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中的模式构建

时间:2022-10-19 06:50:34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中的模式构建

摘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是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借助物理实验这一平台,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其次就如何构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的交流,以不断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构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平台,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的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分析物理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明确提出,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切实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之根本,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对各种物理现象、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再现和推断,同时还能在实验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有关磁场教学时,因为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生在学习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场特点时,教师就能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感受这一特点的形成过程,同时体验物理的学习魅力,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己亲手动手实践,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中的模式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实验教学这一平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科学分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奠基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构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首先就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而组织合作能力又是探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首先就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确保组与组之间能力相当,引导学生在小组的力量下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科学实验,助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除了组织合作能力属于探究能力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是探究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科学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存在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和原理,鼓励学生对其进行验证,才能最大化的确保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确保整个实验在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的进行,严防因为物理实验的开展而影响学生的安全。因而为了确保学生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就应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同时还要在实验过程中做好及时的指导和释疑解惑的工作,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和科学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沸腾的水有大量的水蒸气冒出,所以在学习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这一物理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实验的实际操作。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纸锅烧水》实验之前,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平常我们烧水的工具都是铁器之类的用具,那么我们做一个纸锅能烧水吗?”教师通过提出这一探究性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讲解在《纸锅烧水》实验进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所采用的纸张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当水烧开后应注意安全,并及时将酒精灯熄灭等注意事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选派小组长对本组实验的开展负责,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及时的指导,而并非直接给出答案。实验结束后,应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一般由小组将实验收获以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深化物理知识的实验范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针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对于难以理解的惯性知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试管,并装满水,随后放入一个小塑料泡沫球,并随即用木塞塞住,最后把试管固定在小车上,让小车在斜面上自由释放。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当小车运动到到水平面上同被固定的物块在碰撞后,泡沫小球的具体的运动情况。当然,在实验前,我们的学生会认为泡沫小球会向前运动,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泡沫小球具有惯性,必然会保持一定的原状态,向前做一段滑行。教师通过演示这一实验,却发现泡沫小球,不但不会向前运动,反而还会向后运动。当学生看到这样的结果的时候,学生必然会吃惊,有的学生还以为是哪里出错了?他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则静静地思考。当然,怀疑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因而,学生对惯性知识会产生怀疑,教师不必急于对其进行解释,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然后给学生演示实验把试管里的塑料泡沫小球换成等大的金属小球,重做上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小球在小车碰撞静止后向前运动。通过实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物理实验开展原则,最大化的确保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构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模式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改的需要,始终遵循生本原则,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科学分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奠基,引导学生科学实验,助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设深化物理知识的实验范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大化的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勇.依托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7:120-121.

[2]李志侠.依托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学周刊,2011,18:150.

[3]杨武.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4-155.

[4]施友桐.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186.

地址:武涛 电话13173271502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中学

上一篇:浅谈成语运用中的“六忌” 下一篇: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