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19 06:19:14

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

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上取得成就的一些名师,他们都在其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对语文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转化上升为指导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理念,从而形成了其本人的课堂教学特色。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于漪的“情感教学法”,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等等。这些名师正是基于各自不同的语文理念,于是,他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无不彰显出独特的个性风格,展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魅力。那么,作为一位语文教学,如何让课堂更显智慧,我以为可以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为一位智慧型语文教师

智慧的课堂,我们首先应是一位智慧的语文教师。做一位智慧教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的智慧;二是专业的智慧;三是方法的智慧。

首先思想的智慧,主要是深刻、独到和创新。其次是专业的智慧,主要是广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表达。第三是方法的智慧,主要是课堂教学应富有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教学智慧,是课堂生成的重要保证。从课堂突发事件引发的课堂生成,从师生对话中产生的精彩点评,从学生质疑中教师精彩深刻的见解,无不需要教师具有高度教学机智。

特级教师陈军说:教育者应该是思想者,教育的力量说到底是思想的力量和思想感召的力量。一堂好课,一堂有价值的好课,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满问题的课堂,充满思考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善于、巧于提出问题的课堂。这就是教师的智慧。

二、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

(一)解读文本处理教材的智慧

一堂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教者能够准确解读文本,善于处理教材是前提。只有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课堂教学的高效才有可能。但仅有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又是不够的,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在准确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还必须全面思考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文本本身的价值与课堂教学价值的有机统一。因此,要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教者必须能够做到智慧地选择处理教材,抓住核心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引导学生在文本中遨游的同时,巧妙地交给学生一把解读文本的“金钥匙”。真正做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实现了过程与方法与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统一。认真研读名师的课堂案例,他们莫不在研读和处理教材中表现出了高度教学智慧。

(二)教学设计与问题处理的智慧

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对主要问题的处理往往至关重要。一是问题的设计能否紧扣文本,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否始终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反复出入。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文本中自由出入,寻找答案,既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效果,又能很好地培了学生思维和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真正让课堂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二是对课堂生成性问题处理的智慧。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总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课堂就难以有精彩的生成。比如本人在执教《祝福》的课堂教学片段中,能够紧扣学生课堂生成,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彰显出自己的智慧,使课堂真正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三)课堂教学“三读”的智慧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好的语文课应该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着诗意手法。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所以,我想到课堂教学“三读”:一是课前的三读,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备课时,必须做到读厚教材,读进教材再读出教材。所谓读厚教材,首先是教师要通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编写的意图。其次是大量搜集和查阅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只有教师在备课中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上下求索,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只有课前认真阅读和搜集与文本相关的背景材料,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论世,正确解读文本。所谓读进教材,首先是教师自身要努力沉浸到文本中去,对文本要倾注自己的感情,敢于表达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真正做到用心去教课文。其次是教师要努力透过文字读出文本背后的内容。所谓读出教材,首先是从教材出发,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其次是在前面“读厚”教材、“读进”教材、读透教材的基础上,解读一篇文章,应该有教师自己的东西。譬如说参照了编者、专家、名师的解读,教师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究竟怎样的解读才是最恰当、最适合学生,怎样的解读更富有创新。作出这种判断与选择都与教师丰富的阅读经验和教学智慧有关。所以说,读出教材,最终表现出的就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是课堂的三读,即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着力构建“三读”教学模式。一堂语文阅读课,要做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主要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有效朗读指导,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读得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再读课文,品味赏析。主要指阅读课堂上要用学生的阅读感悟,师生合作交流,代替传统的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交流、讨论中,感悟到文本背后内涵和主旨,体验到文章表达的美,读出美感,读出情趣。三读课文,质疑探究。主要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感受,启发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在合作讨论中,不断把阅读探究引向深入,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读出感悟,读出趣味,读出见地。

三是课后的三读,即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与延伸。智慧语文仅仅依赖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必须共同合作完成“课后三读”。首先是教师的荐(导)读,即要求教师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每月进行一次阅读指导,通过荐(导)读,强化教师自身的课外阅读,把教师自身锻炼和打造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提升教师的阅读趣味和阅读品位,进而通过教师的阅读影响和带动学生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涵养学生的阅读趣味。其次,学生精读与书评,每两周在班级举行一次“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阅读交流会,交流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和书评。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第三,学生的诵读积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丰厚的阅读积累,所以我们还提出凡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一定要求学生都能熟读成诵。每学期举行一次古诗文背默比赛和阅读比赛。

语文具有综合性。语文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是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是语言、文学、文化的综合。自然,语文智慧是以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综合”形成的觉悟和智性。语文智慧的核心则是指领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鉴赏和文学的能力、理解和鉴别文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取得,主阵地在课堂,通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读”与“思”的深入实践来培育学生“语文智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是一个智者,能够智慧地传授智慧,用智慧地培育智慧。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上一篇:“竞赛式”教学方法浅析 下一篇:江苏物理高考试卷题型研究