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9 10:40:02

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值得广大教师注意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等。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策略,以便更好地加强对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的中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可能会被轻视,一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学生本身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单方面地去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考点,并非真正用心从深处进行理解性学习,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长时间的语文学习后会对其产生厌倦情绪。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这句名言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首先注意运用合理的因素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语文,爱上语文,那么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类的学科,难免会有枯燥乏味之处。而就语文的学习来说更是以积累为主,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时期坚持不懈的付出。在此期间,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觉得这门课程完全没有学习的必要,因为我们的母语就是汉语,从小到大都在接触跟语文有关系的事物,所以不重视语文的学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精致的课堂设计,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语文古典知识时,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的方式;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运用听古诗词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把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转化为积极接受状态。而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二、语文学习中的两个敏感性

在语文的学习中,教师应不断通过培养学生的两个敏感性来对语文进行辅助学习,它们分别是生活中的语言敏感性和阅读中的语言敏感性。

首先,从生活中培养语言敏感性,就是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比如我们在看电视时听到某段经典台词,这时就可以自己在心中默默记下;当看到一个好的广告语可以自己仿效一个,要做到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其次是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候,不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做阅读训练题,阅读中的语言敏感性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好学生在阅读中的敏感度,并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看清标题,标题一般都会表明全文的中心内容;其次是找出每段的中心语句,串联起来理解全文;再次,学生可以自己提炼关键句和关键词来加深理解;最后,学生一定要反复阅读,尤其是对自己难以完全理解的部分,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去揣摩,因为每一次阅读都会带来新的知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拥有了这两个敏感性之后会就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巨大的辅助作用。

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从语文的学习来看,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一大助推器。要知道当一个人的态度改变时,他的习惯就会跟着改变;当他的习惯改变时,他的性格就会跟着改变;当他的性格改变时,他的人生就会跟着改变。由此可见,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是一件好事,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师要时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的学习习惯上可以分为两大习惯:一是三种本子;二是四大“勤”。首先来说这三种本子,它分为笔记本、摘抄本、写作本。笔记本也可以称为课堂重点总结本,即在上课过程中遇到教师所讲的重点知识以及对同学所提问的有意义问题的回答,学生对其做一定记录;摘抄,本顾名思义,即各种语文知识内容的收集本,可以是中外名言警句、中外优美文章选段,也可以是新闻线索、人物事迹等;写作本则是用于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当学生有灵感时能及时捕捉记录的本子。其次就是四大“勤”,它由勤思考、勤背诵、勤查阅、勤练习这四部分组成。“勤思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踊跃发言借此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勤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它在语文写作中的益处会凸现出来,精彩的句子和词语会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勤查阅”则与多多积累相辅相成,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点,在遇到不懂的中文词语和成语时应充分发挥无声老师――字典的作用,能准确把握词义;最后的“勤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古有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只有多练习才会明白自己的不足,才会知道哪些知识需要加强。

四、合作与深入探究的训练

对于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的个人之力,还可以让学生结成学习合作互助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提高,更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深入探究的课题来进行能力培养。因为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和直接,而这种小组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符合现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结成合作小组之后既可以进行小组内的资源共享、小组间的资源传递,又可以在班级里进行课题展示。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可以研究一位名人的写作风格或者对一篇文章不同角度的理解,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进行分工,然后在班级进行展示,这样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有很大的益处。

可见,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进行不断引导,也要求教师要坚定信心、付出耐心,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浇灌学生。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努力把上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把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宏国,赵银珍. 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07).

2.吕筱晶. 语文考试是否要考语文知识及如何考[J]. 文教资料. 2007(18).

3.邓荣华. 走出语文小天地 步入生活大课堂――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略谈[J]. 语文教学之友. 2008(01).

上一篇:试论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