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心攻击

时间:2022-10-19 10:26:24

中国正为获得海外资源和品牌而倾尽全力。然而令人颇多疑议的是:这些中国公司多半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援。

除了极具偏执色彩的“冷战”情绪,60年代的老电影《从地心攻击》(Battle Beneath the Earth)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但是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横贯太平洋的一条条管道接管美国公司的举动却上演了这个世纪初的流行性“恐慌”。今天的中国,其经济力量令世界为之惊讶,它的企业巨人们正怀揣着成摞的钞票疯狂抢购美国的资产。在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金钱替代了枪炮和弹药。

眼下中国的重拳出击集中在它的国有企业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连同债务和清算费用达206亿美元)对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并购上。该笔金额超过了雪佛龙(Chevron)公司180亿美元(包含债务)的现金加股票的出价。反对者们把他们的敌意倾注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在此问题上大做文章。中海油承诺,并购后将保留美国人的工作机会,并将只在美国本土销售优尼科的石油产品,以此来平息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优尼科方面称,公司将在两个出价间进行权衡,但董事会此前作出的有关接受雪佛龙报价的建议依然“有效”。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中国收购优尼科的举动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这个国家隐藏在“收购潮”背后的两股力量:对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原材料的渴求和为促使中国出口商品更好销售而导致的对西方品牌的“狂热”。

去年,中国取得了9.5%的经济增长率,眼下这个速度依然没有放缓的迹象。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处在由计划控制向自由市场转变的“阵痛”当中。该国的大部分产业为政府所主导。数年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得出结论:为让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取得更佳地位,它需要将最多50个国内顶级企业打造成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相关手段包括税收减免、免费土地使用权和来自国有银行的几乎不需任何代价的财政支持。如此做的最终目的,是诞生足以同500强公司相抗衡的著名企业,同时,中国政府希望这样的举措将不会改变这些企业的“国有”身份。

基于此,中国公司开始不遗余力地扩张海外,以获取更多的天然资源。对优尼科的并购将帮助中海油获取更多未经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大部分在亚洲)。时值世界能源价格高涨,中国企业“胃口”大开,这样的举措就更加具备合理性。宝钢去年同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企业签订了合资协议,确保了它的铁矿石供应。中石油和中石化――中国最大的两家国有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

然而“扩张”并不总是意味着收获。去年五矿集团就折戟沉沙于7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Noranda公司的计划中。而对该集团依然“心有不甘”的防范促使加拿大政府于本周制定了一项法案,旨在阻止外国资本对涉及本国安全利益的资产并购。

网罗知名品牌

与加紧获取海外能源相似,今天的中国企业也在环顾世界,为的是得到任何一项摇摇欲坠,但同时却享有世界声望的品牌。尽管中国企业享有低成本制造优势,但却因产品质量低劣而声誉不佳。随着更多中国公司开始向价值链上游迁移,它们渴望通过收购外国品牌来为自己造势的想法也日益高涨。

去年年底,联想集团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由此联想获得了在五年内在其所销售电脑上使用IBM商标的权利。本周,海尔集团――中国知名家电制造商,与另外两家美国公司合作,欲斥资13亿美元收购知名家电企业美泰,此举被看作该公司海外扩张计划的重要一步。2004年初,中国TCL集团也收购了法国汤姆逊集团的电视机业务,这个举措使它成为世界领先的电视机制造商。

毫无疑问,并购比自然增长更划算,但中国企业并非“饥不择食“。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AIC)自去年成功击败韩国厂商的挑战获得该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sangyong公司后,近日又染指罗孚集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上汽“醉翁之意不在酒”。与承担高额费用拯救罗孚公司相比,该公司更关心从后者买到了多少专利技术。

“不适当”的扩张欲望

迄今为止,来自中国政府的对国有企业的“眷顾”是这场并购背后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寄望于本国市场的繁荣并没有错,但相关人士却担心,由计划经济时代所塑造的庞大国企一旦“坍塌”,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为避免此种结果,政府采用种种优惠措施,包括“超低息”贷款,来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计划,但这却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产能过剩(overcapacity)和不平等竞争问题,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海尔这样富有效率的民营企业走向海外。

该批受到“眷顾”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竞争中无疑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批评家指出,中海油的出价过高,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中国政府,该公司以其“不适当”的扩张欲望搅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中海油称,它从其国有母公司和银行获得了160亿美元用于并购)。作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他们也许会为这场并购而欣喜异常,而工人们就不是这样。中国的买家会将生产安排在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内工厂来进行,从而导致美国就业机会的流失,这也是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的原因。但是,无论面临着怎样的窘迫局面,迄今为止,这场由中国企业导演的并购“活剧”还没有终止的迹象。

上一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蹒跚学步 下一篇:中国会是下一个研发巨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