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19 07:51:34

骨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年7月~2007年6月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情况。 结果 我院骨科患者医院感染以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而且呼吸道感染与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有相关性。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 结论 严格无菌操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骨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

关键词:骨科 医院感染 防控制措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01-02

随着人们健康维护意识的加强和医疗质量的提高,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患者感染的发生,我院对2002年7月~2007年6月骨科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2年7月~2007年6月入院的骨科患者,共5230例,其中男3862例,女1368例;年龄3~93岁,平均41.3岁;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6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4d。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深入病房,查阅病历,收集相关资料。

1.3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时以后者均可定为医院感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523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7例次,感染率为8.16%,显著高于同期全院平均医院感染率3.21%(χ2=75.511 P〈0.01〉。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见表1。

2.2 主要病原菌的分类构成

427例医院感染患者,分别做痰、尿、血、便、分泌物等病原学检查,共检出病原菌341株。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见表2。

2.3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

接受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见表3。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的特点

本资料统计显示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以手术切口占首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持续的时间,组织损伤程度,体内的异物等因素有关。切口较长时间的暴露,污染创面的细菌数增加,牵拉损伤组织,出血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感染机会增加。组织损伤程度的增加,不利于伤口愈合而增加术后感染[2]。骨科手术后存留体内的内植入物,可发生排异反应而使伤口长期不愈。创伤后开放性骨折,需急诊进行清创内固定术,清创是否彻底至关重要。骨科患者中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大多数是与留置导尿管有关,并且留管时间的长短是导尿管相关性菌尿症发生最终的危险的因素。由于导尿管长期置于尿道内,破坏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和机械屏障,削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抵抗力,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而发生感染。骨科患者的另一种常见的感染类型是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颈胸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肺活量〈500ML或呼吸微弱有缺氧表现时,应行气管插管,改善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机使机体充分供氧。但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42例气管切开患者有15例感染。感染率为35.71%,39例使用呼吸机患者有16例感染,感染率为41.03%本组资料中医院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这些均为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在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注意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治愈感染。

3.2 预防措施

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我们认为消毒灭菌规范化,良好的手术技巧和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器械灭菌合格,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切口关闭不留张力。开展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30min使用一次,以保证在术中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发生尿路感染与尿道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与国内国外报道[3~4]一致。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男性患者可使用套式的导尿管,尽量缩短留尿时间[5]。留尿时间大于一周,应及时行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骨科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尤其是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6]。应加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呼吸机管道每48h更换消毒,湿化液使用灭菌水,吸痰时应严格使用无菌技术,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

[2]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7~59.

[3] 刘冬兰,齐洁,谷建风,等.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35.

[4] Warren JW.The catheter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Med Clin Am,1991,75(2):481.

[5] 魏建民,李哓阳,孙桂华.不同尿液引流方法与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26~827.

[6] 候爱红.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742~743.

上一篇:急腹症鉴别诊断 下一篇:38例免疫风湿病患者感染情况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