惠敏.小脑出血病人3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3):241.

上一篇:探讨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综合护理 下一篇:LISS钢板在小腿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