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北碚”工程是这样实现的

时间:2022-10-19 07:54:44

“生态北碚”工程是这样实现的

“四面青山里,一江碧水流。”地处嘉陵江畔缙云山下的北碚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北碚”工程的正确决策,成功创建了重庆主城区惟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4月,北碚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区。

正确决策的背后,干部群众认为,是区委把握决策的“民主”和“科学”的结果――通过实施四大环保工程,建立四大生态支撑体系,彻底摈弃了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北碚”展现着昂然生机。

“依山傍水,北碚的自然生态条件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建设生态北碚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委书记黄波冷静分析北碚现状后,经过和区委一班人充分讨论,响亮地提出了“生态北碚”概念。“磨刀不误砍柴工”。黄波还主持研究了“北碚生态论――北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科研课题,撰写了《生态北碚》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对“生态北碚”的理解和对实现途径的见解。

作为区委书记,黄波以极大的决心和恒心,带领一班人,使“生态北碚”理念深入到各级党政领导脑海中,深入到广大民众的心中。

“生态北碚”理念使干部、群众对“创建模范城区、建设生态北碚”这一科学决策在认识上高度一致,行动上高度统一。区人大专题审议,并作出了《关于加快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的决议》;区政协将环保纳入调研计划;区委、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总体规划》,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建立了统一、高效的“创模”指挥体系、工作模式和督办机制。

时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康明担任指挥长的“创模”指挥部成立,18个区级部门、5个街道办事处和12个镇政府负责人作为主要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各项任务均有明确分工。指挥部高效运转,定期研究“创模”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创模”进展。

得民心的民主决策和经过专家充分论证的科学决策,使政府各部门的“大动”感染着社会各阶层的“联动”:在“关注环保,美化北碚”主题环保活动中,老百姓空前踊跃,参与者达10万人;青年干部“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讲座活动,100多万份环保资料一抢而空;“创建模范城区、普及环保知识”活动,1万多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宣传;“环保征文”活动,中小学生为建设“生态北碚”积极建议……“生态北碚”理念深入人心,防治污染,建立人居和谐环境成为65万北碚人的共识和行动。

民主和科学的决策使北碚人在眼前利益与“生态北碚”理念之间,有了明智的选择。近年来,全区拒绝引进污染企业60多家,减少引资约50亿元;投入技改资金6亿多元,改造污染企业近10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多家。全区万元GDP能耗逐年减少,产业集约化、节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2006年,北碚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以上,区域噪声控制在56分贝内。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生态旅游的市场“卖点”,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使景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提升品质。4年来,全区新建景区、景点20多个,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4.14%,居西部城区前列。旅游人数100多万人(次)/年。

八年磨一剑,“生态北碚”正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

上一篇:“水平”与“水坪”非一字之差 下一篇:“动漫帝国”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